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雨鞋为套鞋 ——兼谈木屐的功能变化

为什么称雨鞋为套鞋

-——兼谈木屐的功能变化


为什么称雨鞋为套鞋 ——兼谈木屐的功能变化_第1张图片

柯继承

江南一带,特别是苏州人,习惯把雨鞋称为套鞋,那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早先雨鞋是套在一般鞋子外面的吗?

这就得从木屐谈起。

木屐就是古人用木板制作、鞋底装木齿、走路防水防滑的“鞋”,据考是中国人的发明。1987年,在浙江宁波慈湖新石器晚期遗址上,就出土过两件残存的木屐。木屐在古代很风行,后来甚至还出现了结构相仿的帛屐、皮屐,甚至铁屐——不过铁屐下面就不用木齿,而是施以铁钉,就像钉鞋了,清代赵翼《陔余丛书》就说:“古人雨行多用木屐,今俗江浙间多用钉鞋。”

古人爱穿木屐,倒不单单是防雨。据《庄子》“异苑”,春秋时期晋文公穿木屐,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在晋文公遭难时,一直辅佐在旁,晋文公也器重他,后来晋文公当了国君,介子推却不愿论功就赏,逃到山中,死活不愿出来。晋文公为逼他就范,放火烧山,最后介子推躲在山中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晋文公很痛心,就把大树砍下做了一双木屐,穿在脚上就想到介子推,“足下”一词从此就成了汉语中对人的一种尊称。苏州灵岩山馆娃宫,是春秋时吴王夫差与美人西施的离宫,里面有一条走廊,夫差把路底下挖空,摆放着一排缸甏,上面盖以一层传音效果极好的木板。之后,让西施穿着木屐在上面行走,就会发出“空谷足音”般奇妙声响。木屐又称作屧,所以这条廊叫做“响屧廊”。唐诗人皮日休吟为“响屧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声”(《馆娃宫怀古五绝》之五),响屧廊至今还在。

又有传说南朝谢灵运爱穿木屐登山,一说鞋底木齿就是他发明的。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时去其后齿,这样游山玩水,真是潇洒,木屐因而被人称作“谢公屐”。这一种风流,唐代诗人李白非常想往,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吟道:“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资治通鉴》描写淝水之战时,东晋大臣谢安,在一切安排停当后,耽在客厅中与客人下围棋,胜利捷报传来,他了无喜色,“下棋如故”,显得很正常,客人问什么事,他慢吞吞答道“小儿辈遂已破贼”。尽管表面上镇静,但他还是抵制不了内心喜悦。于下棋结束,走进房间时,“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这一方面说谢安即使在屋内与人下棋,他还是穿着木屐,另一方面也说明谢安的“矫情”与“镇定”。

当然,木屐的主要功能还是为了防雨,防止鞋子被雨水淋湿,这让人想到了鞋套。

古人为了防雨,有时就用皮做个套,罩在鞋子上,叫做鞋套,目的也是保暖、防湿,也就是说,有时就不必脱下鞋子,直接穿进鞋套就行了。

穿木屐大约也是这样吧?例如女子雨天外出,难道非赤脚穿木屐吗?(这在旧时,恐怕是“有违观瞻”的)那么,好,就连带鞋子直接穿在木屐上吧,木屐起的是“套”的功用。

古典小说《红楼梦》有这么一段描写: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文闷制风雨词”讲到林黛玉病了,贾宝玉冒雨去看她,“只见宝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看他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上露出绿绸繖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着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的?也倒干净些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下了。’”

这是说林黛玉见贾宝玉冒雨前来,头戴箬笠,身披蓑衣,身上不湿,可以理解。但脚上鞋袜怎么也不湿呢?有点奇怪,就问贾宝玉,宝玉解释道,我脚上穿了一双棠木屐来的,刚才把它脱在廊檐下了。棠木屐指以沙棠木制的木屐,贾宝玉是把棠木屐套在鞋子上走路,所以鞋袜都未湿掉。也就是说,木屐确是套在鞋子外面的。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辛丑本)上,有一家店铺招贴为“伞套发行”。这是什么意思?“伞套发行”中的行,是商行的行;发,是销售的意思。“伞套发行”就是销售伞套的店铺。伞套又是什么呢?从画面看,店铺销售的正是雨伞和木屐,伞套伞套,那不就是雨伞与鞋套吗?店中除一把把雨伞外,货架下层,放的就是木屐!鞋套,指的就是木屐(从画面看,木屐比人穿的鞋子要大些),原来它防雨,起的还真是“套”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后来干脆称胶制的雨鞋叫做“套鞋”的缘故。

木屐,苏州人称木脚板或木拖板,下雨天或泥泞路上,不便穿鞋,穿木屐就很方便,防湿防滑,它确是雨具,只是后来人们是脱了鞋子穿木脚板的。但早先,就是把木屐套在鞋子外面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苏州远郊,每逢雨天,还能见到有人穿“套”在鞋外的“木脚板”呢(脚板左右两旁各有粗带子,穿时用它扎在脚鞋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称雨鞋为套鞋 ——兼谈木屐的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