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不出局的斯托克代尔悖论

007不出局的斯托克代尔悖论_第1张图片


感谢章鱼小洋子做的思维导图

有一天在日更群里,大伟哥提到121班两个月来已经出局了十几位战友了。作为一向有责任心又好强其实是死要面子不服输的大伟哥,心里也难免焦虑。

我们124班组队只比121班晚了一个星期的样子,到现在也整整两个多月了,目前没有一人出局,这一点让我很自豪。

但这并不是说我就一定比大伟哥厉害,带班水平高,这里面有很多可控的,也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不能简单地做对比,我们需要用心来分析,找出那些让战友出局的真正原因。

作为74班的首月值月生,我的母班状况也不是很好,践行9个月以来,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位战友出局了。其中在我值月的第一个月里直接就有三位战友出局,所以我也不是神仙,不是说班级在我手里就一定可以变得很好。

因此我主动向大伟哥申请,来到121班进行这次语音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的践行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参考,也希望通过我的抛转引玉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探讨007班级践行的问题,给出更好的班级践行方案,让更多的战友可以不出局。

首先,我跟大家讲一个“斯托克代尔”的故事。

斯托克代尔是美军的一个英雄,他在越南战争的时候当了战俘,在战俘营被关了七年多。柯林斯问斯托克代尔:哪些人没能活着离开战俘营?斯托克代尔说,是那些乐天派。柯林斯一开始不明白。斯托克代尔给他解释:

就是那些人,他们说,“圣诞节前我们会出去”。圣诞节来了,圣诞节又过了。他们又说,“复活节前我们会出去”。复活节来了,复活节又过了。然后是感恩节,然后又是圣诞节了。然后他们心碎而死。

现在,柯林斯明白了。斯托克代尔接着说: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你不能二者混淆,一方面是你最终必将胜利的信念,这一点绝对不能失去,另一方面是直面当前最残酷的现实的修炼,不管是怎样的现实。

柯林斯把这个特点称为“斯托克代尔悖论”

为什么跟大家讲这个故事呢,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斯托克代尔在战俘营被关了七年,而我们007不写就出局也是7天一篇写七年。这一点非常类似。斯托克代尔通过七年的坚持终于等到了成为英雄的时刻,而我们也都想通过七年的践行实现自己去南极的梦想。

我们与这个故事还有一点类似的地方,就是我们都要把自己“关”起来。斯托克代尔是被迫关了起来,而我们是主动让自己被迫“关”起来。

简单地说,我们就是来自虐的,我们从一个平时不受任何约束爱干啥干啥的状态要进入到一个受约束的七天写一篇的状态。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被我们的敌人“拖延症”俘虏了,所以我们要用“七天写一篇”的自律行动来拯救自己,如果我们做不到,那么我们就是被拖延症给杀死了,具体表现就是出局了

那么哪些人会到不了南极呢?或者说哪些人会提前出局呢?我想一定那些人:下一次我一定提前写,下一次我一定按时交,然后下一次表哥结婚了,表姐生孩子,单位加班了,海上来台风了,一次一次地,提前交,准时交的梦想无情地被各种现实残酷地撕碎,最后信心完全崩溃了,只好黯然出局。

他们在加入007不出局之前,无一例外都是非常乐观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拖延症,坚持七天写一篇,连续写七年的,要不能他们也不会那么爽快就掏出399的真金白银加入007不写就出局。

结果呢,七年的时间太漫长了,他们写完第一次作业,发现第二次作业没东西写了,第三次自己的文章写得太差都不好意思写了,第四次自己工作太忙忘记交了,第五次老公抱怨孩子都看不好,写什么作文呀,第六次觉得反正自己的文章水平写得太次了,身边战友的文章水平也太次了,完全看不懂他们写的什么,自己也看不懂自己写的什么,就这样出局算了。

其实所有的这些,就是面对挫折一个一个失去信心的结果。

各种原因概括下来,只有一个:那就是七天一篇写七年这件事情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里我分享一个我自己加入永康日精进的经历:我们本地有一个日精进协会,每天都要按照规范写一段心得感悟,字数不限,只要按照规范来一句话也合格。我觉得这个日精进真是太简单了,完全没有我和张胜萍大哥的日更群来的带劲。于是我就萌生了退出日精进的想法。(第一次想退出,觉得这个群价值不大)

但是,就是如此简单的要求,在我加入的初期我依然很不适应,经常不是日期写错就是忘记交了,还有好几回超时了。经常被管理员点名。于是我又萌生了退出日精进的想法(第二次想退出,因为受到挫折了)。

后来我就渐渐习惯了日精进的节奏,最近两个月都做到了零出错,每日精进已经变成了我的一个习惯,我再也没有了要退出日精进的想法了。(习惯成自然,困难不攻自破)

所以,我们一定要抱着必胜的信念,但是同时要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那么不出局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件事情的价值,当我们否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呢?”当我想要放弃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问一下自己“我想要改变什么呢?”

