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熊逸的《王阳明一切心法》,最后恍然发现,哪有什么理学心学之争,哪有什么性善性恶之分,人类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都不过是因为我们是群居动物。这个天性,无论如何改不掉,无论如何也避不开。即便作为苦行僧,也是需要一个群体来和他一起修行的。
当一个人身处于自己认可的群体时,他会主动去维护群体的尊严,甚至会不惜代价。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完美的群体。因为对于身处这个集体的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集体让我们实实在在地不再孤单,它是我们心灵的家,很温暖。这种温暖来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被认同的渴望。无论多么追求特立独行的人,他也不希望自己生来孤独。
自己是最早加入31班的成员,从一开始默默地看着群里不断有新人进来,到班长宣布班成员集结完毕的一刻,自己突然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因为我从群里看到了我自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行业的同学,为了能写好文章,为了成长,再一次尝试去死磕自己了。那一刻,我真正开始意识到,原来,我并不孤独。我真的有点舍不得这个群体了。
越是舍不得,越害怕失去。于是,我开始迫不及待想要搞明白,一个松散结构的群体,究竟靠什么去坚持七年?七年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绝对不是靠激情坚持下来的,这背后靠的是什么呢?这里面是否有我可以去做的事情呢?
虽然没有跑过马拉松,但自己骑行青海湖期间的心理路程兴许可以作为参考。
一开始靠激情独自上路;
第一天,开始不断地有小伙伴加入,最终组成了五人小团队,我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前行;
第二天,过度的体力透支,开始有两个小伙伴实在跟不上掉队了,两天后电话的那边传来他们略带哽咽的话“好想和你们一起骑完”,让我无语凝噎;
第三天,天色骤变,整整一天都在下雨,路上骑行者已经完全不像前两天那么成群结队了。大部分时间向地平线望去,只有我们三个人,默默地埋着头前行,有谁骑不动了,停下来等等他,鼓舞他。偶尔路上碰到一个骑友,大家互相举下大拇指,给自己打个气,也是给对方打个气;
第四天,行程的最后一天,疲惫的身体让我们归心似箭,一路上都是草原,虽然偶尔会碰到非常美丽的“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美景,但一路上只有我们三人,和偶尔开过去的土方车,直到远远地看到人烟,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经抵达了终点。
类比青海湖之行,我想,一个长期学习型社群的组织,应该需要具备的是以下几个因素:
1.发自内心的激情和愿景
这个是很多人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源动力,虽然原始动力有大小。但当一个处于集体中的人,看到做同样事情的小伙伴有更积极的行动,更持续的践行时,他一定会心动的,这个也是社群存在的目的之一。
一群人为了同样的目标奋斗时,其激情一定比一个人要大的多。但具体会大多少,这个会跟其参与程度相关,这个就是第二点要解决的问题了。
2.亲密无间的战友情
身处于77人的大家庭,其实每个人的参与程度是非常低的,即使所谓的超级热闹的群,也只是非常小比例的人的热闹,大部分人都只是在默默地当个旁观者,甚至如果嫌烦的时候,索性不关注。
但如果规模缩小到5人,那么每位同学会不得不参与组织活动,因为不参与的话,它会很容易发现自己就在聚光灯下了。但太小规模的群组,却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一旦有一位同学中途退出,或者与大部分人想法格格不入,那么这个小组就会很危险,这是大规模小组所不存在的问题,因此小组的规模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件事情。
同时,小规模组织内,大家感情会深厚的多,甚至可能成为非常好的朋友。而决定一个小规模群体的风格的,主要在于小组创始人的风格及每个人在参与创建小组前期所发生的故事。
因此,我们需要切分大组及小组团建,同时也要考虑大班的团建,让小组间有充分的联系。
3.完善的机制,防止体力过度消耗
靠激情去做事的时候,就像百米冲刺,跑的很爽,然而却无法完成马拉松。
在31班,这里面的激情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个人写作的激情,一个是志愿者/值月生责任的机制。
个人写作激情,就像一个人学习任何一项技能一样,肯定是开头强,后期弱,但坚持七年这个事情最难的地方是,让一个人在后期仍能不断有产出,不断地有激情;
对于志愿者和值月生,我认为他们不是班级的保姆,相反,他们应该是班级的科学家和创新者,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他们需要想办法去带着这艘友谊的小船向前行,而不是做各种脏活累活,最后出现没人愿意做这件事的窘迫。
我是理工科出生,我信仰用技术和规范,把所有闲碎的事情自动化,规范化,让各岗位的同学去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做这样的事情,就像是从头设计一个操作系统,iOS和Android都是很棒的操作系统,但不同系统下,用户体验和效率却是千差万别。
所以在上面思考的基础上,31班的首月值月活动,我的想法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战友情的建设,二是长期的激情管理机制。
