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手记# 寻找“老家”


新春将至,朋友老白准备回老家。他问我:“过年回老家吗?”“老家在哪儿?”一时间,我竟不知如何回答。

老家,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虚无而微妙的概念。我的爷爷早已在城市落户,我自小就在城市中长大,每年春节也都在城市的家里度过。这里没有山清水秀的田园牧歌,钢铁丛林、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等令人窒息的词汇是城市的代名词。从这一层面来说,这个极度现代化的时空,似乎就是我的“老家”。

不羁的现代性已臻极致,超现代的时代来势迅猛。马克·欧杰曾说,“在超现代性的世界里,人们始终、但又从未在‘自己家’”。是以,“家在何方”不仅是我个人的迷茫之处,同时也是更多人的困惑所在。于是,“寻乡”就成为无数人奔波的目标。

一、空城:留不下的城市

我的家乡济南是著名的“堵城”,在2018年初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济南依然高居榜首,蝉联“首堵之城”。我在北京求学,于是济南成为“只有冬夏、没有春秋”的地方。多年来,我在首都和“首堵”之间辗转不停。二者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春节是最安静的时候。不同于平日里飞奔的人流和喧嚣的尘烟,空阔的马路,空寂的公交,热力纵横的城市瞬间沉静下来。

回到家乡,我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中,济南赫然在列。从此,我的家乡拥有了一块崭新的“金字招牌”。在过去的15年里,济南在创城的道路上屡败屡战,尽管举步维艰,却从未停歇。每一个崭新的清晨,城市中的有机体都仿佛上好了发条,用生命驱动着这座现代机器的迅速运转,也见证着“文明城市”飞跃式的破土而出。整改的力量势如破竹,他们拆除违章建筑,取缔占道经营,扫除垃圾死角,清理僵尸车辆……

春节期间,我徜徉于熟悉的街道,私搭乱建的小门头房不见了,狗皮膏药式的广告清除了,混乱拥挤的马路通畅了,天空也逐渐恢复了久违的蓝色笑意。不得不说,借着“创城”的东风,灰头土脸的酷似大县城的没落省会,终于显露出一丝令人欣慰的模样。


#还乡手记# 寻找“老家”_第1张图片
家门前的马路不同于往日的喧嚣(摄于2018年2月15日,除夕)
#还乡手记# 寻找“老家”_第2张图片
晚高峰时的马路依然空旷( 摄于2018年2月15日,除夕 )


令人惊喜的整齐划一、干净有序是现代化发展的理念,它们有一个华丽而动听的名字,即“造福于民”。尽管创城的初衷是仁慈的,却不能掩盖公民社会毫无选择余地、最终不得不依赖于发展这一强势话语的事实,所以有时结果并不友善。济南创城,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缩影,实际却反映了令人焦虑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很多人抱怨道,创城不仅打乱了济南市民正常的生活节奏,还挤压了外来人口的生存空间。据济南的朋友说,因为创城,几十万外来人口匆忙迁出,刹那间极大地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

人去,城空。清理过后的城市环境如同过年一般,洁净。奇怪的是,城市空空的,人们的心里也空空的,感觉生活顿时没有了着落。

二、空村:回不去的乡村

十几年前,老白在济南求学,于是便在这里安了家,成为“新济南人”。他的家乡山东聊城,在距离济南120来公里的地方。藉着老白春节回家的机会,我也搭乘他的顺风车回乡探访了一番。

京九铁路桥将聊城分成了两段,一桥之隔的景观却有天壤之别。大桥以东,高楼林立、马路宽广平整;以西,却仍是无垠的田野和散落的平房。老白说,小时候从村子进城,总要穿过这个桥洞,于是他就把这座桥看做城市与农村的界线。我想,这不仅是一道物理空间的区隔,也许更是卡在人们心中的槛儿吧。越过分界,继续前行,那个留下了老白童年回忆的叫做“老家”的地方,便展现在眼前。


#还乡手记# 寻找“老家”_第3张图片
京九铁路桥纵贯南北,区隔了城乡(摄于2018年2月14日,腊月廿九)

在熟人社会里,乡音浓郁、夜不闭户、见面招呼是不变的传统,亲缘与地缘是连结乡土社会的纽带。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一种幻想,城市中流失的传统可以回到乡村去找。按照这个道理,城市中淡化的“年味儿”应该可以在村里寻觅吧。不过,荒寂的土路,闲置的房屋,寥寥无几的村民,瞬间打消了我的念头。空心化一直是中国农村的弊病,年轻人逐渐离开了村庄,奔向了繁华的都市,唯有老人带着孩童,守候着自己的故土。屋檐下不知掩藏了多少辛酸往事,屋顶的荒草不知见证了多少兴衰荣枯。

