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会和妈妈聊天,我请教了十多位女生

昨天讨论“你有过不知道怎么和父母聊天的尴尬吗?”,也是针对“代沟”这个词来的。人是时代的产物,看《灌篮高手》长大的我们自然不太能理解“TF boy”的魅力到底在哪里,那父母和我们之间的心理差距,也是很能够理解的。

但是,就像上面百科里说到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先说一下昨天询问后的一些统计结果吧~


男生部分

我把问题发给了十位男生,有六位进行了回复,只有一位男生算是比较懂得如何与父母沟通并且详细的做了举例,还有一位表示“和父母沟通还可以,但是和爷爷奶奶沟通比较困难,我跟我爷爷基本就是听他讲革命......”,剩下的都属于“不知道可以聊什么话题,只能简单说说”这个范畴的。以下为精华部分分享~

罕有的懂得如何和爸妈聊天的温柔汉子

我好久都没打电话了,每次都是微信视频,每次都会聊半个多小时吧,因为微信视频是免费的啊。

聊天的内容主要还是家里的一些事情吧,还有家里的亲戚最近近况,还有他们最近的活动啊,都见了哪些朋友,还有去哪里玩了。有时候我也会找他们关心的话题啊,比如说老妈关心营养和养生,我就会去看一些书,学一些营养学上的专业知识,然后和她讨论每天都可以吃些啥,怎么搭配啊,还有因为我爸身体比较胖啊,我会和他讨论饮食和生活上要注意的东西啊,自己微信上比较好的文章,其他的还有很多吧,和老爸聊国家地理的事情啊,还有说一说你和XX最近都在干些啥啊,感觉能说的还挺多的~

我:所以啊,知识改变家庭关系啊朋友们~懂得吃真的很重要!然后看到爹妈可能感兴趣的东西就分享一下呗~

在乎还是要用行动来表示啊~


女生部分

我将问题发给了大概20位女生,收到了17位的回复,也许是女生会更偏感性更懂得考虑“情绪问题”的原因,所以回答的比例很高。17位女生中有4位表示“不知道可以聊什么”以及“由于各种其他原因,并不是太愿意和父母进行深度沟通”。但表示“常和爸妈聊得很开心,而且很擅于此道”的女生比例高达75%,确实还是蛮厉害的,之前的文章也有说到女生在很多地方给我带来蛮多启发的,以下为她们的分享,有很适合用的建议,还有很多戳中人心的地方。


“连和你妈聊天都不会,怎么撩妹”

嗯……关于给父母打电话这个问题,不止有一个男孩子问过我,准确的说,是和父母沟通,我不能也不想剖析为什么男孩子和父母沟通那么费劲,我只谈谈我自己。

说个直观的数据,现在手机套餐里有100分钟的通话时长,每个月打给我妈的约80分钟,姥姥姥爷的15分钟,剩下5分钟分给工作,当然出现这个比重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工作多在网络上,我妈几乎不上网。

哦,另外差不多每个月还有19元200分钟的话务包,基本上也都是为了给我妈打电话加办的,余下的不能统计,因为移动的话务包只有这么大的而已,哈哈~

每周通话一到两次,每次通话约30-60分,那么我们都聊些什么呢?一般流程是这样,问些你文中提到的套路话,吃饭睡觉健康天气,接下来我妈就会和我讲最近家里发生的事,就算她不说,我也会问一遍引导她说,我离家远也想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有的时候她会把上次打电话发生的事重说一遍,我就知道没什么新鲜事发生,通话结束的就会早一些。

女人和女人总是有聊不完的话,男生这一点很难企及,但同样男生也应该知道,你妈是女人,她很爱聊天的!你不知道说什么,但你可以倾听啊,比如最简单的,她今天吃了什么,你再问细一些,怎么做的?哪里买的?多少钱?喔,家里东西真便宜北京好贵啊-看什么电视节目呢?哦那个节目挺不错的,王宝强最近闹离婚呢你知道吗blabla。

我们很大程度上资讯是领先于父母的,网络上发生的事你再不关心也总会知道一些,讲给她听就好了,比如郭德纲曹云金撕逼让我和我妈这种相声爱好者聊了一个小时,可能你会觉得聊这些好无聊啊,那就想想你三岁的时候问你妈的那些白痴问题,强拉着她进行的那些弱智话题,作为成年人的她有觉得无聊过吗?有爱就不会难耐。

另,文中提到网瘾少年,这么跟你港,我初二成绩从班级前三掉到倒数,天天跑去网吧网聊玩跑跑卡丁车,有一天良心不安告诉了我妈,我妈说,哦……

我说妈我天天去网吧啊!我妈说我知道了你别烦我mo-::)我说妈你不怕我哥给我带坏了吗?我妈说没关系你长得安全,而且毕竟那是你哥,不会把你卖了交网费的mo-::)

我琢磨了半天感觉我我妈这是信任我的表现,她觉得我一定有实力考上重点高中所以才不管我,于是我洗心革面发愤图强为了不辜负我妈的期望,最终考上了我们县重点,多年后聊起这个,她说我误会了,她当时只是觉得去网吧不和她要网费就随意玩吧,成绩反正都倒数了早晚也要辍学辍了学还不是去网吧,所以没有必要训斥我……

