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可以倒着读, 首先我们要理解”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 然后你就要了解”由内而外”, 我们回到了自己最初的状态,我们仅有自己,我们自己可以做到最基本的内心,我们是否可以把内心修养好,形成最基本的品德,符合”原则”. 我们回到最初的原则,形成的思维定式才是最正确的,也就是说我们发心是好的,才可以谈论高效能,不然所有都是无效甚至反向的.
而在整个第一章反复在谈错误的”思维定势”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而想解决问题,依靠”态度和技巧”,再努力也是无用的,从现代社会最近50年的流行成功学,魅力论来看,我们忘记了”初心”,这也让我们愈行愈远.
然后让我们回归”自然法则”,去找回根本的,我们原来就具备的,但现在已经遗忘的品德.长久的东西要依赖原则,而不是技巧.
最后总结: 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则的,只有当人们学会并遵循这些原则,把它融入自己的品德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幸福.
主要内容摘录:
这里的原则和品德是一致性的。我们要遵循原则,按照原则做事,并且形成自己的品德。
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关于思维定势的描述:反省后我们承认内心深处的确觉得儿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所以不论我们多么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因为表面的言行终究掩饰不住其背后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自1776年以来两百年来的作品中前150年的论著,强调的品德为成功之本,品德包括诚信,谦虚,忠诚,节育勇气,公正,耐心,勤勉朴素和一些称得上是金科玉律的品德。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认为成功取决于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以及熟练的技巧。近五十年来讨论成功术的著作,大多是如何树立社会形象的技巧和如何成功的捷径,这些就像创可贴和阿司匹林治疗心灵痛苦的方法,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的。
在我们的心中,这个孩子有失颜面,我们重视成为模范父母,维持良好的形象更胜于对孩子的关切,这种心态也影响到了对孩子的看法。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是我们偏重许多其他因素,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幸福和快乐。一方面我们不再设法改变他,我们是从客观的角度去发现和了解它的特色,个性与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自觉的改变了自己的动机,培养了内在的安全感,不再用孩子的表现来判断自己的价值。不必再拿孩子与旁人比较。这样反而能平心静气的欣赏她的优点,我们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就不急于保护他免受外界的嘲笑。在无形中传达了一个信息,父母不用保护你没问题。
个人魅力论只能居于次要,而非主要地位,也许我们习惯坐享其成,遗忘了耕耘的必要,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技巧以生命,春天忘了播种,夏天忙着享乐,秋天能收获什么呢?耕种是一个自然体系,必须付出代价一步一步完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捷径可寻,人类行为和人际关系也是基于收获法则的自然系统。在暂时性的人际交往中,你或许能摸清并操控人造法则,按规举办市暂时蒙混过关你也可以凭借个人魅力八面玲珑,假扮他人之一,利用技巧赚取好感,但在长久的人际关系中,单凭这这些次要优势是难有作为的,倘若没有根深蒂固的诚信和基本的品德力量,那么生活的挑战迟早会让你真正的动机暴露无遗,一时的成功就会被人际关系的破裂所取代。只有品德才是交流中最伶俐的口齿。品德有余而沟通技巧不足的人,即使人际关系质量因此受到影响,也是瑕不掩瑜,归根到底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
品德成功论和个人魅力论是两种典型的社会思维定制,广义上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这种看和视觉无关,主要是指我们感知理解和诠释它是一份地图,而非领域本身是由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如果把思维定势比作地图,我们知道地图不代表地域,只是对地域的某些方面进行说明,思维定势就是这样,它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理论诠释或者模型,你可以改变行为,比如更努力,更勤奋,更迅速,你还可以改变态度,比如更加积极的思考。但根本的问题不在于你的行为和态度,而在于那张错误的地图。我们每个人脑中都有很多地图,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现实情况,另一类是依据思维定势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价值观。我们的态度与行为皆源自这种假设,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思想与行为。首先它充分说明了条件作用对人类认知和思维定势的强大影响,连十秒钟都能产生如此这般的影响,更何况一生中的条件作用呢,家庭学校,教堂单位,朋友同事以及流行思潮,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左右我们的思维定势,我们的地图。其次,这个实验还说明了思维定势是行为和态度的源头,脱离了这个源头的行言行都是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个人魅力论的一个基本缺陷,即仅仅改变表面上的行为和态度,却忽略了源头的思维定势,那么改变的成效一定有限。