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几十年,经历的上司无数,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多,更难谈得上对自己有影响和帮助了。我的老部长——刘锡淑算是其中之一,是我非常尊崇和敬佩的人。他今年八十岁,已步入髦耋之年,七十年代从部队转业来到国棉七厂,我1991年调入宣传部时,他已担任部长多年,是我的老领导,1995年光荣退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尊称他为“老部长”。
(一)
我与老部长结缘始于1990年。那时我已在织布运转班当工长多年,老部长经常中班下车间值班巡查,问问生产工作情况,我只知道他是厂里的一位领导,其他一概不知。一次他询问我的个人情况,问我老家在哪儿,家里父母兄弟如何,还问我文章写得怎样,等等。当时我对老部长的印象是:这老头慈眉善目,平易近人,说话侃侃而谈,娓娓动听。一个打小失去父爱的毛头小子,突然有人关心起来,还真有点“贵人”相助的感觉。果不其然,1991年3月我被调入宣传部、成为他麾下的一名兵了。运转班人员复杂难管,工作疲于奔命,加上女儿刚刚出生,诸多的困难,一直梦寐以求想改变现状的机会终于喜从天降了。
成为宣传部的一名干事,首要的是不能给老部长丢脸,应尽快熟悉工作,与同事融为一体。我主要负责厂报编辑工作,说心里话,论写字,毛笔字钢笔字还算拿得出手,可论写文章还真不是自己的强项。因为我上学时偏科厉害,1982年中考数学考了98分(满分100分),语文只得了七十来分。幸运的是,在我踏入编辑部不久,又从中学调来一位教语文的赵老师,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很快胜任了工作,挑起了重担。
由于厂报编辑部与宣传部不在一块办公,平时与老部长的交流并不多,只是开会或审阅稿件时见见面。当时我二十来岁,算是一个新兵,老部长对我生活、工作十分期许和关爱。1992年经他推荐、厂党委同意,我有幸报考了中央党校函授大专班,这是难得的一次公费学习机会。录取后第一学期快要结束了,学校突然通知要清退非党学员。那时我虽然递交了入党申请,但还没有正式纳入培养对象。我与校方交涉无果后,就把这件事告知了老部长,老部长非常关心,立即与组织部、党办等主要领导协商,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上学的事算是有惊无险、“蒙混过关”了。后来同事开玩笑说:你这是“火线入党”啊!此事老部长可能早已忘记了,可我仍然记忆犹新,当年要是没有老部长的出面相助,上学的事可就黄了。
老部长为人正直,没有架子,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他身上看不出有半点官场的歪风和邪气。我进厂三十年了,跟随的领导很多,好领导也有,但像老部长这样“杠杠”的人并不多。九十年代初期,我们都很年轻,有的是力气,工余时间没少帮同事家买米买面、往家里搬蜂窝煤、扛煤气罐,干些重体力活。那时,老部长已五十六、七了,家里就阿姨和小女儿,但他从来没有“使唤”过我们,有几次我主动请缨,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老部长人好心好,自己有困难从不麻烦别人。他当部长期间,我仅去过一次他家,还是女儿出嫁去的。这些年,倒是老部长退休了,我们的联系多了起来。
老部长做事严谨,亲和力强,考虑问题周全,政治嗅觉敏锐,说话风趣幽默,深得群众同事的拥戴和喜爱。作为党委宣传部部长,他经常深入车间、部门,倾听职工呼声,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思想宣传和教育工作。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厂里召开职工思想调研会,与会同志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最后各主要部门领导也发了言,他们说话不痛不痒,磨磨叽叽,尽说些领导爱听的。老部长的即兴讲话言简意赅,旁征博引,语言犀利,不拖泥带水,能讲到点子上,非常有见地,十分彰显功力,不时博得与会同志的热烈掌声。