连和你妈聊天都不会,怎么撩妹。


“家里的矛盾,除了你,他们也没人可说”

一般10分钟左右,也会有超过半个小时的。开心不开心的都会有,看聊的什么话题。怎么做到的,这个还真不好说,因人而异,我跟我爸和我妈讲的话题都不太一样。觉得多问问一些细节,比如午饭吃的啥,有没有研究出来什么新的吃法?多问问一些感受,比如他们会提到家庭矛盾,感觉可以引导他们说出来,因为除了你,他们也没有其他的人可以倾诉。当然也要互动,说说你自己的情况啦,心情啦,见闻啦之类的~


“家人就是家人,不会因为多一句少一句交流改变什么”

这样的,除去那种“我快回家了家里有人没(我爱丢东西所以已经不带家里的钥匙一年了)”这种电话,我跟我爸妈一般一个月最多打1.5次电话,也就是两个月打三次吧。

都是我打,我爸妈是绝对不会给我打电话的,除非快开饭而且知道我快到家了。

电话打通了以后都是我在找话题,我爸妈大多数时候是一边看电视或者抢红包一边跟我打电话,如果是聊视频,他们是绝对不会看手机屏幕的,眼睛都是盯着别的地方的,比如电视。而且大人怎么会知道45°角俯拍的小心机,所以我永远都是只能看他们的鼻孔~~~

定期做做汇报,工作稳定了,能汇报的越来越少,我实在觉得无趣就挂电话,因为找话题也是很累的,他们也懒得理我,我哪有电视里的女孩子水灵呀!我哪有红包有魅力呀!

如果我妈在牌桌上,很有可能我还没说明我的用意,我妈就“你还没说完呀,我要打牌啦”!

如果是碰到他们睡得早的时候,我妈可能说“你还没说完呀,我要睡啦,明天还要上班呢”!

但如果是我心里特别郁闷,各种负能量爆棚的时候,他们就会像知心居委会同志一样开导我,而且一般挺管用,毕竟我爆发的次数少,他们不得不重视,那时候他们的话就是灵丹妙药,治愈力max。

学生时代因为有时候要钱,所以电话还多一点,我工作以后,简直就是隔江工作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还有我如果在QQ里面给爸妈发消息,两天之内回我一句就算给我面子的!

我给他们在淘宝上买了东西都不回执我一下,默默的收,也不给个评价,高冷吧!

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尴尬,有什么,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擅长跟孩子沟通,也不是所有的话唠都是因为父母变成话唠的。我跟妈爸从小就没啥话讲,我可以一天到晚讲个不停,但我可以两个月不跟我爸讲一句话。

家人就是家人,不会因为多一句少一句交流改变什么,与家人的相处舒服就好,我爱他们,他们爱我,他们懒得听,我也懒得讲,爱在心里,没有误会,也没有需要多讲的废话,就是这样。


“没事就和爸爸妈妈建个家庭微信群吧~”

其实没有固定的,想到了就说啊讲啊,拿最近的一次来讲吧,前两天,聊我妹妹啊,一起吐个槽啊,然后关于大一点的事比如她结婚讲一下各种。聊我爸,然后我妈跟我告状我就说我爸啊,然后我爸在那解释我妈又来帮我爸解释,问他们什么时间回去,他们问我什么时间回去,聊一下回去的事情,聊过年我要回去怎么滴怎么滴,聊一下谁给我介绍了男朋友我们怎么回复别人,我说“不好不好不好”我妈说,那我就去跟别人说你已经在谈了~

然后我们一般有个我,我妹,我妈的微信群,有时候聊一下,就是很随意聊到什么事了就说什么,瞎扯。有时候问一些问题啥的~


“不论在哪,跟家里每天都是一个电话”

如果我说,自从我有手机起,不论是在武汉还是贵州还是苏州还是任何一个地方,我跟家里都是每天一个电话,短的在5―10分钟左右,长的30分钟以上,你会不会觉得震惊?

根源就是,从小家里很尊重我的想法,跟妈妈喜欢的东西比较像,从来都是她买的东西是我喜欢的,我买的是她喜欢的。

家里所有的事基本都是共同协商解决,所以可能一直以来都交流得比较多。再后来,妈妈会特地关注我喜欢的东西,曾经叙利亚问题刚开始的时候特别关注卡扎菲,妈妈会打电话告诉在学校的我今天新闻里又讲什么叙利亚最新动态了。

家里的收音机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原来只有磁带的时候听磁带,听广播,我把喜欢的歌用不要了的磁带录下来放给妈妈听。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上都是收音机呼唤我起床……高中喜欢政治历史,妈妈听到有意思的频道就会记下来告诉我。

