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朋友圈下拉处,已是一片空白。
甚至,有人几天没有发圈,对着那块空白,签名上做了温和的解释:别误会,我并没有屏蔽你, 三天可见而已。
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多的好玩有趣风速般的迭代更新,让人目不暇接;潜流暗涌之下,深度阅读变得困难,愿意深度交往的人也在锐减。
网络给了人联系,却未必给人交流。
不愿再把自己暴露在朋友圈,其实也并不是偏见,而只是想过的简单一点。
曾有文讨论现在的人们为什么不爱发朋友圈了,网友们的留言代表了很多现实:
不是不发,只是对自己可见 。
自己的人生,别人无权评论。
太忙太忙……也就没时间装13。
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
别人发的都是广告,越来越烦。
说多了矫情,有的小情绪不适合分亨。
加的人越多,越不敢发了。
我的朋友圈就是给那一个人看的,…后来,他离开了。
不是爱你的人,谁会逐条不落的总看你的朋友圈?!
感觉自己没什么可发的。
别人的世界你不懂,你的世界别人也没必要懂。
没有在乎的人,发不发朋友圈有何关系。
…………
曾经沾沾自喜晒生活的人,终于发现 ,生活终究是用来生活的 。
晒与不晒,完全改变不了什么。
曾经风靡一时的朋友圈,已从宣泄小情绪变成了喧嚣的大集市,越来越扩大透明成一个开放的窗口。
窗口里的人只管接收着七零八碎的信息,而不必把自己展览出去,因为它注定已不是你的私人订制与专属。
因为,人总是既渴望被懂得,又害怕被看穿。
朋友圈曾经是一道防线。
加不加朋友代表着想不想和你做朋友。
认识的不认识的,想加的不想加的,都曾经荡漾在这道防线上。
你加我代表着友好, 你加我也可能只是礼貌。而不加便代表着高傲 ,暗示着绝交。
曾经每一个人如同小心翼翼的蜘蛛,在请求与添加之间做着思索与防范,以为那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后花园。
最后却发现选择自我封闭,就意味着失去全世界,网络时代的产物,总少不了循序渐进地开放。
而一旦全面打开防线,装作随遇而安,便似狭窄生活的过道里,安装了友情出演的探照灯, 你的一言一行都晃荡在明亮中。
你的心情便不仅仅只是你的心情,而有可能影响到别人的心情;你的吐槽有可能被当事人看见 ;你的牢骚怨言也足够让上司误会。
而悄无声息的自己可见便应运而生。
只把自己最灿烂的一面,放在每个人印象的首页,似乎更符合社交的礼仪。
朋友圈是朋友圈,朋友是朋友。
不是有了朋友圈就有了朋友。
随着相熟或不熟的人都加了朋友,每个人的圈子都在无声地壮大。
可是你的隐私却越来越紧缩。
每个人的生活依旧烦恼大于喜悦,快乐之所以难忘也贵在难得。
你生气了,抑郁了,悲伤了,很想找个人倾诉衷肠,可是你打开朋友圈,逐个翻下去,你可能找不到真正能让你放轻松的人。
甲原本是相熟的,只是除了点个赞也有半年没见了,贸然去诉苦,怎么都觉得突兀。
乙这个人性情爽朗,像是个太阳,可是人家过得好端端的,你带着阴影去联系,不是给人家抹黑吗?