我从车间调到党委机关,周围多数人还是很羡慕的,可没过几年,随着企业厂长负责制的不断引向深入,党委机关人员冗长、机构臃肿的问题就越发显露出来。1993年,厂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原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监处等四部门合并,成立了党委政治处。部门缩编,大量人员分流,老部长也因年时已高从部长岗位退了下来。那时,企业鼓动各车间、处室兴办第三产业,我们部门承包了“七星酒家”。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老部长干了一辈子思想宣传工作,老了老了,却被“委以重任”下海经商了。老部长毕竟是当过兵上过前线,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经受了党几十年的考验,个人素质高,大局意识强。他毫无怨言,欣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干起了酒店主管的工作。他每天骑个破旧自行车,家、酒店、菜市场来回奔跑,要买菜、打扫卫生,还要招呼客人,半年多时间他把酒店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意兴隆,门庭若市。那时每逢星期天我们轮流去酒店值班,一是替换老部长休息,二是熟悉餐饮业管理流程,体会下海做生意的艰辛。我值过几次班,深刻感受到经营小餐馆的不易,老部长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十多个小时,晚上等客人散了,还要盘点一天的收支情况,最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想起来,真是难为老领导了,可他却乐呵呵的,没有半句怨言。
餐馆经营不错,经济效益可观,那一年中秋快到了,部门领导想慰劳大家,指派我和另一同事去礼泉采购水果。回来后天都黑了,我们挨个给大家送,到二区老部长家了,我扛着一袋子水果上到四楼,正准备敲门时,一不小心,袋子破了,水果滚了满地,此时我非常尴尬,狠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可老部长很和气,微微笑着,一边招呼我坐一边给我倒水,还非要留我吃了饭再走。后来由于许多部门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厂里决定停止搞第三产业了。我们政治处经营的七星酒家,最后经过盘点,不但未亏损,而且还净盈利一万余元。这都是老部长的功劳啊!
一年后老部长退休。时间在变,工作在变,我们与老部长结下的情谊亘古未变!
(二)
时过境迁,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部长已步入髦耋之年,我们也已不在年轻。
1995年老部长退休后,我们偶尔去二区还能遇见,打个招呼、寒暄几句,自2006年他搬到大女儿家居住后,音信皆无,一年甚至几年也难见上一次。虽然不曾谋面,但我们牵肠挂肚,一直惦念、关注着老部长的生活和身体状况。2012年9月,老部长突然来办公室找我,刚好我出去办事不在,他就留下了电话和住址,并叮咛我的同事一定要告知我。当我回来得知老部长来找我时,十分惊喜,便立马给老部长回了电话。“双节”来临,一个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专门去看望了老部长。记得那个下午,我们聊得很开心,彼此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老部长精神矍铄,十分随和、健谈,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企业,关注着他的同事和部下,我们从国棉七厂谈到天王公司再谈到咸阳华润,从当年他的老领导、老部下谈到我们这些无名小卒,老部长的头脑真好使,连我都难以叫上名子的人他却清清楚楚。一个下午,我们又说又笑,侃侃而谈,不知不觉天已擦黑了。老部长搬到女儿家后,平时只有他和阿姨居住,三居室的房子结构好,装修简雅,宽畅舒适。更令人欣慰的是,阿姨身体好、人勤快,把二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房屋周遭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洁一新。老部长“今儿个真高兴”,非要留下我吃饭,我不愿麻烦两位老人,找了个理由匆匆离开了。
从此之后,我与老部长的联系再没有中断过。
2013年春节,大概是正月初十,我给老部长拜了个晚年。下午三点左右,我打了电话后,就去看望老部长了。一进家门,过年的气氛仍然很浓,老部长和阿姨十分高兴,他们早早已等候我了。就在我打电话到坐车来的这段时间,阿姨去市场买了菜,准备了饺子馅。我和老部长聊得正兴,不知不觉快五点了,我刚起身要走,被老部长拦住了,阿姨也从厨房跑了出来,拉着我说:“今天不能走,阿姨给你准备了饺子,陪你老领导拉拉话,吃了饭再走。”我突然蒙了,本来还想回单位报到,这下再推辞就显得不礼貌了。我第一次在老部长家吃饭,真有些不自然,老部长都忘了他有糖尿病,非要陪我喝酒。我彻底被老部长和阿姨的真情给打动了。
