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火绳的记忆

         夏日的傍晚太阳落山后气温就渐渐地降了下来,小院里到处飘散着饭菜的香味,此刻也是小院里最热闹的时刻。许多人家都在院子中的自家门口前放上一张小方桌再摆上一家人晚上的吃食,家中的老小一家人围在一起坐在板凳上吃晚饭,无论是馒头、窝头、面条、米粥、肉菜、素菜都吃的津津有味。小院中爱喝两口的谢叔、张叔二人聚在一起喝着老北京的名酒二锅头,菜也无所谓就是一盘拍黄瓜,一盘糖拌西红柿也得弄上它二两。

        吃罢晚饭后女人们忙着刷锅洗碗然后烧水给小孩子洗澡,男人们坐在小桌旁抽着香烟喝着花茶,几乎是人人手摇着一柄大蒲扇,邻居们聚在一起相互间聊着天。而吃完饭的男孩子们早就颠到外面去了,一大帮孩子聚在胡同中一棵电线杆下,在昏暗的路灯光亮下互相说笑打闹着,附近则有一群女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着歌谣,做着她们喜爱的游戏“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小院中的几家住户夏天之时都很少开电灯,老话说是开灯会招来蚊子睡觉时会被蚊虫叮咬,事实的确如此因为蚊虫在夜间具有趋光性。当时许多家庭中也没有电扇,许多老人连电扇为何物都不知道,只知道那是一种能搧风的玩艺。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们早早地就把糊在窗户上的高粱纸撕掉了换上了通风透气的新冷布,将闲置了大半年的竹门帘子擦洗干净后也挂在了屋门口。

        记得儿时常说一段有关扇子的顺口溜:“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居家过日子最经济、实惠、方便的就属大蒲扇了普通人家使用的搧风之物,除了纳凉之外还有驱赶蚊子的作用。明亮的月色下人们依旧在院子里喝茶聊天纳凉,各家各户就会有人点燃挂在木柱上的火绳,随着忽明忽暗的光亮就会有一股略有苦味的烟雾四散开来,那种特殊的味道足以让蚊虫退避三舍,旧时京城的百姓都用燃烧艾蒿后的烟雾来驱赶讨厌的蚊子。

        制作火绳的材料来自于大自然中的一种绿色有着特殊气味的草本植物——艾蒿,也有用晾干后的青蒿子,不过气味过于辛辣不适用于屋内用。春末之时近郊的荒地里都长着各种野草,在野草丛中找到艾蒿后用镰刀将艾蒿割下来带回家,稍微将艾蒿晒一下去掉水分,待到艾蒿潮干一些后用双手将艾蒿编成一条大拇指粗细一尺来长的小辫,挂在屋檐下的阴凉处阴干,待到夏季来临蚊虫袭扰时点燃火绳就可以熏蚊子了根本用不着去商店买蚊香。火绳忽明忽暗的燃烧着冒着缕缕的青烟散发着令蚊虫躲避的气味,也给几乎没有灯光的居民小院增添几分宁静之感。

        那时候京城的许多家庭生活上较为拮据,没办法只好沿用老祖宗的驱蚊方法,自力更生就地取材解决夏季蚊虫叮咬的大问题,火绳就是不花钱的蚊香,其材料是野生的艾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屋子里不通风点燃的艾蒿烟雾也会熏的您够呛,可自家房子的窗户早就换成了通风的冷布,那点味道对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现在想来每逢夏季夜深之时走进小院中就会闻到艾蒿燃烧后那略有苦味淡淡的烟雾,家家屋子里哪忽明忽暗的光亮真的很有情趣。

        如今用点火绳熏蚊子方法早已经没人用了,就连艾蒿也只能到远郊区的野地里去找,也不一定都能够踅摸到。用艾蒿条熏蚊子那一段历史也随着时光远去一点痕迹也没留下,火绳也就成了我记忆中的历史,看着地面上电蚊香那微弱地光亮,就想到火绳那忽明忽暗的光亮,鼻息中似乎闻到了青艾蒿燃烧时略有苦味的烟雾。

                                                                                                        乙末年三月,写于房山蜗居

                                                                                                                            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文随笔——火绳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