立场决定观点,这并不是说没有事实存在,只不过每个人经验不同,诠释也不同,而一旦离开了全是事实,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我们越是认识到思维定势地图或者假设以及经验在我们身上的影响力,就越能够对自己的思维定势负责懂得审视它,在现实中检测它,并乐于聆听与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获得广泛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然而并非所有的思维定势转换都是积极的,人们强调品德转换,强调个人魅力,这种就是偏离通向成功与幸福的轨道,不论思维定势是否正确,都会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并最终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只是想让生活发生相对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是实质上生活变化还是要靠思维定势的转换,行为和态度就是枝叶,思维定势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品德成功论根植于一个基本信念之上,那就是人类效能都需要原则作为指引,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就像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法则一样,是不容忽视的自然法则。看清事实,在我们市场生活中是极其关键的一关原则,如灯塔是不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只有灯塔是指引人类成长和幸福的原则才是客观的事实是地域本身这一法则已经渗透到历史上所有的文明社会中,并成为大家和机构繁荣的基础,比如公平的原则,诚信与正直的原则,是人类互相信任的基础,服务的原则及贡献自我,以及讲究品质或者追求卓越的原则,潜能原则是指人类可以不断成长,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教育与鼓励等原则的配合原则不同于实践,实践未必能实践,是个别的具体的。而原则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原则,适用于任何个人婚姻家庭以及公私机构,如果我们把原则内化为习惯,就能够用不同的实践方法应对任何局面,原则不是价值观,如果说原则是地域,那么价值观就是地图,唯有尊重正确的原则才能认清真相,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指南针,一个人的思维定势或者地图越符合这些原则或者自然法则,就越能够正确而高效的生活,比起为改变态度和行为所做出的努力正确的地图,对于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的影响要大得多。人的一生包括许多成长和进步阶段,必须循序渐进,每一步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时间不能跳过,我们通常能够在物质领域理解并接受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在精神领域,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品德方面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未必愿意接受或实践结果,妄图走捷径,想跳过关键步骤达到目的的人大有人在说。索罗曾说过,如果我们时时忙着展现自己的知识,将和从一起成长所需要的物资,与配偶子女朋友或同事相处,一定要学会聆听,这需要情感力量的支持聆听,需要耐心坦诚和理解对方的愿望,属于品德的高级范畴,或许女儿要先经历拥有才会付出理解付出,我们当时过于在意她其他家长对我们的看法,反而不够重视孩子的成长和我们的关系,我们从一开始就认定了自己是对的,他应当学会分享,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依靠自己的力量,我自己对分享和成长的理解以及爱的养育的能力,可以带孩子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一旦孩子体会到真正拥有的感觉,自然会乐于与他人分享。
V1.0笔记:
那翻开书本,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圆形,然后有两个三角形组成的一个图。两个三角形分别代表着个人领域的成功和公众领域的成功。每个领域又有三个内容,而在外围的圆形,让我们不断更新的是个人的能力。一共就有七个方面的七个习惯。那从个人成功到公共领域的成功,这种思路有很多中国古代文化当中都有论述,包括现代的时间管理学及成功学里都有类似的观点。例如说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达天下。例如大学中的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易效能的叶老师讲的三个圈层的概念。那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就是个人领域的成功,第三部分就讲到公众领域的成功。第四部分是讲第七个习惯就是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更新。今天我们先讲一下第一部分我们是谁?我们怎么做?第一部分有两个主张,看了一下,是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和七个好习惯到底有哪些?那本书当中讲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原则。就像老子道德经当中讲的道法自然!就像中国古代练武之人,首先要讲武德才可以学最高的武功一样。我们必须遵循原则,修炼自己的品德,然后才可以提高自己的效能。那第二点我们讲了思维定势,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理解和感知这个世界。我对世界的看法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这就像一张地图,真实的地图是另外一个模样!而我们个人价值观形成了这张地图不一定是正确。拿着错误的地图,既使你行为再努力,态度再积极也无法到达希望的目的。所以说我们不断学习,不断顿悟,去找到于世界自然原则最接近的价值观,作为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地图。现在只有当我们的思维定势(和地图)符合这些原则,才能去寻找正确高效的生活。
那整体有几个关键概念我们单独拿出来谈一谈。前面反复谈的是原则为中心和品德为基础。那么紧接着是由内而外,就是从我们内在自律开始,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品德,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这样自己就有影响力,传递正能量给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共同的目标,这样才能在个人成功的同时,形成大家共同都成功。内在优秀的品质可以持续,经受住生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