人生苦短,天命难为。大概过了几个月时间,老部长突然查出患有原发性肿瘤。当我得知这一情况时,老部长已住了三次医院做了三次手术,受尽了病痛的折磨。2013年七、八月份,我和同事一块去看望他,老部长明显的消瘦、苍老了许多,但他身体恢复得很好,精神、气色都不错。知道我们要来看他,老部长非常高兴,早早就坐在沙发上等候了。一场大病之后,人是会有些变化的,何况一位八十岁的老人。在与我们交谈中,老部长每每提及过去,总是情绪激动,意犹未尽,尤其是忆起昔日的同事、部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回来的路上,我在想:老部长已八十岁的人了,来日几何?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联系他的老同事老部下见见面、叙叙旧,这也许能了却老部长的心愿,使他终生不留遗憾,说不定还是一剂灵丹妙药呢。我没有刻意挨个去找,而是偶尔遇见了通知一下。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知道后都陆续去看望老部长了。
今年四月,老部长突然来电话告知我:“五一”想聚一聚,请大家吃顿便饭,让我通知几个人。我通知的时候,就有人问我:老部长请吃饭,有啥活动么?我说:可能是老部长患病期间,大家多次去看望他,老部长心里过意不去,想设宴招待咱们。“五一”这天,我恰巧家里有重要事情没有去成,后来才得知是老部长过八十大寿,这让我非常失礼和愧疚。不久后我专门去看望了老部长,给他赔礼道歉了。老部长客厅电视墙上挂满了过八十岁寿辰的照片,看着他在一家人的簇拥下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的合影照,我真替老部长高兴。一进家门,我就埋怨老部长:过八十大寿,这么重要的事不讲明白,害得我不浅。他一再解释:“五一”本是想请大家吃个饭、叙叙旧,没有想那么复杂,后来女儿女婿背着我搞成了这样。我说:“女儿这样搞是对的,尽孝心吗!人一辈子有多少人能过八十岁生日?你若给我讲明白了,我绝对不缺席,下刀子也要来的,摄影、照像全包了,不需要从外面花钱请人,而且办得红红火火。”坐了半天,老部长都是给我讲过生日的情景,山东老家的亲戚来了,多年不见的老战友、老朋友从外地赶来了,还有好多老领导老部下都来了。老部长虽然略显疲态,但满脸挂着灿烂地微笑。我问及老部长的病情,阿姨把我叫到一边悄悄说:“近期情况有些不好,刚刚去中医学院附院做了检查,各项病理指标都不稳定,有进一步恶化、转移的可能。”阿姨很紧张,说着说着眼眶都湿润了,可老部长很淡定,根本就像没有病似的。我临走时,老部长又一再叮咛想卖二区房子的事。他说:“这两年住了十多次医院,都是女儿出钱,看病花费太多了,加上你阿姨年纪大,顾不上,所以想把二区的旧房子卖了,你多操点心。”其实二老卖房,并不是老部长缺钱看病,而是担心以后怕给女儿添麻烦,现在处置,一了百了。
老部长想卖房,一年前就给我说了,一直寻不着合适的价钱,也找不到实心想买的人。由于二手房市场不好,房价急跌,出手非常之难。七、八月份,天气酷热,我联系了一个买主,看了两次房,双方价钱基本谈妥了,阿姨也让租房客腾了房,正准备成交签协议时,买家突然提出不要了。这让我很为难,一心帮老部长办的事却没办成。记得第二次看完房,阿姨送我到小区南门口时,说了一句话让我十分感动。阿姨说:你老部长这两天不停地念叨:房子卖了,以后我们老了,刘静(小女儿)回来都没个地方去了。阿姨说着禁不住流下泪来。阿姨是个性情中人,心底善良,待人热情,勤劳朴实,把个家打理得温暖如春。我明白,这套虽然只有50平米的房子,毕竟是他们老两口的唯一财产,突然卖了,总有一些不舍和感伤。
房子还是卖了,卖给本厂一个比较熟悉的人,老部长的心事总算了结了。我遗憾的是,折腾了两位老人多次,最后却没有帮上什么大忙。当然,正是因为卖房这件事,我去看望老部长的次数多了,与老部长一家人的接触多了,感情更加亲密了。
前不久,大概是11月中旬,老部长突然来电话,问我最近工作忙不忙,身体怎样,孩子家里都好。这让我受宠若惊,自愧不如。他还说:你阿姨整天催促我给你打电话,你阿姨批评我:卖房的时候,小耿大热天跑前忙后,房卖了,咱连个电话都不打,啥人么?我听了老部长的话,心里热乎乎的。我问了老部长最近的身体状况。老部长前些天刚出院,现在身上带了个回流管,行动不大方便。电话中,老部长说话清脆洪亮,感觉不到是一个危重病人。放下电话,我心里一阵酸楚,久久难以平静。
(三)
最近我翻阅了老部长的履历:刘锡淑,汉族,生于1936年8月15日,系山东省嘉祥县第十区兴福集村人;1954年8月入伍,在陆军61师炮兵团服役,1956年9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炮兵学校,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4月转业,副营级;1975年5月至1979年12月先后在西北国棉七厂修机车间、武装部工作;1980年1月至1993年2月在党委宣传部工作,担任副部长、部长职务;1993年3月退居二线,1995年8月光荣退休。
