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并购UC浏览器背后的逻辑

阿里巴巴重金收购uc,传闻高达50亿美元。我认为阿里巴巴是在为互联网的存量信息投资,是在投资过往。但阿里巴巴肯定坚信自己是在为未来投资。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虽然很多人坚信手机app会取代浏览器,但稍微想想就知道这绝不可能。

一般情况下,人们手机里安装的形形色色的app,也就一百来个。而人们常常使用的,则仅有十来个。这意味着绝大多数app,最终都将归于沉寂——英雄不会死去,只会慢慢老去。而那常用的十来个app,自有其信息的边界和内容的范畴,又怎么可能容纳下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当年百度兴起的原因,就是无边界的内容聚合,满足了用户的长尾需求。所以阿里巴巴们认为,即使人们手机里装满了各种app,但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最终还得靠浏览器送达用户。

所以他们坚持认为,手机浏览器将会是承载一切的超级app。而也正是为了让用户能够更加容易的发现长尾信息,uc还自己做了神马搜索。这让百度对之忍无可忍,于是多次封杀。这就像当初自媒体的崛起道路一样。从古至今,不乏自媒体的存在,但真正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群体,还得等到微信的出现。原因就在于,信息需求和信息发现不对等,使得虽然人们的信息需要一直存在,需求一直摆在那里,但却因有效用户量少,成不了气候。直到微信横空出世,海量的用户随时随地的长尾,终于满足了自媒体生长的土壤。

而手机app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用户有需求,但却会因有效用户少,而使得绝大多数app坚持不了多久。人们都在说要做好垂直领域的内容和服务,这条路是没有错,但很多人只怕都走偏了。做好垂直领域的内容与服务是未来,而很多人的重点却都指向了开发好的app去了,这就是本末倒置了。正是因为看到这种本末倒置对于开发者的伤害,所以百度和uc都清楚的指出,未来属于附着于超级app之上的轻应用,而不属于app。

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应该就是所有坚信浏览器的价值的人的信心所在了。而支撑这种信心的,则是数据。因为目前很多用户,确实在用浏览器获取各种信息。uc可是号称用户数几个亿。

但我之所以说这仅是存量信息,则是因为这些用手机浏览器查找信息的用户,也是在pc端用浏览器的用户。而其所查找的信息,也是互联网已有的信息范畴。所以用户是存量用户,信息是存量信息。而未来,人类信息全面的数字化所包含的内容,显然会极大的超越目前互联网已有的信息范畴的。而这一部分信息,很遗憾的是,传统互联网将无法获取,这意味着浏览器也将无法获取它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里巴巴并购UC浏览器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