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金的北大通识教育讲习班心得
我离开北京已有一段时间,曾经眼中的新奇感,思想的激荡也随之褪去,沉淀下来的将会成为无以复加的珍贵记忆。
2018年7月2日至7日,这短暂的六天,实实在在是一场愉悦、畅快的精神之旅。其间,我的精神常处于“剑拔弩张”的紧绷状态,在北大的讲坛上,老师们授课行云流水,生动风趣,小班谈论课上的思想激辨,让人聚精会神,忘乎时间。大班上课小班讨论,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暂且用“过瘾”两字形容我的直观感受。本届北大通识教育讲习班的精彩内容在通识联播公众号上推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看,我不作介绍。
先来谈谈我对小班讨论的几点感受:
第一,小班讨论是由一位助教引导10位组员进行讨论,据最后闭幕式上的反馈,每个讨论班的风格都不一样,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助教。在谈论的过程中,有时候我感觉助教把控过多了,使问题展开受限,可能错过更佳的问题转向,当然把控对每一位助教来说都是考验,我也深知助教们的职责,权衡调度并非易事,不能求全责备。
第二,我们学员来自各个高校,在讨论过程普遍反映了文本理解、运用和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博雅班在群聊上讨论问题也有此问题,这或许国内教育的一个通病。
第三,我们岭师博雅班的学员和其他名校的学生差距不会太大,希望更多的博雅学员能争取机会参加北大通识教育讲习班,多走出去感受与交流,必会获益良多。
针对第二点感受,我想起了唐有伯老师在讲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时传授的经验:下定义、能举例和用自己的话说,以此共勉,让我们共同进步。
接下来是我的课程随感。
一
卢梭在第一卷开宗明义地写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与《圣经·创世记》开头7处记载了神在造物时“一切看为好的”极为相似。神在造物时,一切都是美好的,因着人类始祖的犯罪,人就全然败坏,罪就进入了这个世界,伊甸园里长出了荆棘和蒺藜。
婴儿一出生除了因为自然需要而啼哭之外,已经懂得使用啼哭奴役照顾他们的人。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可见罪性根植于人的血脉里,从亘古便开始了。所以人需要自然教育的,对此加以控制。
现今中国教育缺乏对人类感情和灵魂存在的、神圣的教育,所有的这一切,我们都缺乏,而这些恰恰是构成爱情的基础。环顾四周,情人总分分合合,离婚率居高不下,婚姻作为制度正在走向消亡,感情变得脆弱不堪,一生一世的海誓山盟变得如此廉价,原为一体的再也无法合一了;当爱情离开了永恒的上帝之后,就变得混乱不堪,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倾轧使得两败俱伤,双方都认为自己有理,谁也不服谁,最终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上帝赐给人的意念是一生一世、一心一意,丈夫是妻子的头,妻子要凡事顺服丈夫,做丈夫的要爱妻子,正如基督舍己爱教会一样。现代社会最糟糕的是,片面理解圣经相关的教导,以此作靶子,肆意破坏上帝设立的良好秩序,亏缺了爱情婚姻的神圣性。让我们抬头仰望便知,爱情婚姻的终极秘密是:我们的爱情婚姻都需要伟大的第三者——耶稣
正如卢梭在《爱弥儿》第一卷提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无论是教育的败坏,还是爱情婚姻的混乱,这个世界的失序,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便开始了,他们的后裔继承了骄傲的基因,罪就在血脉里流淌,负隅抵抗着上帝的救赎。悔改吧,何必灭亡呢?收起那无花果树叶子编制成的裙子,穿上耶稣基督用宝血买回来的义袍吧!
二
在学习谷裕老师的《审美教育书简》《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时发现,席勒和歌德都在对理性进行反思。在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第106页的注释:“唯理性占优势对我们的认识和行为起的有害影响,就不那么容易看到了”,而歌德的《迷娘曲》与其说人物对故乡的浓郁的思念之情,还不如说人物对理性至上的厌弃,因为“理性王国”充满了冷酷,迷娘向往自然、和谐的乐园。
歌德和席勒都表达了对理性的深刻反思,当启蒙运动酝酿了法国大革命,理性渐渐走向异化,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并未将人民带入一个更加光明的世界,理性陷入疯狂,随之而来的是持续不断的暴力,暴力革命的无休止,帝国王朝屡屡复辟,杀戮不断。理性至上的伤害往往被人们忽视,人不单靠理性生活,也无法按照自己所说的生活。
因解构那些受到理性主义支配的、充满“理性的僭佞”的历史神话而声名远播的哈耶克推崇英国的普通法宪政主义,其实最了不起的,不是他们发现了自由的规则,而是他们竟然顺服于那些规则。我们应如何看待理性呢?