也许,我们一时的懈怠和放弃,只是因为我们吃不到那围墙里面的葡萄,所以我们会和狐狸一样认为它一定是酸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找同伴一起想办法爬进去尝一尝呢?我们全球有一万多名战友和我们一起在做这件事情。

在决定放弃之前,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

今天去拜访一个新客户,客户说很快就到了,结果等了很久也没来,然后就想把资料放客户那里就好,不等和客户见面直接去下一个地方了。客户说快了快了,于是又等了一下,终于和客户见面了,跟客户聊的很投机,客户当场就下了样品。

我们永远都要相信,坚持一定会产生价值。


二、再问自己为什么加入不出局

 很多人在加入不出局之前,都以为七天写一篇很容易。但是这么简单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又会有这么多的人纷纷出局呢?

根源就在于他们低估了这件事情的困难程度,也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加入不出局。

不就是七天写一篇吗?我一天都可以写七篇,七年以后我一定可以去南极。

但是在真正开始写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连一句话都写不好。为什么呢?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能写出东西来,首先就要有足够的输入才行。

简单地说,我们写不出东西,就是因为我们学习不够。

我们加入007不写就出局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多人以为是七天一篇写七年,七年以后一起去南极。

其实,通过输出倒逼输入,通过写作倒逼学习,用小而美的进步迭代精进,这才是我们加入007不写就出局的真正目的啊。

通过写作可以让自己获得成长,获得成功,获得财富自由,并实现去南极的梦想,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啊。要不然,我干嘛要给覃杰399的真金白银?

我们付出就是想要获得。

所以,加入了不出局,最主要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不是想这七天一篇的作业我该怎么去完成,而是想这一周内我该学点啥,才不会让自己的时间不虚度,才会让自己的时间有价值,才会让自己个人得到进步。

也不一定要给自己排满满七天的课程,哪怕就是让自己对七天时间做一个简单记录,让自己知道这七天我都干了啥,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纯粹消耗时间,我们的这篇作业也就顺其自然地完成了,是不是?

所以,007不写就出局不是一个写作的组织,而是一个学习的组织,我们学习的不是怎么写作,而是如何让自己成长。

学习和成长,都是一辈子的事情。

三、007不出局社群到底有啥作用?

这里,我向大家分享一段刘澜老师讲的惠普公司创始人帕卡德对员工讲话的故事:

我们为什么会在一起?我想,很多人误以为公司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这一点其实只是一家公司存在的一种重要结果,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地去发现我们存在的真正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

帕卡德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社会做贡献,赚钱只是你为社会做了贡献的结果。企业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

我再重复一遍这一句很重要的话:

一群人结合到一起,以我们称之为公司的机构存在,是为了能够合力完成一己之力无法做到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

如果你认同帕卡德,想要动员群众解决难题,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我很愿意与你携手同行


同样的,我们一群人为什么会加入007不写就出局?很多人说,是为了去南极,其实,这只是我们不出局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结果,因为七年以后我们肯定会有很多人会去到南极。但是我们必须深入地去发现我们存在的真正原因。

一个人我们能有多少影响力?一万个人我们又能有多少影响力?如果是十万人,百万人呢?

我们也是在合力完成一件一己之力无法做的事情——对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持续地帮助他人,我们持续地输出正能量,我们让这个世界更积极向上,同样,我们也会得到社会的积极反馈,个人的成长,他人的认可,财富的增长。

班级的战友出局,可惜吗?心痛吗?

有人说,不可惜,不心痛,只有不能自律的人全部都出局了,我们这个社群才会更好。

我想说,很可惜,很心痛。

因为我连自己身边的战友都帮不了。

一个组织,一个团队,一个社群的价值,一定是人,当人越来越少的时候,价值就会越低。我们看到那些裁员的企业,都是遇到经济危机的企业,我们看到那些快速发展的企业,一定都是在拼命招人的。

虽然说大浪淘沙,但是浪太大了,把金子也会淘走的。

所以,不要轻易出局,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的战友。

无论他是打算出局,还是已经出局,用我们的关心去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用我们的真心去为他们的成长护航。


最后,谈一点我个人对写作的小心得。

写作就好比吃饭,要有素食简餐,也要有海鲜大餐,可以有青菜萝卜,也可以有山珍海味。既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既可以风花雪月,也可以小桥流水。

所以当自己胃口不好的时候,喝几天稀饭养养胃也是很不错的。

今天分享完我就打算喝几天稀饭养胃去了。

今天本来想说更多的,但是想着不能一次性把干货都分享完,得留一点去别的班级分享。有没有班级愿意邀请我去做分享的?先到先得哦。


007不出局的斯托克代尔悖论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007不出局的斯托克代尔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