首先,战友情的建设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线下的团建活动了。各组组内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去一起做事情,才能建立更多的交流和连接,才会逐渐认可一个团队,甚至为这个团队的荣誉而高兴,为这个团队的失利而悲伤。因为,当自己去熟知和爱上一个小组织后,这个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自己的家。
但是线上的团建怎么做呢,虽然没有实际经验,但我觉得可以一试。所以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我跟班长天石说,我需要更多的志愿者,而不是局限于4-6人的规模,因为前期小组团建需要耗费非常大的精力,两人一组搭档,不至于让其中任意一个人过于劳累。
很幸运的是,真的有10位非常棒的志愿者报名加入,虽然我开始的预期是能达到8人就谢天谢地了。
77个人,分成5组真的是非常完美的一个选择,因为如果是4组的话,首先组的规模略大,同时偶数组在组间对抗时,会存在固定搭配的问题,且在组间投票时,也可能会存在票数2:2的尴尬局面。而7组的话,组数似乎又有点多,管理7个组的精力会成倍提升。5个小组,无论是组内人数,还是组数,对于77人都是非常适合的一个规模。
我希望各组的团队成员都是真正爱这个小组的,把它当成自己的家庭一样。因此,无论是组长分配还是组内成员的分配过程,我都没有人为干涉,全部是自由组队。虽然会稍微耗时长一些,但这样的每个小组,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的,团队凝聚力要比人工分配的强很多。
在周五晚上小组组队基本完成后,整个周六一天,大家都是非常忙碌的团建工作,其实任务不简单(要求设计出队名,队标,照片墙,队歌等),事情也比较多,很多同学真的是非常用心,在工作非常忙的情况下,仍然非常有激情地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情。每个小组也真正在不同风格的组长的带领下,做出了自己小组的特色。
当开班仪式上,各小组展示小组秀的时候,我真的有被感动到,这是大家的心血,也是大家对更好的自己和战友的期待。
我想,看到各组的成果展示后,我的愿望也达到了,31班,一定会在各位战友的成长道路上,留下重彩的一笔。
其次,长期的激情管理机制
很多人都和我说过,早期的过度激情,对未来社群的长期发展可能有风险。
我深以为然,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更细化一些来分析。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团建,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留住大家的激情,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不同的角色,他在31班,就是一个想真正开始写起来的小学生,我们需要给他班级的感觉,甚至是家的感觉。这种感情,很大程度上也能决定他在写作这件事情上能走多久,走多远,我的目的,不是为了热闹,而是为了感情。我不断地在自己的心底尝试着各种方案,去寻找让我更进一步热爱这个群体的方法,只有当自己都舍不得这个群体的时候,自己偶尔也会为了能留在这个群体不出局而坚持写文章。这也是开班仪式前很多团建活动的原因。
但真正开班之后,我们需要的,是激情的管理,激情管理涉及到两个角色,一个是践行者,一个是志愿者和值月生。
对于践行者,我们需要解决一开始用激情过猛,后期无法继续的问题,以及在社群中占用太多个人注意力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好的一个办法,就是设置禁言时间,在大家都不忙的时间段,在大群讨论学习主题,这样的主题会比较精炼,让很多人感兴趣,又不至于发生爬了好多楼最终发现都是无用的信息的问题。同时,小群的存在,也让一部分工作生活压力有了倾诉的地方,因为那里更像是自己的好朋友一样的存在。同时,因为小群这个纽带,也会降低主群禁言过猛导致的激情浇灭的问题。
对于志愿者/值月生,我们需要他们有精力来进行社群发展的创新,而非被苦力活累到精疲力尽,甚至不敢做志愿者的问题,这是社群长期坚持待解决的很大一个问题。
我希望尽量用制度和自动化工具,把能够自动化的处理的事情尽可能不推给志愿者。我一直觉得,志愿者是真正需要考虑社群长期愿景的同学,而非保姆。
就现行的交作业方法,是需要志愿者去统计每个人交作业的状态,和评论状态的,77个人的大家庭,这个工作量可想而知,即使有10个志愿者,其工作量和合作的复杂度也是非常非常高的。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是开班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的短期解决方案是,每个人在群里交作业后,自行登记作业状态和同桌评论。这样把志愿者两个小时的工作,直接77等分了,而志愿者需要做的,将只是一个统计结果的工作了,这样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有哪些让大家都觉得有价值的社群工作上。
但其实这个方法,只是从规范的角度上的一个半自动化的解决方案,理想状态上,应该有一个自动统计工具才可以,后期想考虑引入微信群机器人来承包这种苦力活,让每个同学也不需要再费力做两次发布和采集评论了,当然,这是个理想,至于微信开放的功能是否满足我们的理想,这是另一回事了,也许还有其他的工具可以用也说不定。
目前,31班的开班仪式已经圆满开展,回顾这个过程,自己除了感动还是感动,各小组的执行效率之高让我吃惊,各位同学的热情同样带给了我持久的感动。
这一篇主要回顾了社群设计阶段一些问题的思考,下一篇将是精彩瞬间回顾,静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