丙、丁都只见过一两面,自然不熟的,哪有无缘无故自爆隐私的道理。
剩下其他的相关人员大多八杆子打不着的感情,自然统统略过。
最后你发现,朋友圈只适合周知欢乐,不适合分享忧伤,毕竟快乐是可以晒得,蒸发的是正能量,而忧伤是适合藏的,因为忧伤只能是自己的忧伤。
不是有了朋友圈你就有了朋友。
成年人的友谊,要么志趣相投,要么是有利可图,互惠得利,礼尚往来,才可以维持平衡。
而最好的关系,更讲求门当户对。
单方面的人际关系,是不能长久的。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交际场上的热闹注定只是春梦一场。
有人说,一个人不可能有很多朋友。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地夸张,便是一种浅薄的自负。
热衷于社交的人总是自诩朋友众多,其实社交场上的主宰绝不是友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
很认同的是: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
朋友就是一段段的时光。
人和人相遇靠的是一点缘分,人和人相处需要的是诚意。
而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么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有些人就不得不离开。
从童年到少年再到中年,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朋友,每一个阶段都是挑剔的晋级。
年幼时能玩到一起就是朋友了,年轻时喜欢你就是朋友了,而越年长却越渴望懂得,也就越难交到可心的朋友了。
曾经为了一场分离而泪流满面,那种难分难舍的伤感,只是年少单纯里的刻骨铭心。
那些曾经一起买过盒饭的年轻的同事与朋友们,花样年华的后来,失散在不再相交的路口。
从此,被千差万别的际遇分开,如蒲公英的种子,一阵风就再也不见。
等一路走过山高水远的行程,一路迎来又送往了相伴成长的身影,不知何时,眼神与内心都已开始坚硬。
多年后因缘际会若是有好容易联系上的,最初是失而复得的惊喜,等到互相站在面前,却发现那熟悉里的陌生足够让人相顾无言。
原来心心念念的并不是某个人,而是那些不肯舍弃的旧时光影。
回不去的是从前,一路狂奔的却是余生。
而朋友就是一段段的时光,在一路的邂逅与擦肩中,走着走着就散了,想着想着就淡了。
生活不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却始终不能停止脚步;满怀期待,却时常落空,爱的人只能远远望着,在乎的朋友最终不免相忘于江湖。
张小娴说,离别与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戏,习惯了也就不再悲怆。
你来我热情相拥,你走我坦然放手。
任何感情都需要经营。
总是会在突然间发现,原来不少要好的朋友渐渐失去联系,原来友情和爱情一样,不去经营,也一样会形同陌路。
《北京,有2千万人假装在生活》之所以火爆,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的场景描写让人感同身受,比如说朋友:
“在北京,交换过名片就算认识;一年能打几个电话就算至交;如果还有人愿意从城东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顿不谈事的饭,就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了;至于那些天天见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饭的,只能是同事。”
其实不仅仅是北京,不管在哪个城市生活的我们,也同样是相似的结局。
每个苟且在城市里的人,身上都自带螺壳,沉重喘息间,更愿意把身心锁在三尺空间里。
交朋友的时间、精力、物质成本,如果只会让人厌倦,那么早晚只会舍弃。
而对于老朋友,不闻不忘不一定是忘记了,但一定是疏远了,彼此沉默太久,就连主动都需要勇气。
朋友是需要面对面经营与维护的,成年人的友谊更需要这种规则。
感情不是朋友圈里点个赞,写个评论就会加深的,感情的温度更需要热乎的气息。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朋友并不是不再喜欢,而只是懒惰,总以为来日方长什么都有机会,其实人生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
孤独是人的宿命。
周国平说,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只能把它抚慰,却不能把它根除。
不管你的朋友圈多庞大,不管你的朋友是多还是少,时光不老一路陪伴你的却是孤独。
那些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他找不到同类。
而我们凡夫俗子,人到中年,也会有沉淀后的发现,那就是生活深远的意义已不是交朋友,而是学着与自己讲和,学着少些偏见,学着享受孤独。
最深的孤独是站在人群中却哑口无言,如同朋友圈里不论如何喧嚣,你依然是安静的自己。
灵魂中最深的孤独是伴随着清醒而来的,它让你学会沉思与懂得,又因为懂得而慈悲。
也就突然懂得了席慕蓉的诗,友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持久。
喜欢王海桑的《想起一个遥远的朋友》:不可能老是想着你,你不是我火烧眉毛的生活,但当闲暇时候,就会偶尔把你想起。想起你我站在灵魂的深处,就那样互相望着,那么简单,那么美好,如果我不是小心忍着,就要笑出声来。
喜欢他说的那种友谊,不管你还相不相信友谊,只要你回头,还会有人在那里等你。
忽然发现,朋友圈只是我们认知社会的工具。
竟与朋友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