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剧场 万尼亚舅舅 上话版

@天桥话剧中心  #万尼亚舅舅# 上话

第一次在天桥看话剧,这一次还蛮巧是上话来演契诃夫的经典四幕剧《万尼亚舅舅》。天桥艺术中心旁边有家 模范书局,里面多是日文和中国古书,一些设计类电影类书,少量文学类的书,惊喜在旁柜看到波德莱尔曾一度在法被禁的《恶之花》,徘徊再三,还是收了。

天桥剧场 万尼亚舅舅 上话版_第1张图片
恶之花


先说演出现场,据我的朋友骼路讲上话这一版相比人艺李六乙慢节奏(还有抽象舞美?)更容易接受,坐我后排的老头儿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但是现场演出还是差强人意。总的说下半场强过上半场。北京的观众也确实不好哄,只有第三幕结束才有掌声,其他幕间静悄悄。第三幕我也觉得比较讨喜。结束谢幕匆匆,观众掌声也淅淅沥沥,小雨刚下又停。不过上话版的舞台和道具、音效配合得很好,细节也很不错。

这个悲喜剧比较经典,主要写了万尼亚这个小人物所谓“悲情的无谓的奋斗”的故事,主线是“有意义/无意义生活”的讨论,情节从一开始万尼亚对年轻时一直崇拜的教授的质疑,其间教授女儿对爱情的憧憬向往到失落绝望的变化,也就是从有意义滑向无意义。

天桥剧场 万尼亚舅舅 上话版_第2张图片
近长安街,夕阳栏杆都变成金色

不过更深层地来看(我仅从万尼亚角色出发)万尼亚舅舅这个人的悲剧性并不是体现在一个小人物被教授骗或者被打击(被绿?笑。。。)等等一系列悲惨的命运转折上,而是他迫切渴望“有意义”地工作,他平凡简单的生活需要教授这种偶像符号的指引和激励,但是当这个符号坍塌的时候,万尼亚个人生活的意义就会产生动摇,到底小人物的生活能不能有意义,贫困的生活能不能有意义?

医生角色的台词已经很明显了“我发现我越来越丧失感情,越来越麻木了,我什么也不想要,对什么事也没有感情,我不能爱上任何人……”(大意)这里你能看到无意义的生活对一个人——哪怕是一个曾经有理想,有智慧,有勇气的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而难以察觉也难以抵抗。这种被无意义生活渐渐挫败的悲剧性也许才是我们所有想要和无意义生活抗衡的人产生共鸣的广泛悲剧性的来源。

当然反过来,对于已适应这种生活的教授、教授夫人叶莲娜来说,结局自然是喜剧的。

天桥剧场 万尼亚舅舅 上话版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后引用别人的一段:“整个20世纪,人类面临着精神风暴的冲击。价值体系、信仰的垮塌把人类从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遮蔽中放逐,人类被抛入存在的虚空当中,被迫面对生存本身,面对意义缺失的困境。意义和价值的缺失——几乎所有的20世纪的精神危机都可以归结于此。种种精神上的失衡、变异,种种精神上的‘症状’,无不与此有关。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走出这场危机。而这些,都在19世纪末的这样一部剧中得到了预示。这就是天才的契诃夫在《万尼亚舅舅》中达到的高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桥剧场 万尼亚舅舅 上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