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29)《苏东坡传》(四)——广开言路

        苏东坡在王安石失势之后,收到当时太皇太后的赏识,重新登入政坛,虽在之后也遭到多方弹劾,但由于当时太皇太后的鼎力支持,仍然屹立不倒。苏东坡得到赏识也并非全部由于他的文坛才气,这在当时只靠文字取胜的年代几乎是唯一的利器,还在于他的各种近乎现代的观点。比如言论自由。

        文中引用苏东坡给门人张耒的信:

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也,其源实出于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已……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现在的言论没有生气,都是王安石的缘故,王安石提倡的文字,不是不好,只是让人都说一样的话。

        苏轼对于王安石其实应该是没有恨的,至少没有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程度。在王安石去世前,苏轼还去见过这位当年的政敌,两人之间还有过惺惺相惜的对话。苏轼对于他的不满是在政见,对于他的文章也没有意见,而是对于他文中提倡的“使人同”有微词。

        苏轼要是放在现在绝对是个对言论自由摇旗呐喊的卫士,他希望各路人员能独立思考,提出不同意见,爱好欧阳修所提倡的“清议”。作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学子,如若不能为国家尽心尽力,必当抱憾终身。在一个经济没有发展,技术没有长进的年代,想要报国有道,只有入仕,当庭议事。

        由于没有相对现在的公平议论环节,往往那时的意见领袖能占据高位,而且不容质疑,是为权威。王安石就是那样一个不容反驳的人,后世的批判,莫过于此事者。而苏轼的豁达,或者说是原始民主想法,就是望能畅所欲言,广开言路。在他的年代,能做决定者不过一人而已,这一人的眼见和判断,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因此,必须他既要做到高瞻远署,又要体恤民情,面面俱到。怎么做?只有听取不同论调,才能“圣裁”。

        这在当时确实是唯一的行之可效的办法,无论从可行度或礼教出发,都是于后世有利,于江山社稷有利。但事情总归不会这么简单,不然也就没有朝代更迭。按照现代的角度出发,一个养在深闺,长在宫闱的孩子,无论怎么地大儒讲学,学士讲经,远不如太监带出去一趟花街来的更加刺激和记忆深刻。百闻不如一见,说了半天,没有实际操作,总归纸上谈兵。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在是可以了,一台电脑,能网络各种稀奇古怪,晓天下事。但各种议论的背后都是有人为的裁剪,加工,添油加醋,给你呈现的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事实的真想,反转这个词就是用来发明解释各种所谓真相的。看网络新闻又何尝不如阅览各种奏折,从中看出端倪,缕出头绪,做出为现世安抚,后世称道的决策,这个明君不好当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记(29)《苏东坡传》(四)——广开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