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

真人、大师们闭关修炼成仙、成佛,是在变化中寻得契机,是加持自我,也是提升至一定境界的修心修行。

山之雄伟,行成山脉都是把大山列为初始的根基。水之清源,是大地丰载了上天的恩情,终究以器物为正上等觉。

荒谬绝伦,我目空一切,是极强的内心空洞行成一片荒芜。超脱的悄无声息,将自我化成无所不能的状态,度尽尘世寒冷中虚无的缥缈,这个价值是不可取的。

行者,是修行的智慧。行者,不因乞讨而乞讨,更不是在消磨人生的残余时光;不用佛家严酷清规戒律毁灭美好,是撑起一片光明世界。我的想法其实,我们不应该自己记录自己的一段路。

许多人认为行者是游山玩水,甚至认为沿路乞讨,来速求自己欲望满足。

错了,行者是佛教用语,“行者”指的是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佛教徒。《水浒传》里的武松便一位出家而未经过剃度的,随张青夫妇投奔了二龙山。最总归就了大义,在水泊梁山封其为“行者武松”。

行者,出行的人。在现代社会,出行是时尚达人,也是追求梦想和爱情的美好。但部分的人也是工作上的需要,我们现在社会把出差办事当称为出行的人,并不是含糊其词。《徐霞客游记》在漫长的旅途当中,徐霞客为了考察得准确、细致,大都步行前进。徐霞客对于所遇的险阻,他都以顽强的斗志去克服,而且无论身体多么疲惫、条件多么恶劣,他都每天坚持写日记。这些旅游日记记录了他的旅途经历、考察的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地理材料。

行者,即头陀。在《鹿鼎记》中神龙教有一位“胖头陀”和“瘦头陀,披着长发,头戴箍圈,手拿水磨镔铁禅杖,身披袈裟。

行者,在古印度或现在的印度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人。《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身边只有一小行者,化饭度日。在佛教中大乘佛教和小乘佛都要化斋,现在有许多小乘佛教的国度,依然每天都会去化斋。在大乘佛教的中国通常称为“化斋缘”,大肚弥勒佛就是一尊未来大佛,在未成佛前也是云游化斋,苦行修练。

行者,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杂役尚未剃发的出家者。《西游记》中的孙行者,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就是一位行者。孙行者神通广大,斩妖除魔,护送唐三藏西天取经。还有三徒弟沙僧,沙和尚头陀僧人,因犯了天规被贬入凡间,随着唐僧取经,终究得善果修成正果。

行者,泛指修行佛道之人。我们看待整个事物过程,会混淆视听地盲目跟风,不加以分析,不深入研究,随意决定或不加思索地判断事物的客观规律。把自己的定位,定在错误上,甚至有些人在错误上建立错误的宫殿,以物质转移为借口。悲哀……

行者是什么?行者是在客观事物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坚定不移地奉行自己的信仰。

简单地说,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是一位行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