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翻四库全书里的《李太白文集》,发现一件事,它里面的《静夜思》和我们常见的不大一样:
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二十个字的小诗,竟有两处不同,到底谁更正宗呢?
谁是原版?
研究这种问题,思路很简单,把现存的带《静夜思》的书找出来,按时间排个序,看谁的支持者更有力。
我们这里挑五本:
1、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今有宋刻本)
3、宋洪迈《唐人万首绝句》(今有明刻本)
4、明末清初《千家诗》(今有清刻本)
5、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今有清刻本)
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李白诗文集,它支持“看月光”和“望山月”。
《乐府诗集》和《唐人万首绝句》,都是宋代人的书,它们也支持“看月光”和“望山月”。
只有《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这两本明清的启蒙读物,它们倒是支持“明月光”和“望明月”。
从可信度而言,“《李太白文集》+《乐府诗集》+《唐人万首绝句》”肯定大于“《千家诗》+《唐诗三百首》”。
毕竟比起清人,宋人离李白更近,能看到的资料更多。
但说到传播,“《千家诗》+《唐诗三百首》”肯定大于“《李太白文集》+《乐府诗集》+《唐人万首绝句》”。
就像今天,一般人对唐诗的印象源于教科书,古时一般人对唐诗的印象源于“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一类启蒙读物。
不过,虽然“明月光”和“望明月”的流传比较广,但《静夜思》的原貌应该是“看月光”和“望山月”。
这两处改动应该是明人做的,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可以看周勋初和薛顾雄等人的文章,这里不作更多展开。
原版VS改版
如果说李白一开始写的是“看月光”和“望山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是李白的原版比较好,还是流行的改版比较好?
按我个人意见,差别不是很大,硬要分个高低的话,可能流行的改版好一点点。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里用“看”这个动词,更口语,更有生活气息。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在“月”的基础上加一个“山”的意象,可能会让月亮显得更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没有动词也挺好,虽算不上对仗,但“明月光”和“地上霜”明显更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比“山月”简单。
而且诗里已经有两个“头”了,再添两个“明月”的话,整首诗看着更质朴(不避讳重复显质朴)。
考虑到《静夜思》这首诗的主卖点在于直白晓畅,我觉得还是流行的改版好一点。
最后,再说一点,这次重读《静夜思》,发现《静夜思》有一个高能的点——
除去“光”、“霜”、“乡”三个韵脚,诗里的“床”、“上”、“望”也是“ang”韵。
所以整首诗读着异常顺口、异常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