老部长的军旅生涯是艰苦卓绝的,是轰轰烈烈的,是他一生永远为之荣光和骄傲的。18岁入伍,39岁转业,在军营生活战斗了21年。1962年6月至11月爆发了中印边境之战,老部长所在部队接受命令奔赴前线,后因我方速战速决而未正面交战。年轻时,老部长置生命于不顾,冒着枪林弹雨和生离死别的考验,终于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成为一名党的忠诚战士。老部长曾写过一首调侃的打油诗:
18岁参军进炮校,三八线上站岗哨;青藏高原睡大觉,福建前线放过炮。
这首诗足以概括了老部长的军旅人生。他虽然没有亲历炮火连天的战场,没有亲历生与死的考验,但他的军旅生活是丰富的,是值得我们书写和学习的。
老部长是一个很注重情感的人,是一个具有博大胸襟的人。1975年转业到西北国棉七厂后,他先后在修机车间干过钳工,武装部当过干事,后调到宣传部任副部长、部长等职。老部长默默奉献,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企业。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正是改革开放人心思变、企业急需用人之机,老部长首当其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担任了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从此便和宣传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边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宣传工作,一边从基层选拔人才,肩挑大梁。这两年,我与老部长的交往多了,他时常讲起某某同志被推荐从基层调到管理岗位,后担任企业要职;某某同志从外地调来,发现材料写得不错,后从车间调到党办担任秘书、车间总支书记等职;还有一大部分工人经文化考试、面试进入管理岗位,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老部长慧眼识珠,爱才惜才,任人唯贤,功不可没。正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不拘一格选人材。老部长现年时已高,重病缠身,但每每提起他的得意弟子,仍志得意满,合不拢嘴。
老部长1980年从事宣传工作直到1995年退休,用《红楼梦》里一句话概括: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就是说,老部长对他钟爱的宣传工作,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宣传讲艺术,说话有水平。 老部长的故乡在山东济宁。济宁东邻临沂,西接菏泽,南面是枣庄和江苏徐州,北面与泰安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相望;是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年少时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和孔孟文化的熏陶,老部长既具有山东人的粗犷与豪迈,又具有江南人的细腻和隽秀;青年时投笔从戎,驰骋二十载,练就了他勤劳质朴、处事严谨、敢说真话、坚韧不拔的品性。1975年转业到咸阳,这里就成了滋养他的第二故乡。1995年老部长退休,仍坚守在自己的大本营——七厂二区,居住在不足50平米的房子里,深居简出,过着简朴、舒适的生活。受职业关系的影响,老部长退休后,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企业的发展变化,关心国家对军转干部的相关政策及落实情况。这几年老俩口的年纪大了,身体欠佳,便随大女儿搬到秦宝小区建行西院居住了。
老部长眷恋自己的故乡,更热爱植根于咸阳这方沃土。记得前两年我去看望老部长时,他非常高兴,带我参观了他的“新家”。其中有两幅书法作品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幅是横幅,悬挂在客厅,内容是:千年盼盛世,知足乐天伦。第二幅是条幅,悬挂在卧室,内容是:生长齐鲁孔孟乡,安居咸阳帝王城。老部长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给我讲述了书写这两幅作品的含义和来龙去脉。这两幅作品的内容是老部长酝酿拟写的,其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他老人家“知足常乐、颐养天年”的旷达心态。这不正是他老人家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吗?