从古至今,人们总在心中绘制着一幅乡村的浪漫图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但谁也没有想到,“礼失求诸野”的神圣之地会变得如此凋敝。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脱贫的唯一方式,就是坐等拆迁,然后过上城里的生活。乡村不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外面任何风吹草动,都足以让整个村庄在一夜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老白说,去年11月他回来过一次,但与这次相比,短短几个月,很多房屋的架构就已建筑成新的模样。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路上都在惊叹宅院改造的迅速。

老白的很多亲人还住在这里,每年春节老白都会回来探望他们。但是,每次都是短暂停留便匆忙离开,甚至去哪家落脚吃饭他都会焦虑半天,村里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老白发现,尽管这里名义上是他的“老家”,但从他跟随父亲离开时,他的故乡也不在了。

村庄本没有围墙,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心墙,令人喘不过气来。 

三、无根:孤独的漂泊者

本雅明说,现代社会发展,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异化体验和震惊感受,传统上自然化、人化的和谐经验逐渐被“文明”的标准化、非自然化的生活经验所取代。这种惊颤感,贯穿在我和老白回家的经历和体会中。

#还乡手记# 寻找“老家”_第4张图片
屋顶相连的奇妙之处在于,村民彼此心意相通、守望相助。榆树下的音乐会,是夏日里最动人的光景   (摄于2018年2月10日,腊月廿五)

在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面前,作为主体的人却成为被忽略的个体。尤其是那些因寻找工作而从乡村迁移到城市的劳动者,亦或是从资源匮乏地区迁移到较发达区域的人们。在古典进化论的驱动下,居住在乡村的人,从来没有放弃过进城的努力。他们始终怀抱着向上攀爬的憧憬,自愿离开乡土,成为城市中跌跌撞撞的漂泊者。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饱和,这些“阈限”人群却成为游移在城市和乡村边缘最尴尬的存在。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无家”的感觉在春节这样特殊的节点终于爆发出来。其实,海德格尔很早之前就已预料到这一问题,现代性的力量正在把人类从其生存的土地上“连根拔起”。

传统意义上,家是一种稳定的物理空间,生计、道德、审美等实践,与这块地域水乳交融,使其成为一个物质和精神统一的有机实体。现代社会中,漂泊于城乡间的孤独者,总有一种莫名的缺失感,他们无数次在十字路口擦身而过,或在旅途中闲散漫步,抑或在奔跑中迷失了方向,疲于奔命却从未有任何相逢。当“原初”的社会文化环境之根消失不见,家园便不可能继续存在。个体穿梭在多重空间当中,却未能寻找到一处心安之地、一个真正的家。

无根,似乎可以解释我对“老家”的迷蒙。

四、归家:追索在城乡之间

如果没有了根,“老家”又在何方呢?

在以往精致的二分法下,乡村往往代表了城市的对立面,意味着“本真”。城市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让乡村被赋予了太多“家园”的想象,使其成为最罗曼蒂克的神话。自然、淳朴、原始、和谐、健康等特质,令乡村成为人们为之终身奋斗的精神目标。

然而,如今的乡村已不再是孤立封闭的空间,它与外部城市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本真性也常常是被建构出来的。正如戴维·帕金所说,没有任何真实的社会文化形式是彻底原生的;尼尔森·古德曼也认为,世界是制造出来的。所以,“家园”同样是一个不断添补、拼凑、修订的“制造”过程,不知从何时开始,也看不到故事的尾声。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流浪者们面临精神疏离的危机,追索“家园”成为认清、唤醒和拯救自我的稻草,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无根”的时代。老家,是栖息之地,除了对土地的拥有,人与家还有更多相依相属的可能,出生与成长、生产与索求、浸润与滋养、照护与共享,甚至最终的回归——死亡。

无关“原初”与“本真”,不论城市还是乡村,我想,“返乡”和“归家”不应只是空间层面与人口学意义上的回流,更重要的是根基的追寻和精神的复归,重新塑造人与家、城与乡的新关系。

我,只是众多浮云游子中极其卑微的一员。无论“老家”在何方,人们一直走在寻乡、寻根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乡手记# 寻找“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