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人格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
李淑珍
一、前言 全球化时代的失根感
二、中华文化从“人格主义”到“个人主义”
(一)为仁由己——儒家的自我观念
人类学家许烺光认为,探讨各文化的“自我”如何定义,运作,是了解社会何以安定或变迁的关键。可是,“自我”如何定义,与“群己”关系密不可分。(336-337)
在“人格主义”主导的中国文化中,“自我”既是一切人际关系的核心,又是精神发展的动态过程。前者涉及社会组织,而后者则涉及儒家价值系统。
当许多宗教思想努力企图减轻人的我执时,儒家却从理论上对人的自我给予高度肯定,引人注目。
道家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说,佛家则以“无我”为三法印之一,而儒家却主张“为仁由己”,世界秩序的达成,是由“修身”开始,以推扩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和基督宗教相比,儒家的人本及自我中心色彩更为强烈,这也是哲学家所说的“外在超越”和“内在超越”的对照。基督宗教中上帝全知全能,和人的渺小卑微恰成对比;人在是一切所作所为,目的无非是要荣耀上帝。也因此,中古七恶中以“骄傲”最不可原谅,人若不承认自己的限制,而在造物者面前傲慢自负,其罪过之重大还甚于通奸。相反“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儒家对超自然现象抱着“不可知论”。他们崇敬尧(338)、舜、文、武等人,而非高不可及的上帝。而所谓“圣人”,无非是将人类行善禀赋发挥到极致之人,因此只要下定决心,凡人也可以效法。无怪乎孟子相信“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而王阳明会有“满街都是圣人”的乐观。
对自我这么强烈的信心来自何处?源于“天”。孔门弟子将
“不识一字,也要堂堂正正做一个人(339)”
(二)人格主义中的群己关系
徐复观:仁的第一义,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的自省自觉。因为羞愤不安,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像样的人”,由对己的责任感,同时表现为对他人的责任感。经过这种反省过程,“爱人”乃出于对生命中不容自己的要求。而“仁”的本体,就蕴含在“为仁”的工夫中。(340)
(三)西方观点:中国少了点什么
但“人格主义”不是没有他的缺点。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可能变质为“已欲利而利人”,借“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实。
此外,如家人性观念,基本上是“本质主义”的,具有普世性质,相信人类共有的道德天性以及其实践的可能性。
三、西方文化:现代性下的个人主义认同危机
(一)个人主义与现代性的关联
在理念上,“现代性”以启蒙运动的“理性”和“进步”信念为核心。(348)
相对于天主教以教会作为上帝与信徒之间的桥梁,宗教改革时卡尔文教派提出“上帝预选说”,神父、圣礼都不能帮人获救,人只能在孤独的心灵中与上帝沟通,这是个人主义的根源之一。而为了证明自己确是上帝的选民,教徒以紧张的职业劳动、系统性的禁欲生活来说服自己有得救的希望,反而意外成就了资本主义。
(二)麦当劳物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四 、儒家人格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资源及限制
“我们还是需要一种强大的自我感,一种有核心和主体性的自我,才能存活于这个多元混乱的世界,否则破碎的自我将会臣服于外在权力之下,成为悲剧”(james M.Glass)
中国儒学第八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论儒学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董恩林
四、今日中国需要儒学回归社会意识形态
即使是欧洲13-18世纪前后相继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批判中世纪的封建黑暗,揭露中世纪的宗教蒙昧,最后他们改革了宗教,创新了社会制度,但是基督教的思想文化传统并没有抛弃,至今西欧乃至北美等地仍然是基督徒,天主教意识形态的天下。迄今为止,世界上主要古老文明国家,还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这样抛弃自己的思想文化传统去膜拜别人的思想文化,去凭空构建新的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p210)
孔子学刊 第五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正义论的重建——儒家制度伦理学的当代阐释》
四
(儒学复兴运动)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表述为“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这里,民族是现代性的民族,现代是民族性的现代。在这个问题上,所谓现代化,就是建构现代性“民族国家”的个过程,这里,“民族”和“国家”是同一个词,指称一个共同体。……而另一方面,这个“中国”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意味着义中悠久博大的历史文化传统、由这种传统所积淀而成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其观念形态,这里所彰显的乃是“民族性”维度,这是适宜性原则中的第一性的当下生活渊源。(277)
《孔子与中国之道》顾立雅 大象出版社
第十五章 儒学与西方民主
启蒙哲学与儒学有着一些非常突出的相似性。(261)
(朗松)因此他认为,在1680-1715年间发生的思想转变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要求人们具备清晰和有条理的思想,关注事实和经验,不想偏见和权威让步;一个人必须为他自己寻求真理(2)良心是自主的,信条是独立的,因此,所有地方的善人从根本上讲都有同样的道德原则,这种原则与种族或宗教无关,而且,个人可以自己判断善与恶。总的来说,“善”就是“金科玉律”,就是一切事物哦度应达到的标准。(3)善良和快乐是一致的。人们不应该设法消除人的欲望,而是要对它加以引导(4)“善”并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但是,卢梭再后来却持有与此相反的观点(5)快乐和哲学被扩展到了互惠的地步,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使它自己幸福,就需要使别人幸福(6)“人道”的美德代替了“仁慈”的美德。(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