高三到大一还是大二,每天中午11:59到12点电台有1分钟的经典语录栏目,大学中午下课吃饭的时候,我们就在聊句子。

大二有一段日子比较不幸运,非常沉重的打击,就像那句话说的“成长都是一瞬间完成的”,就是那一瞬间。所以,现在的每一刻都是基于妈妈给予我的,远远超出我给她的爱,曾经共同的喜好,深刻清晰明白的珍惜。

“一个”上面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你所理解的“小确幸”? 百度上说是“小而确定的幸福”。看了诸多大家的观点,印象就是“失而复得”。

一通给家里打的电话不需要技巧,不需要模式,不需要精心设想的场景。跟随你的心,跟随你能想到的,体会到的,甚至那些知道其存在但想不起具体细节的点滴,张口就说吧。妈妈可能只是想听到你说话,并不需要真的听懂你在说什么,她知道你很好,很开心,很充实,就很好了

共鸣会减退,爱不会。


“时不时买点小东西寄给他们,多夸夸他们~”

我每周六都固定给我爸妈打电话的,通常电话的第一句,我就说,臭老妈,我想你了,哈哈哈~

经常跟我妈开玩笑的,有时候我爸拿我妈的电话接,他就老说我不给他打电话, 感觉他两在争宠,虽然我每周都打电话!

我经常问我爸妈有没有好好吃饭啥的,然后问他们有没有给我房里的植物浇水,虽然我没指望他俩能养活,只是想他们有时候还能念着我~

偶尔有买了新东西寄回去给我妈,其实她很好哄的,有些小玩意就能很高兴~我经常在电话里夸她,我发现好多男生都有这个问题,不知道如何跟父母聊天,其实有时候多跟父母聊聊家常也挺好的,比如自己最近做了啥,什么时候会回家,比如妈妈做的什么菜很好吃,问问她怎么做啊,回去再做给自己啊,有时候多夸夸家里人。


不管是强大还是弱小,人的内心其实都渴望被关怀

其实在和家人交流这样一个话题上,我有些自己的方法,方法的原则基于平时沟通的频率。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循环。或好或坏。

我和我妈妈的沟通,就像和闺蜜之间的沟通一样,没有任何隔阂,也从来不会争吵,想到什么事情就会立马打电话告诉她。关于工作,关于感情。所有的一切,好情绪,坏脾气。在她面前会毫无保留。

有时候我就像个孩子,哭哭笑笑,还会像个小孩子似的撒娇。说着,妈妈,我好想吃什么,好累,好想哭之类的话;有时又是个小大人,妈妈会撒娇着跟我说,丫头,你帮我买个啥好不好。我都会一一应承。

我跟我爸的交流就像拉锯战,要么他强硬,要么我强硬。好起来的时候,他会开心的宠溺的叫着我丫头,闺女,对我则是有求必应。不开心时,说话老是带刺,语气里全是暴躁的脾气。但我丝毫不吃这一套,他发脾气的时候,虽然我也会伤心难过的掉眼泪,但绝对不会低头。冷战持续到他哄我为止。

所以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以神经病互称,他发脾气的时候,我会说他发神经,我发脾气的时候,他会说我抽风。想想,也觉得挺逗的。

那么沟通的频率和我妈的完全不能比,我和我妈最长时间,两天得联系一次,每次通话不少于十分钟,经常打一个小时,现在她会玩微信,则每天都要联系。和我爸打电话则是一周一次,冷战的时候,一个月都打不了一次电话,通话时间,最多不超过十分钟。

其实,我很怀念以前在福建的时候,那时,总想着自己远在他乡,假期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孤独,所以,固定每周五,学生走完之后,给家里的所有人会打上一通电话,爸妈,哥哥,奶奶,叔叔,姑姑。打完电话,会有一种我就在家里的感觉。

回到武汉之后,每周可以回家,渐渐不打电话,有时候害怕打电话,自己已经离家这么近了,他们该知道的都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就不想让他们知道。久而久之,电话越来越少,姑姑,叔叔那边基本不打。

甚至,我姑姑一直抱怨,说我好久不给她打电话。

今年七月份,姑姑更年期综合征特别严重,人脆弱无比,经常在家黯然神伤。我担心她有思想负担,每天下班都给她说上几分钟话,渐渐她把我当成了精神支柱,我要是没去电话,她马上就会打过来,问我怎么还没打电话给她。

人嘛,不管是强大还是弱小,内心其实都渴望被关怀,常常沟通联系,其实真的不愁没话说。

真正沟通尴尬的时候,是心里有事,不想跟他们讲,也不知道该如何讲,所以才会无话可说,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渐渐的,就觉得沉默也许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总体而言,我大部分时间,跟家人沟通还是比较愉快,真正的尴尬时刻是,一件事情,我明明不想提及,家里人却非要揭开去谈。我就会产生抵触,会选择避而不谈。

在该打电话的时候,没打。最后越拖越久,什么也不想说了。

基本上就是这些吧,不知道有没有跑题。

我:和亲情有关的,从来都不会跑题。

好了,我要去给妈妈打个电话说声晚安了~


ps:有没有想过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古老但很有味道的方式~

改天我先试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了学会和妈妈聊天,我请教了十多位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