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开始理解学习的意义了

大学以前,我还算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我们那个小学校还能排得上名次,大学以后,我就好像没落的贵族一般,消失在了这个世界里。

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学习,但从来不知道为了什么学习,为了更好地工作?为了挣更多的钱?还是为了其他,我不知道。

理所当然地,学习就变成填鸭式的枯燥环节,只能为了躲避学习而选择各种方式,比如逃离,比如转移注意力,比如承认自己是low逼,诸如此类的事情,干了好多。

以前还特别擅长找借口,文科不好是因为记忆力不好,因为不能理解,除了自己从来没记过这件事情,其他能找的借口都找过了,而结果就是记忆力越来越不好,越来越不会思考,越来越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

前两天万维刚老师讲到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其实记忆力不好不是因为脑子里的存的东西比较少,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杂乱的信息,没有关联性,所以关键时候根本想不起来,就好像计算机一样,只有接触的越多,才能进行深度学习,对时间或者动作的理解才会更深入,在操作环节才能越准确,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人脑也是这样的,以前我和朋友说什么事情的时候,她总有很多的想法,有时候暂时想不起来,她会说:“我需要云计算一下,这个事情我记得肯定是发生过得。”那时我还不太理解人脑的云计算是怎样一种体验,但我羡慕她总会有自己的看法,不管我说什么她都知道。

如今当我慢慢开始思考,学着去探寻事件背后真实的原因时,才明白学习首先得存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由量变产生质变,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判断。

每天工作搜集素材的时候,看着大家各自发表的观点,总觉得这个说的也对,那个说的也有道理,而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观点却会被不断推翻,甚至觉得是错误的,这种感觉非常糟糕,但不得不经历。

我开始想,为什么别人看一件事情的态度和我总是不一样呢,为什么别人总能看到我看不到的一面呢?

那天问了同事一个很傻X的问题:“为什么你那么厉害,是从一出生开始就这样吗?”

我们都知道没有谁一开始就很厉害,但是别人在学习,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我在玩游戏,别人在码字,在思考的时候,我在睡大觉,所以当别人有自己观点的时候,我除了想撞墙,什么也没有。

前两天看《创新的天梯》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方法论,我觉得很有效果,叫做推拉推。

推拉推,简单来说就是“推进—拉出—推进”的过程,其实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就像写文章的时候,找到一个话题后,第一反应是查询相关的资料,搞清楚来龙去脉,这是一个推进的过程,然后要把自己从这个话题中拉出来,以第三者的角度去看,看这个事件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哪些是大家都懂得的,之后再推进,开始整个文章的编写,写完之后再跳出来,去看文章表述、结构有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去修改,再结合别人的建议去修改完善。

整个就是推进→ 拉出→ 推进的循环,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多问题,比如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推进合适,什么时候拉出合适。

but,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但这只是开始的一小步,继续探索,继续深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报告:开始理解学习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