我认为谈到理性,需要引入信仰来阐述。奥古斯丁认为信仰先于理性。信仰照耀着理性,没有信仰就没有理性。简言之,“信仰寻求理解”认为没有信仰与理性以这种方式的结合,就无法设想真正的哲学,哲学思考关键的不仅仅只是属于概念和逻辑方法论,并且同时还需要信仰所支撑的世界观。在精神信仰的世界观的前提下,逻辑和概念才变得有意义和完整,否则就是残缺和荒诞的。
要理解人类存在的具体情况,我们就必须从信仰的角度对我们自己加以考录,而这也就会要求从信仰的更高角度来考虑整个世界。恰恰有些人不屑与以信仰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世界的问题,并认为以信仰来理解世界的人无非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深刻,还认为信仰是个人问题,他们割裂地理解着这个世界。殊不知,制度的背后有文化的支撑,而文化的背后有信仰的支撑,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如果将信仰私人化,企图与社会撇开关系,以此来理解世界,我想这样的理解方式定会是徒劳的。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命状态,由人组成的社会必会受到信仰的影响,无论有无见地的人都会认为信仰的缺失将会带给社会极大的灾难。
理性是上帝赐给人的礼物,要么骄傲地用来远离上帝,荣耀自己,羞辱上帝,要么就荣耀上帝。持以上割裂方式看待世界,但又承认信仰价值的人,其实是很矛盾的人。他们没有信仰的理性拒绝了上帝,而这样的理性构筑起来的世界,尽是荒诞和问题丛生。他们在解释世界的时候令我们高山仰止,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让我们顶礼膜拜;但实际上,人们无法遵守这些规则,甚至还会僭越和破坏;有时候在面对家庭伦理问题上,理性显得苍白无力,哈耶克就是其中的例子,他在解释自己的婚姻和我们一样忧伤。
所以,理性并非与信仰势同水火,相反是紧密的联系,信仰为理性提供支撑,为我们遵守既定规则提供保障,我们才会顺服理性所出的规则。
三
甘阳老师的《从哈钦斯到布鲁姆》有句话一直萦绕脑海:博雅教育不在于获取多少知识,而在于完成心性的转换。诚哉斯言,在博雅教育中,思想的训练和品格的养成,追求生命的自我觉醒和自由生长比起非外部的知识灌输更有意义。回想起刚逝去的大学生涯,我若不是接触到了博雅教育,我想我的大学生活会显得枯燥乏味,为物质而奋斗得歇斯底里,从而忽略了为灵魂预备一片净土。因着博雅教育,我可以学会自由地思想,我可以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风暴,慢慢地长成一个整全的人。或许我接受的专业(园林)教育是失败的,但博雅教育在我心里是永远的胜利。
而在信仰上的觉醒于我而言更为重要,《传道书》1章18节记着说: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接着12章12-13节: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圣经》告诉我,知识没有穷尽,也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反而会徒增烦恼,权衡之道便是敬畏上帝。而更有亲身体会的是哥林多前书8章1节: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圣经》明确地告诉我,警惕知识的傲慢,需要切实用爱来造就人,这比拥有更多的知识重要。
四
我认为,今年北大通识讲习班的遗憾是较少(是较少)提及进步模式“通识教育”之前的、影响深远的古典教育。
古典教育旨在培育人,而不是训练人做事情(职业教育),今天,我们的“全面发展、人文教育”的教育理念保存了这种教化观念。如今,古典教育与功利主义为主导的教育之辩,犹如当年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之辩,是心灵—德性与功利—工具之辩。两千多年以前的争辩置于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我认为,对教育的反思也好,革命也好,都是一种回归——重新获得并引介某种在过去曾经给予人们指导和启发的事物。如C.S.路易斯说的,当我们迷路时,找到出路的最快方法通常是回家。
在布鲁姆对比1950年前后美国大学生的变化,以及他对卢梭和洛克的哲学阐释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古典教育的底色。我们也发现他质疑“中立教育”“进步教育”,他在骨子里有传统、古典的坚守......
回顾《爱弥儿》《审美教育书简》的教育,虽然书中折射出来的教育理念已经过时,或是实际上难以操作,显得有点“乌托邦”,但难掩其中闪烁的光芒,形而上的教育思考为了追求真、善、美,恢复教育的本真。这些思考无不提醒人们,现在的境况偏离了原初的蓝图,需要人们回头看,卢梭提醒人们回头看自然的教育,席勒提醒回头看古希腊和谐、融和美的教育。其实,他们都有回归古典教育本真的愿景。
最后以T.S.艾略特的诗作结:
我们不可停下探索的脚步,
我们探索的终点将是,
我们启程的地方,
我们将会有发现。
若要问我本次北大通识教育讲习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会告诉你,那是未名湖畔让人四目相望的奇妙相遇,上帝将我命中注定的爱人带到了我面前,她是上帝在我创造我时抽去的肋骨,我现在寻回了,整个生命得以完整。她是我的佳偶,我是她的良人,上帝将她带到我的面前,而我将她带到了上帝的面前,我们答应过,一起走过高山低谷,携手走过人生的每一步,一起服侍主。
今日美图
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
带在你臂上如戳记。
|雅歌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