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最强大脑》第四季首播。
说到《最强大脑》,我也是去年偶尔看到一则视频,觉得很有趣,然后专门搜来看了一下,节目里面「脑王」的表现,实在让我叹为观止。
于是我一口气将前三季的节目都看完,对里面的参赛者更加佩服了,产生了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感觉。
所以,得知第四季开播,我也是第一时间在网上搜来视频观看。
这次,参赛者者中来了一位特别的「嘉宾」,那就是百度公司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
这次,小度将代表百度公司和往季的最强大脑们决一胜负。
在开始比赛的时候,前三季的「脑王」们,面对「小度」这个新奇的人工智能产品,表现出的更多地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
因为未知,他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和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对决,于是他们「怂」了,他们更多地态度是「观望」。
「中国最强大脑」中有两个人是擅长「人脸识别」这个项目的,其中一个因为行程原因睡眠时间不够,处于「大脑缺氧」的状态,决定放弃第一场竞赛,主动担当第二场「人机大战」。另一个则一直在观望、观望……
这时担任2017年最强大脑评审的刘国梁刘指导「不愿意」了,他认为面对「所谓的困难、所谓的未知」,我们的「最强大脑」们不应该表现的如此「路人」,如此「胆怯」,更应该有的是「虽千万里,吾往矣」的勇气。
之后,刘指导也终于用出了他在国家队当教练的绝学——「血性激发」。
面对这尴尬的境地,「最强大脑」战队轮值代表「王峰」同学,主动挑起了首次挑战的担子。虽然在之后刘指导的激发下那两个家伙还是站出来了,还是有勇气挑战了,但在我看来他们已经输了,输给了「机器人小度」。
比赛过程中,王峰同学依然使用的是他惯用的超强记忆与细节观察能力,而「小度」用的则是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能力。
具体PK过程不做太多累述,结果是小度取胜。
我就这次比赛,咨询了我的朋友,深度学习专家陈迪豪,他也给我解答了一些疑惑。
我也根据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抛开专业术语,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因为这次百度AI和人类比拼的是人脸识别。人脑属于生物体,眼睛和大脑用久了会疲劳,会缺氧,效率自然会下降。
而人工智能则不同,只要有电就可以一直工作。
第二,比赛过程中,双方是通过影像来采集样本。
对于机器来说,影像的每一帧画面都可以被分离出来,当做一个样本。所以机器获得的样本数量有数百或者数千甚至更多。
而对于人脑来说,那就是几个。所以说如果仅仅提供一张照片作为样本来比赛的话,机器或许就没那么大胜算了。
测试环境不公平。
第三,比赛中采用多张集体照片的方式,让双方从中辨认出其中一个人的小时候模样。
计算机可以轻松的将集体照片分割成一张张个体图片,然后并行计算。也就是将每个单独个体与目标样本进行比对,而且之间互不影响。这就加快了识别速度和准确率。
而人脑只是单线程,只能将目标样本与集体照片中的人物挨个对比,并且存储下来可能的结果,最后回过头来再进行比对验证。
第四,心里因素。机器因为算法和技术效率自然比较高,完成任务时间短。在人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机器率先完成,这无疑会给人增加一种无形的压力,这也从另一方面影响了比赛的结果。
在这里,请允许我发表一点夹杂个人感情的吐槽:
由于2016年百度传出的各类负面新闻,导致我对百度的印象也大打折扣。
最强大脑第四季的首场,李彦宏也通过影像表示自己对百度的AI非常有信心,并且声称百度大脑,代表了当今中国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
是不是最高这个暂且不论,我想,李彦宏至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没有跟自己的老对手谷歌比较,至于为什么不比较,我想大家都心中有数。
去年,谷歌的AlphaGO和李世石的世纪对弈吸引了无数目光,变成了人工智能标志性事件;这段时间升级版的AlphaGO化名Master在网上与真人棋手对决,同样引发舆论轰动。
这次,百度选择在最强大脑上让小度与人脑进行竞赛,明显是为了博人眼球,营销成分更大。
所以,这场「比赛」,百度AI是赢了,或许,在最强大脑的最后争霸赛上,百度AI也会赢,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工智能已然超越人类大脑。
在节目最后,章子怡也发表感言,说人工智能未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很多的失踪儿童、失散儿童,成长以后,可能父母都认不出来,但是人工智能可以。
人和机器不是一种敌对关系,而应该是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
相信在未来,人工智能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帮助我们做更多事情。
我们的生活也会因为人工智能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