共享单车,一场独特的诚信教育

当我们还在为去年出租车行业的“罢工大战”唏嘘时,今年已经进入了“共享单车大战”。我们出行开始不再在出租车、滴滴、Uber等打车软件的比价中进行抉择,而是更多的选择“共享单车”作为新的出行方式。马路上,各种黄色、橙色、绿色、蓝黄相间的自行车开始增多:简单方便,绿色轻松的出行方式,很快在各年龄阶层的人群中流行起来。

伴随着“共享单车”的日益繁荣,各种“共享延伸品”也营运而生: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共享KTV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然而,“共享”背后,反应的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更是一系类社会问题的考验。其中之一,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诚信”问题。

中国人“共享”思想早已有之。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齐)景公曰:‘相国政务烦劳,今寡人有酒醴之味,金石之声,不敢独乐,愿与相国共享。’”此时的“共享”仅是一种情感的分享。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可“共享”的东西也越来越丰富。而“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时代的科技产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共享单车”,共享的不仅仅是资源,更是文明的共担。看似无门槛的“共享”(即只要交一定的押金,用一部手机即可享受),实则有诚信之门死守。

然而反观共享单车出现后发生的不少令人失望的道德新闻: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甚至直接骑回家等不文明现象频发。共享单车的产生,是对国民的一场独特的诚信教育,也是对多年来所普及诚信教育效果的一种检验。

共享单车本来是用于服务大众、造福国民的。而那些恶意破坏、或者变着方式将其占为己有的人,不但损害了他人的利益,也损坏了这些单车公司的利益。这些公司以租金契约的形式,将一辆完好无损的自行车服务于你,而种种的对自行车破坏行为,却恶毒了社会的诚信,将“共享”变为了“私享”。

我认为,任何新事物的新兴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在推行这类“共享”产品的同时还需要社会在法律、道德、教育上的引导,大家都秉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共享单车,就是一种共享文明。

过去,许多人买东西、坐公交没有排队的习惯,这些年,经过引导,排队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共享单车的使用,应该也能如此。对共享单车的使用,应该列入一个人诚信的评估中,让诚信者走遍天下,不诚信者寸步难行,这样,中国也有肥沃的道德土壤,去滋养更大规模的“共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享单车,一场独特的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