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能化”遮羞的回扣寻租咋就没人拆穿?

近期,针对非机动车扎堆闯红灯及取证难、处理难顽疾,济南交警启用了人脸识别系统。这种系统会自动识别、抓拍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一旁的显示屏会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实时曝光。据悉,这个“刷脸”系统使用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便抓拍了6000余起非法闯红灯行为。


用“智能化”遮羞的回扣寻租咋就没人拆穿?_第1张图片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前一段,有关北京天坛公园的一则消息。针对公园内公厕厕纸被一些人过量取走现象,天坛公园方面在园内公厕安装了“人脸识别厕纸机”,使用厕纸者需在机器前“刷脸”方能取出厕纸。安装这样的设备后,园内厕所的厕纸用量明显下降,其中一个厕所由每天15卷,下降到了5卷。

智能化、高科技被应用于社会管理中,远不只上述两例。譬如,最近,一些地方在住宅小区启用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配备了公用智能分类垃圾箱、智能垃圾分类卡以及专用分类垃圾袋等,希望以此解决垃圾分类难题。另有一些地方在街头放置了可充电的垃圾桶,这种垃圾桶的垃圾投放口旁,有可供手机充电的USB接口。市民在投放垃圾之余,还可以给手机充充电。

还有,几年前,媒体曾报道,多地推行防老人走失二维码。老人们胸前佩戴有个人、家庭及所在社区信息的二维码,一旦走失,人们即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帮助老人回家。

应该说,上述种种,契合了当今智能化走进社会生活的大趋势,且针对的又多是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智能化、高科技一马当先,效果立竿见影,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但是,细琢磨起来,这些举措多有值得推敲之处。

就“刷脸”以及垃圾分类问题而言,从根本上说,个体道德水准的提升、社会普遍道德风习的养成,更多靠的是人们的自觉、自律以及公序良俗、法律法规的强有力依托。这其中,辅以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并非不可。需要防止的一种倾向是,对于智能化、高科技的过于依赖以及由此导致的本末倒置。不能以为启用智能化、高科技装置,就万事大吉,既往的一切社会管理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管理好公厕厕纸,难道就没有别的行之有效的办法?难道就没有好言相劝、严格监管的空间?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上来就是“高大上”的“人脸识别厕纸机”,成效有是有了,可很容易引发其他一系列问题。诸如,管理者可能会由此形成“刷脸”依赖症,把原本日常化的人工管理全部推给机器。

用“智能化”遮羞的回扣寻租咋就没人拆穿?_第2张图片

把人脸识别系统应用于管治交通同样如此。民众由于闯红灯,个人信息与隐私就被公之于众,这不符合现代法治原则。至于防止老人走失,为何就一定要扯上个“时髦”的二维码?手抄一个信息牌挂在老人胸前就不行吗?垃圾分类的技术手段,亦并不能取代人们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的养成。而又会有多少人会在倒垃圾时在垃圾桶上充电?

良好的社会风习、社会秩序以及社会普遍道德水准的提升,不可能全然靠技术手段而获得。人性化、法治化的管理,管理者用心付出、管理到位以及不厌其烦、常年如一日的宣教等,是进行社会管理的不二法门。

多年来,日本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均为世界最低,其倚重的是日常化管理的“内功”。譬如,实打实地“从娃娃抓起”——学龄前儿童有政府部门赠送的宣传交通安全常识的玩具;小学生除有专门的交通安全课程外,语文、算术、图画等课程中,均编入交通安全知识;小学生的帽子、书包以及胸前的姓名牌,也都有醒目的交通安全标识。此外,定期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更是必不可少。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社会管理中,强调“创新”“求变”多,夯实基础、脚踏实地做好日常事务性工作少;追求智能化、高科技多,对“传统”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重视少。不能不说,这透露的是一丝浮躁、虚夸的气息。

职业精神、工匠姿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年复一年的不懈坚持,是做好包括社会治理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的前提。即便今后智能化、高科技大量走入人们的生活,这些同样不可或缺,不存在后者就一定全然取代前者的情况。

从整体上说,当今,我们国家并不富裕,一切工作都应讲求实效,讲求少花钱多办事。我们很难说,前述诸如防老人走失二维码、可充电垃圾桶等符合这样的原则,甚或说,这些其实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另有工作成效之外的面子、政绩考量。而不惜血本的大投入、动辄智能化、高科技的超前“实验”,亦很容易滋生寻租腐败。

我们期待社会治理工作能够跨越式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但是,路要一步步走,积跬步方能至千里。尤其是,不能把智能化、高科技当成灵丹妙药,用来掩饰日常工作的不认真、不耐心与诸多短板、不足。事实证明,指望智能化、高科技“一白遮百丑”,是行不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智能化”遮羞的回扣寻租咋就没人拆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