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疾》读书笔记4:廉政的曙光与人的差异

古代中国也有在廉政工作上极其成功的时期,比较有名的就是雍正时期和晚清由英国人赫德掌舵的大清海关。

雍正刚继位时大清王朝已经乱象重重,再不治理整顿,早晚要出问题,这都是因为康熙晚年的宽纵所致。康熙虽为一代圣主,但一生好名,保持善待大臣的好形象。所以其实在康熙一朝贪腐也是比较常见的,而康熙因为宽纵,反腐的手段也仅仅采用突击式严查的形式,也常常雷声大雨点小地过去了。再因为康熙常年用兵,所以到雍正时财政亏空非常严重。各地本来应该上交到中央的银两大部分都被官员挪用了。除了亏空,贪腐也很盛行,买官卖官司空见惯。最后火耗加派也迅速发展,民间每年上交的钱粮从一两涨到三两、四两、六两至十两,加了十倍,百姓苦不堪言。可以说雍正从康熙手里接过的可真不是一个康乾盛世的王朝。

雍正是个干实事的人,而且也很有章法,心理素质也非常好,不怕后人骂名,只求解决问题。经过一番思量,雍正决定先从弥补亏空开始。要想弥补亏空就只有一个办法,弥补地方财政经费不足,那就只有突破康熙“永不加赋”的政策,把火耗由私下征收,变成公开征收,并用于弥补地方财政收入和官员生活支出的不足。于是雍正采纳山西巡抚诺岷的意见,省里的火耗征收统一由州县上收到省里,这部分钱一部分用来弥补亏空,一部分用于养廉。该法率先在山西河南破冰,效果也不错,最后适用于全国。由此,全国的地方亏空局面三年就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户部存银由康熙末年的几百万量,在雍正年间积累到了六千余万两。官员有了养廉银,雍正敢于禁止陋规,厚给养廉,就是要让官员从容不窘,他明令一切节礼,发现后即下手无情。这次改革使大清朝半个世纪贪污明显减少。

对比雍正和康熙、乾隆、还有道光等人在吏治和反腐上的做法,可以看出在反腐这件事上怎样才能成事,人的差异对成败影响非常之大。

一、重实不重名

康熙是一代圣主,这和他的谥号圣祖是谐音,也是巧了。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一生戎马,征战无数。同时建章立制,勤于政事又聪慧过人,是古代不可多得的明君。不过康熙对待腐败这方面确实赶不上他的四儿子。康熙为人仁厚,而且非常好名,也许之所以仁厚就是因为好名,他不喜欢让后世给他一个嗜杀暴戾的印象。对待百姓康熙也是一样的宽厚,祭出了永不加赋的口号,确实很有号召力。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害了康熙一朝的吏治,也苦了此一朝百姓。永不加赋,可是赋税太少,康熙四处征战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自然要从别的地方省出来,这就苦了地方官员了,俸禄和经费都被砍了,上收中央。于是官员只能私征火耗以弥补政府亏空和自身的生活亏空。这样一来就使官员越来越放肆,不断加码火耗。最后闹到康熙末期,买官卖官的大有人在,大贪官也很多。

而雍正就非常不好名,他是出了名的精明严刻,完全不回避自己的苛刻之名,反而以此为荣,他公开表示,既然精明,那所惩之人必当其罪,又怎么会被称为严刻呢?他还说众口之褒贬,后世之是非,朕不问也。这霸道逻辑,果然是汉子。所以雍正对待起官员尤其是贪官也是从不姑息。而且也不被任何名义上的东西牵绊,按理来说,他父亲贯彻了几十年的永不加赋,他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才是,而且在百姓之中名声如此好。但当他发现吏治因此而败落,百姓因此反而受苦后,毅然决定打破永不加赋的古训,决定官方规定加征火耗,以补充税收,给官员发养廉银。

二、不迷信自己的能力

雍正的儿子乾隆也是古代另一个声名远播的皇帝。乾隆也确实才干非凡,雄心、自信心在清代帝王乃至中国古代中都屈指可数。他对自己的能力极端自信,对每件事的考虑,都是从大清朝要永世延续这一大局出发。在这一点上乾隆一定程度上和康熙很像,也是静态思维的人,认为世界永恒不变,历史永远循环。所以乾隆将养廉银制度进行了整齐划一的固定化处理,对各级官员的养廉银都重新审定,公布了明确的数字,并且规定永为定制,不允许做出调整。

而在雍正朝时,养廉银是一个动态的可以随着需要不断调整的数字,其原则是根据官职的大小,府州县的公务复杂程度定数而后上报,最后由中央定夺,保证了养廉银数字可以适应各种变化。

而乾隆固定了养廉银以后,直到嘉庆,中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通货膨胀的过程,物价上涨十分明显。而固定后的养廉银又没办法满足官员的生活需求了,官员只能又开始加征各种附加费。与养廉银相同,火耗征收幅度在雍正时也是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动的,但也被乾隆固定了下来,十分僵化,最后也是同样的原因,使耗外加耗的情况又遍布全国。雍正时的改革就此终结。

三、敢于坚持正确想法,手腕强硬

道光是雍正的从孙,在他刚登基不久时,资深重臣向他建议要整治吏治,首先从陋规抓起。于是道光连下了四道谕旨,宣布要整顿陋规,道光对陋规的实质还是相当了解的,想把陋规公开化、制度化,思路基本与雍正一致。可谕旨一发,官员就一下子炸了锅了,纷纷表示反对,不断上奏。而道光一下子被下倒了,看这么多官员异口同声说不行,他本来也是没什么主意的人,那肯定是不行了,反而觉得自己差点捅了大娄子。于是立刻收回成命,下令立即停止查办陋规。大清王朝最后一次清查陋规的努力就这么简单地流产了。

雍正在推行火耗归公时,也遇到大部分中央官员明确反对,不过当时山西、河南已在雍正支持下试验了,效果显著。雍正在改革受到阻力后,明确地认为是这些中央官员固守教条,尤其是固守康熙永不加赋的教条。于是雍正决定乾纲独断,发了上谕表明了自己改革的决心,批评了朝中大臣建议不合实际,于是火耗归公在朝臣的怀疑中推行全国。不久之后,效果很好,朝臣也就消除了怀疑,于是上下一心共推改革。

你可能感兴趣的:(《顽疾》读书笔记4:廉政的曙光与人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