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_第1张图片
朋友辞职滇藏骑行的随手拍


难得的一个周末,对于既无圈子又没银子的单身打工汪,窝在家里看书是最简单和俭省的消遣方式。小风扇呼啦啦地转起来,各色零食一子摆在伸手可及之处,随意摊开几本书放在身边,不知不觉大半天的时间,就读完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

虽然这本书一如既往继承了他有趣而不肤浅,浅白却不乏深刻的行文风格,但是有大部分论述人性、文化和伦理道德等严肃的主题,相比于《黄金时代》,这本就显得烧脑和正经许多,大概是年近不惑,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想写点深奥点的东西震慑下后辈们吧。

书里的大多数文章都发表于1996年,但是针砭时弊的问题却映射到十年后的今天,很多观点一针见血的戳中现代生活的很多核心问题。比如当下流行的很多畅销书里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哲理或是道理,你会发现它们可能并不算做成功学或是励志鸡汤,但是除了阅读时的酣畅淋漓和超强烈的共鸣感,合上书本,很多道理并不能拯救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琐碎的烦恼和困扰。

网上有句流行语叫,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人给出答案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标准不同。其实,这就关系到每个人的价值观排序。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_第2张图片
心美亦风景


无论是微信推送还是各类读物,我们发现向这个时代发出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容易,而在人类的一切智能活动里,没有比做价值判断更容易的事了。

你是一个自立自强的女强人,就有做出价值判断的力——女人不狠,脚跟不稳。你是一个功名成就的企业家,你就能宣扬所谓成功的真经。如果某些人只会一味的输出自己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倒要怀疑他们其他能力的缺失。不过价值观属于私人的自由,任何人都有权利选择受谁影响或影响谁,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认定高富帅是美好婚姻的的众望所归,那么这个时代的审美是不是趋于单一,社会显得不那么宽容呢?如果每个人都对时下风行的各种潮流趋之若鹜,那么我们真正想要的真正在乎的东西是不是会迫于时代的压力而一再搁浅呢?

那么在这种时候,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对世界对社会和人生有一整套比较完整的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有自己的坚定的内心信念,无论外界有怎样的诱惑和变幻,也就不会忘记回家的路,更不会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在繁杂的信息海洋里,懂得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性的分析是非难题,对各种言论有独立于自我价值观的判断,我们的烦恼是不是会更少一些呢?无论是减法思维还是断舍离,其实只要是符合你的价值观,形式的东西根本不重要。

关于人生的幸福,王小波的说法我觉得是我看到过的比较客观的解读:真正的幸福,就是让人在社会的法理和公德的约束下,自觉自愿地去生活,需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需要满足之后,需要所有人都有点文化修养,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对生活负起责任来,同时对别人的事少点起哄。

所以,每个人能做好管好自己的事,提升一下自己的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比淹没在各种信息和价值观的海洋里,更能提高幸福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