为人谦和,和蔼可亲;与人为善,儒雅从容;做事低调,不卑不亢;刚直不阿,宠辱不惊;谨言慎行,思路敏捷;爱才重德,口碑载道;身患重病,心怀坦荡;夫妻恩爱,晚年幸福。
这是我对老部长的中肯评价。“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老部长就是那“大智、大善”之人。
(写于2015年12月 耿士奇)
后 记
我的母亲与老部长同岁,遗憾的是她已离开我们二十年了,为了缅怀她老人家,今年我写了一篇题为《娘》的纪念文章。没想到此篇文章,在儿孙、家族及亲邻之中产生了强烈共鸣,连我的同学、朋友看了都无比动容。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
老部长是长者、前辈,更像一位慈祥的老父亲、老爷爷,他身上有许多令人回味、难忘、感动、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他晚年病魔缠身,受尽了病痛的煎熬,但他仍然淡定自若,笑对人生。所以,使我萌生了写一篇关于老部长的文章,也许对我们有所裨益和启迪,更重要的是让老部长在有生之年看到还有人在默默的祝福他、热爱他、欣赏他,同时也不乏是为老部长八十寿辰送上的一份大礼。
老部长直言不讳,敢说真话,这对一个老宣传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老部长给我讲起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对企业一些冒进的做法多有微词,但大家敢怒而不敢言。老部长在多个场合的会上,直抒己见,激烈争辩,充分表达职工的心声和看法,切实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赢得了职工们的赞誉。老部长的这种做法,虽然杯水车薪,得罪了不少人,但却传递着一种正能量。现在,制度腐败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一种毒瘤,追根溯源,就是在制度设计上敷衍塞责、无人敢讲真话而导致的。放眼改革三十年,假若多几个像老部长这样的大官要员,国家不至于体无完肤、腐败成灾。
老部长淡定从容,乐观豁达,一生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对万事万物了然于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变不惊,荣辱皆忘。老部长家里悬挂着两幅书法作品:千年盼盛世,知足乐天伦;生长齐鲁孔孟乡,安居咸阳帝王城。这些内容足以表达了他晚年的心境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老部长生长于山东济宁孔孟之乡,18岁参军,39岁转业,大半生在帝王之都——咸阳度过,受到了大秦文化的浸润和渭河之水的滋养,其生活习俗、做事风格已完全融入到古都咸阳这片广袤的土地。这两年,他身患重病,多次住院手术治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我每次去看往他,心里总有一些忐忑:老部长的病情怎样?但当我进入家门看到老部长时,一切都释然了。他面带微笑,乐观示人,问这问那,与常人没有两样,我觉得老部长这种蔑视病魔、珍爱生命的态度,是令人敬畏和尊重的。
老部长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女儿孝顺,二老在女儿、女婿、外孙女的簇拥下,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老部长的爱人名叫田纪荣,山西太原人,今年75岁。她皮肤白皙,身材高挑,身体硬朗,勤劳质朴,家里里里外外全靠她打理,还要照顾一个危重的病人。阿姨是一个非常勤快爱干净的人。据老部长讲:你阿姨每天起早贪黑,把每个房子角角落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洁一新。我每次去老部长家,都是别样的一种风景,感觉特别温馨。阿姨对老部长的感情是真挚的,是经得起生与死考验的。老部长患糖尿病十几年,忌口多,饮食讲究,每天要坚持打针,能维持这么好,都是阿姨侍候的功劳;老部长患肿瘤后,每年住四、五次医院,她忙前跑后,悉心照顾。记得今年七、八月份阿姨带我去二区的时候,一席话令我今生难忘。她说:你老部长这病有今没明,以后剩我一个了,可咋办呀?说着泪水扑簌簌直流。阿姨的这番话道出了她的心声,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老伴在,夫妻在;父母在,家在。阿姨年轻时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精明、能干,非常了不起的人。我羡慕老部长,更羡慕老部长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
杜甫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老部长已逾“古稀”一旬,堪称仁者之寿,智者之寿。我们祈福老部长:乐观豁达,笑傲人生;战胜病魔,珍爱生命!好好活着!为家庭而活!为亲情、友情而活!为这个美好时代而活!祝福阿姨:身板硬朗,健康长寿,注意休息,天天都有好心情!最后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写于2015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