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雨
文 / PJ一方 原创
图 / PJ一方 拍摄
过年吃的风俗习惯,农村与城市有很大的区别。城里人习惯吃菜、喝酒,点心不多。而在农村,家家户户年前都在忙碌准备各色各样的糕点,客人来时,一般每次都会有四、五道点心端上桌来,让你吃个够。
我自小在檀溪醉月园长大。有一年堂姐出嫁,母亲安排我去城里堂姐家拜年,堂姐夫和亲家公很是热情,一道道菜上来满满一桌,小女孩文静,也不怎么吃,结果到上菜结束,好像也没什么点心上来,最后感觉竟然没吃饱。
事后母亲和堂姐得知都大笑,堂姐说,城里人都习惯吃菜!母亲则打趣说,还是我们山里人招待体面!
对于过年的点心,母亲很是讲究。其中有八道,是过年必备的。
-01-
酒酿馒头
过年前半个月,母亲就开始张罗用粥和酒糟来制做酒酿酵水,用酒酿酵水做出来的馒头,其味感远远胜于一般酵母发酵出来的馒头。
父亲原来有胃病,有一年母亲在醉月园做馒头买,父亲就天天吃馒头。不知不觉竟然把胃病给吃好了。
馒头是很有利于保护胃肠道的,特别是烤馒头,对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胀肚的而致腹泻的人很适合,可减轻症状。
-02-
年糕
年糕,寓意年年长高。儿时除夕夜,母亲必说的一句话是:吃块年糕,年年长高喽!如母亲所愿,我们兄妹仨,个头长得都还不错。
年糕由糯米和粳米混合,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淘米、磨粉、烧火、上蒸、翻蒸、打糕,是一场很壮观的趣事,很消耗体力,得请大力气村民帮忙。
石臼打出来的年糕,细腻柔软,香糯韧性,不像机器年糕那么硬、Q弹,尝一口恰到好处,久久不能忘记。
-03-
灰汤豆沙粽
醉月园灰汤豆沙粽是母亲的一项绝活。包法有棱有角、色泽金黄、味感清香扑鼻、微甜而不腻。
有一次檀溪平湖村里举办美食节,人山人海,母亲做了一篮子灰汤粽,我带女儿和侄女俩美女帮忙上阵。结果还没到摊位,走出家门口就被一抢而光。
有上海客人品尝后,还向母亲预定,感叹这才是正宗的农家土味!
-04-
麻糍
麻糍是冬夜那天制做的糕点。与年糕有相似之处,都需在石臼上舂打,请有大力气的人帮忙。不同之处是麻糍是纯糯米制作,表面粘有糖和芝麻,微甜。
过年等孩子们回醉月园,母亲就把麻糍放在火笼上烤,等烤热膨胀起来,底面会出现锅巴,脆脆的,甜甜的,孩子们特喜欢,就当零食吃。
城里人没火笼,可用烤箱代替,170度,上下火,约十分钟,两面烤成金黄即可。有时母亲把麻糍送给城里亲戚,亲戚不知道怎么弄,用来蒸,结果麻糍全粘在布上,可惜了好东西,母亲知道后好生心疼。
-05-
荞麦粿
荞麦粿有小麦粉和荞麦粉混合制作成皮,馅料由冬笋、咸菜、肉、豆腐组成。
冬笋是父亲去山上采来的,咸菜是醉月园的青菜,母亲用大缸自己腌制的,肉是农家猪肉,豆腐也是父母自己磨做的。
醉月园土灶、石磨,石臼、豆腐桶等农耕工具齐备,农耕生活在这里可以全然展现。纯天然的健康美味或许只有农村才有!
-06-
红豆糕
红豆糕是檀溪平湖一带有名的特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用糯米和大米为主料磨成粉,辅以黄豆粉蒸制而成。因其上笼蒸制熟透后略显紫红,褐红,谓之“红豆糕”。
红豆糕色泽泛红,寓意喜庆,年年高,而味道甜香,软糯清香,人们更多体会到的是甜甜的滋味,有着对生活美好的祝愿。
-07-
雷头裹
雷头裹是一款风味甜点,适宜出锅即食,里头是一个糯米团子,外头裹有芝麻和糖。
醉月园的孩子们都是特喜欢吃雷头裹。杭州波波哥每次回醉月园,母亲必定会做满满一大盘雷头裹,波波哥一口气有七、八个好吃。
国内首套“国学+英语+互联网”英语“顺口溜”学习创新作品《爱传小子》主人公阳阳,就是醉月园孙子阳阳,过年回醉月园,点名喜欢吃雷头裹,母亲这下做得更是娴熟,乐此不疲!
-08-
馄饨
过年一家人团团圆圆,除夕夜守岁,饺子或馄饨是必备的。
母亲平时很节省用电,但除夕这一天,醉月园必是灯火通明到天亮!母亲说灯亮着鬼神就不会来捣乱,而爷爷奶奶会来,保佑我们子孙健康平安、幸福快乐!
醉月园八道年点,承载着当地农村几百年的年味风俗!记忆着我们儿时醇香的妈妈味道!寄托着母亲对儿女满满的牵挂和爱!
每道点心都不简单,都需经过多道工序,多个环节,精制而成。哪怕是做了几十年点心的母亲,也都有失手的时候。
每个春节,我们兄妹回醉月园过年,回城时,车子后备箱必定都是装得满满的!那就是母亲的八道年点和醉月园父母自己种植的青菜、萝卜、蕃薯……。
母亲在,根就在,醉月园的八道年点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