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道与懂得、诚实与善思)

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道与懂得、诚实与善思)_第1张图片
史铁生

电影《后会无期》里有句台词:“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更加精炼、幽默的描述是:“理都懂,然并卵”),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无奈。

我就有过许多这样的经历,比如读了篇不错的文章,或者听了个励志的演讲,心潮澎湃,觉得自己领悟了某种真理,后悔自己怎么才领悟。结果,几天之后,又回到了原先的状态,跟什么都没有领悟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明明知道了,却做不到呢?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怀有这样的疑问,直到在希米的《让死活下去》中读到了下面这段对话,才有了新的领悟:

希米问史铁生:“这些道理,难道没有懂过吗?”

史铁生回答:“那知道过的,必得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知道;懂得过的,还要再来一次,才能真的接近懂。”

我终于意识到“知道”与“懂得”是不同的,而且,“懂得”也是有不同的境界的。

看完励志书或者心灵鸡汤,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其实只是知道的状态,离懂得还差得远。这是很容易遗忘的,所以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知道”,结果并没有真正地成长或改变。“好了伤疤忘了疼”也属于这一类。

如果我们有所经历、善于反思、喜欢思考,也许就能有所领悟。然而,这种领悟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一次次接近,这也就是成长的过程。(在轮回的说法中,这种领悟是要经生累世来追求的。)

俗话说“知易行难”,类似于“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里的“知”应该是“知道”的意思。

王阳明强调的“知行合一”中的“知”则更接近于“懂得”。“知行合一”之所以难以做到,正是因为真正“懂得”是非常困难的。而不能真正懂,就不能行。不能行,也就说明没有真正懂。

比如大家都“知道”应该坚持锻炼身体,也基本都尝试过,但是,大部分人都难以坚持,也就是不能“行”。而不能坚持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没有真正“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真正“知”(懂得),所以,会因为一些事情中断、放弃。如果真正“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的话,就不必强迫自己坚持,也不会因为中断而放弃。

大部分人的问题都在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于是,纠结于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因此,区分开“知道”和“懂得”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诚实。如果“不能行”,就说明我们没有真正“知”(懂得)。

《一步之遥》里武大帅家吃饭前会唱一首歌:“我们知道就是知道,绝对不能装,不能装。我们不知道就不知道,也是不能装,不能装。”

可以说《后会无期》中的“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非常精炼揭示了“不能知,不能行”的问题。

《一步之遥》则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诚实。本质上就是孔夫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再进一步就是苏格拉底说的“我唯一知道的事情是我一无所知”。

在史铁生的《诚实与善思》中,有一段关于诚实与善思的思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读书也是一样,不要多,要诚实;不在乎多,在乎善思。孩提之时,多被教导说,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近老之时才知,若非善思,这习惯实在也算不得太好。读而不思,自然省得出去惹事,却容易养成夸夸其谈的毛病,说了一大片话而后不知所云。国人似乎更看重满腹经书,但有奇思异想,却多摇头——对未知之物宁可认其没有,对不懂之事总好斥为胡说。现在思想开放,常听人笑某些“知识分子”是“知道分子’;虽褒贬明确,却似乎位置颠倒。“道可道,非常道”,“君子之财,取之有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读书所求莫过知“道”。而知也知之,识也识之,偏不入道者,真是“白瞎了你这个人儿”。

希米在《让死活下去》中,描述过史铁生读书的习惯:

你说为什么写作,就是为了不自杀。你真的自杀过,真的因为写作而活下来,你的结论和加缪一模一样——那时候你还没有读过加缪呢。你就是因为这样想啊想,使劲地想,才把好多问题真正想透了,真的是融会贯通,像你这样的傻人总是用傻劲。我曾经嘲笑你看书慢,好几次,我发现你在前一页书边上写的话,正好是作者下一页写出的,我说你干嘛不往下看,结论就在下面,干嘛停下来自己想,非这样事倍功半——其实那恰恰是事半功倍,那些由亲历悟出的,那些经历了苦苦的思索悟出的,融在血液里,不光更丰富更有力,而且还会生长,成为经久的营养。你知道这才是傻子最聪明的地方,傻子就是这样超过聪明人的。

真正的领悟(懂得),还是要靠自己的思考,而思考的基础就是诚实。达到懂得(开悟)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在这方面,史铁生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榜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道与懂得、诚实与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