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

    “文学歧视”和“勤奋歧视”,我想这两种惯有而又固执的偏见,它要长久地附着在延续的时间里。    

    回想起自己填志愿时,有得知我选中文系的长辈,不以为然地质疑否定我的选择:怎么不去选择法律、金融,学中文的你将来怎么在社会上定位?确定专业走向后,再次被外人询问起,尤其我记得一位发着雅思培训班传单的小哥,在询问到我的专业后,是一阵哂笑:“中文?中文你还要学啊?”我当初对这种不大舒服的语调也不会太入心,自我宝贝地护佑心喜的专业,对于这种不是同道之人,应付即可,并不指望他能了解文学的风情。而现在我却在不同形式的质疑声中,脑海里总被回响这一句。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特别根深蒂固的偏见,也即文学歧视。

    如今的一种主流趋势是文学被标榜成想法太多的产物:当所谓的文人一颗孤傲绝俗的心在现实的篱落里碰撞不堪,他便阴阳怪气、兜兜转转地玩弄笔杆子甩脸色,宣判身边的人和整个社会,一副凛冽清高之样,好不气派。人们认为,一个闯荡社会的人该有的气度与能力,应是重振后投身斗争的浪潮中,而不该呜呼哀哉地抒情议论。如今每个人身处高速运转的现世,那种停留滞步,细审内心,探讨情怀、信仰的做法甚是愚昧。行走社会的通行证更多是钱与权,而文字能带来的利益有多少?有多快?不依然是周转长时后的寥寥无几,不依然还要哈腰低首?这让我想到一篇报道高校青年教师由于评不上职称迫于生计困境的新闻。无奈发觉,知识分子的能力却是要通过名誉荣耀的担保,满腔情愫发酵出的文字,力量实在微薄。一颗引以为傲的文心,逐渐被铸造成竞争强劲的功利心。而对知识分子、对文学最好的尊重,不应该是营造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保证作品的高度与纯度,为社会里忙碌的身躯建构可以安放歇息灵魂的精神家园吗?但显然一贯的做法是放大文学的局限性,少去留意它能医心。

    谈到钱与权,大概是因为少数人才能占有,而显得弥足珍贵。但勤奋同样是少数人拥有,演变成的却是一种笑柄。都不知从几时起,小时教导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了幼稚的壮语,勤奋倒成为弥补先天不足的代名词。当一个人态度最投入认真,最兢兢业业地赶去图书馆时,他便很容易成为人们口中不合群的一个。这种不合群比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不合群明显黯淡不少了。因为躁动的社会更怂恿的是步履的奔走,人脉的广交。如果不显得自己贪恋游乐,不显自己一副漫不经心的散漫样,很轻易被署名成一名乏味的书呆子。“难道你平时就只有读书吗?”这种阴阳怪气,怕是比所谓文笔下的阴阳怪气更为纯正了。但现在我反思,我也曾不理解望而不及的优秀者在我不以为然的领域拼搏费力。这般懦弱的表现,其实正是一种不敢面对拼劲惨败的怠懈与逃避。任由该有的做法像水溶于水中,消散在大流的思想里。勤奋该有的标准理应少有的人才能达到,然而人们还是习惯嘲笑他人倾注力气的痴相。

    而可悲的是,从事文学的人,更多是囿于室内,躬身愤笔,一副勤奋模样。

                                                                                                                       作者:陈林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