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下的小人物——《国际市场》影评

 

国际市场下的小人物——《国际市场》影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直到现在,我仍然久久不能平复《国际市场》这部韩国电影给我带来的所有震撼与感动。偶然之间,有幸得以遇见这样一部好的电影,它给予我了一种其他影片无法给予的心灵共鸣。虽然我并不是韩国人,但所谓亲情、友情、爱情、对国家对家庭对朋友对爱人这样的,生而为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是不分国界的。

 一开始不知道自己随意点开,打算用来消磨时光的电影,竟然会让我如此难以释怀。也许正是这样巨大的反差感,放大了电影中给我的感动,本是个泪点笑点都很高的人,却很尴尬地又哭又笑。有一种《请回答1988》里面给我的感动,却比它更丰富一点。

国际市场下的小人物——《国际市场》影评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借此机会,想在分享这部影给我带来的感触之前,浅浅地谈一下“电影”这个大话题。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看过的电影也算不上特别多,写的一点小东西也许还放不上台面,这里谈及的种种也不过只是个人的一点小观念小想法。

 我要说的是,一部好的电影,或者任何一个好的文艺作品,它不应该只是叙述一个故事,或者讨好一种观众既定的简单情绪,也不应该像教科书一样冗长繁琐地谈一大堆,最后简单地灌输给大众一个看似有料其实粗暴的主旨。我无权去比较市面上各色的电影作品,毕竟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人物,写的文无关紧要说的话无关轻重,读者自取品评就好。只不过作为那么多电影的其中一个小观众,好的电影也好,烂的电影也罢,若能够在这些嘈杂的电影碎片之中“悟”出点什么,便都是值得的。

 并不是崇洋媚外,笔者只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市场上的电影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也不是说韩国的电影做的多么多么好,水准有多么多么高,单从制作技术来谈,可能还不及国内的部分电影。

 也没有对这部影片有过高的推崇,虽然有些细节地方处理的不是很完善,但是总体来说是值得一看的。镜头随一只蝴蝶落在一对苍老的夫妇身上,他们背对着镜头坐在天台面朝大海,用着沧桑的嗓音谈着话,回忆起过往的一生。

国际市场下的小人物——《国际市场》影评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故事的时间线拉得很长,几个大的国际历史事件衔接着整个故事,电影的具体艺术手法我且不谈,单就这个故事来讲讲“小人物”的人生。有人说这部影片是“韩国版阿甘”,但是却没有“阿甘”那般明媚,带着一股悲情。

 我不想剧透,但是电影中一些可能被忽略掉但是却是真正想传达的东西需要被提及。有些朋友可能看完整部电影却依然很茫然,不知道为什么起个《国际市场》这样的片名,它的英文名原为《ode to my father》,香港那边原来译作《半个世纪的诺言》。催人泪下的东西,都不过是最触动人心柔软部位的——人与人之间牵扯出的各种情感。

 朝鲜战争时家人的离散,年幼的德秀作为长子担起的责任,一家人颠沛流离时的凄苦,远赴德国挖煤的艰辛,面对爱情时的抉择,越南战争的惊险……可以说主人公的一生是极具色彩的,有欢喜也有苦痛。谁没有过几个欢喜的时辰,谁没有过几个苦痛的深夜。你看到的那个固执倔强的老头子,却有着他自己坚守的信念。想到就鼻子一酸的画面是,年老的德秀走进房间抱着父亲的遗像痛哭却不敢大声,一家人在隔壁客厅欢声笑语浑然不知。到最后,有些事情也只有自己能够懂得,年老的德秀坐在天台谈起年轻时候的梦想,而年老的妻子却到那时才知道。最后一句:“是呀,都这个年纪了,父亲也应该回不来了吧。”仿佛一声长长的叹息,不留痕迹地结束了自己一生的等待。

国际市场下的小人物——《国际市场》影评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故事分了三部分,德秀对年幼妹妹走失的自责对父亲的,与朋友达九的情谊,以及和女主角英子的爱情。都是电影中最常见的主题,却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面对的人生的命题。导演尹济匀很注意对环境细节的刻画,而从中我们也能看到变迁的大时代对故事中人物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是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还是韩国传统留下来的桎梏,都在德秀与之不断抗争的命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我感叹着人世的无常,仿佛跟随着主人公度完他的一生一般,结束后带着一丝丝遗憾。“我这也算是过好了我的一生吧。”而怎么才算是过好呢?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幸运,能够过完一生的,那个美越战争中死于炮火的小孩又何尝不想过好一生?在看到人类美好情感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那些人性中的丑恶。不知道当时朝鲜战争给当地人们带来的多大苦痛,但是战争带来的都是苦痛的,对谁都如此。

 国际市场上一些大历史大事件,小人物们无法触及,只想好好度过这短暂又漫长的一生。汲汲于生命中的美好,慢慢来吧,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际市场下的小人物——《国际市场》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