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说生意之道

“国师献山珍,香菇成圣品,皇帝开金口,谕封龙庆景” 。国师刘伯温是我们丽水人,献香菇给皇上,朱元璋皇帝开了金口,全国只有龙庆景三县的人允许做香菇。很多庆元、龙泉、景宁的香菇客到福建去做香菇。在福建森林茂密的地区,都有庆元人、龙泉人、景宁人的身影,在深山老林中搭建香菇寮,伐下树木,用斧头剁花这种最最原始的方法生产香菇。

解放前,在拿口镇开着十三家香菇行,有庆元人,也有景宁人和龙泉人。什么是香菇行呢?行里会付本钱给菇农做香菇,菇农的香菇放在行里寄卖。有很多大老板会到拿口香菇行中收购运往福州、上海等地。开行的人从每一斤香菇中抽取一部分的利润。1947年的12月,快要过年了,很少外地大客商来收购,各家香菇行的香菇总共有六万多斤香菇囤在行里没有卖走。香菇行的掌柜和菇农们都忧心忡忡。

在拿口本地,有一个生意人,也是做香菇生意的,名字叫罗丰盛。此人身材魁梧,言谈举止不凡,精明能干而且虚怀若谷、诚实守信,给我老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丰盛对我爷爷说,他把所有香菇行的香菇都收购走,请各行打包好,每一袋都120斤,每个袋子上写上自己的香菇行的行号。薄菇九角一斤,厚菇一元三一斤。当年的这个香菇价格已经很了不起。因为当时的稻谷一担才卖一元一角,那时候的元指银元呢!

罗丰盛这个老板留下话如何包装后,一眼都不来看一下香菇如何包装,有没有缺斤少两。可见罗老板气量大得很,不是一般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人,令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各家香菇行的掌柜自然而然诚信做生意,品质不敢以次充好,称时也总是称平斗满。

罗老板跋山涉水把六万多斤香菇运到福州卖,一个多月后回到拿口。十三家香菇行的掌柜都听说了罗老板买卖的情况,不仅没有赚到钱,而且还亏了。九角收去才卖八角,一元三的厚菇才卖一元一每斤。千里迢迢运送香菇,一路辛苦奔波还要提心吊胆,还没有一点劳苦费还要蚀本。十三个掌柜商议,让罗老板每斤少亏一角钱,退还给他一些钱。

罗丰盛一听到,一百个不同意,理直气壮地说:“做生意哪有反悔的道理,又不是过家家。谢谢各位掌柜的好意,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你们的提议我坚决不同意。做生意,有亏有赚,那是生意人天经地义要接受的现实。同道理,此趟生意,我假如赚得盆满钵溢,我也不会分一些给你们。你们安心吧!”

接下来的三年,十三家香菇行的掌柜对罗丰盛都很信任。罗老板即使没有预付一分一厘的钱都可以先运走。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罗老板因为讲信用,做的生意红红火火,直到解放后停止了做生意。

老爸讲起罗老板,至今还对他一诺千金的做生意品行充满敬佩。老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信用就是本钱,不讲信用做人做事都要失败!”

他又说当年在拿口,还有一个人也是人人称道的。

当年在拿口有八家打铁店。打铁店里切菜刀、砍柴刀、剪刀、锄头、斧头等等。我们庆元、龙泉、景宁三县的菇农,入冬后又远离家乡去做香菇。菇农们上山之前人人必定要买一把做香菇少不了的工具——砍下树木、剁花做菇的斧头。

奇怪得很,菇农们都纷纷买姓谢的打铁匠的斧头。他家的斧头价格可比其他家的价格贵一倍呢!别人家卖两角一把,他却要卖四角一把呢!虽然贵,别人家的生意冷冷清清,他家门庭若市,菇农和本地的人都对他家的铁具情有独钟。为什么呢?原来几年下来的经验,人们发现谢铁匠打出来的斧头质量外形美观、锋利耐用。谢铁匠的斧头虽贵,一把可用多年,人家店里的便宜却没用多久就刀口变形互者残缺了!一传十,十传百,谢铁匠的各式铁具美名远扬,人们宁愿排着队等几天也一心一意等他家的!

老爸说对于做生意的人,不管搞生产还是买卖东西,对手中要出售的商品都要追求一百分的质量,尽善尽美而名声在外,小生意大买卖都会越做越顺畅。

这是我老爸在解放前亲身经历的事情。老爸说做好买卖,一要买卖人品行好讲信用,二要商品本身质量好,两者都具备了,其他的做生意本领才会配得上用场。不然,即便你有雄厚资本,有三寸不烂之舌,有五湖四海的朋友,做起生意也是惨淡经营,门可罗雀,甚至无人问津导致关门大吉。

老爸说生意之道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爸说生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