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郭奉孝,谁人还忆荀令君。

汉臣荀彧,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

荀彧字文若,因为做了十几年的尚书令,而被人尊称为令君。这个男子从名到字都美好优雅到无以复加,史书中的“为人伟美”,碑文上的“瑰姿奇表“,诗词中的“荀令衣香”,纵是比之弦误屈曲的美周郎,抚琴广陵的嵇叔夜也不遑多让。

他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究寛重要到何种程度,放眼三国,也许只有诸葛亮之于刘备可比。刘备无诸葛,无以白手起家,与曹孙鼎足三分,曹操无荀彧,亦不复为北方之雄。

荀彧出身名门,少时便披誉为“王佐之才”,后来在四世三公的袁绍手下任职,袁绍为人能折节下士,素有威名,将荀彧奉为上宾,再加上高贵的出身,看起来确实是个值得追随的主公。然而荀彧却在袁绍势力最盛的时候预料到了他的败亡,一眼看中了当时名不见经传又是宦官之后的奋武格军曹操,在世人不解的目光和叹息中,放弃了势倾天下的袁绍,投靠了相较之下几乎一无所有的曹操,从此改变了这位乱世奸雄一生的命运。.

荀彧长期坚守在曹操的后方,极少亲临战场,这种坚守使得转战四方的曹操没有了后顾之忧。兴平元年,恐怕是曹操一生中最悲惨的一年,纵是后来赤壁慘败,退走华容也未必有这般狼狈,那一年曹操的合家老小俱被陶谦手下大将张闾所杀,曹操切齿拊心,痛心疾首,率领大军风樯阵马地冲入徐州报仇,前方战事还没个结果,后方兖州他最信赖的朋友张邈和心腹谋士陈宫竟连和吕布一起背叛了他。曹操大军在外,留守兵少,督将大吏又多与张、陈二人同谋,一是兖州渚域皆闻风而叛,眼看曹操便要落入进退不得,无家可归的田地,却是年文弱的荀彧力挽狂澜,驰召夏侯淳,夜诛谋叛者数十人,终使情势安定下来。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城中情势稍稳,豫州刺史郭贡便芾着数万大军兵临域下。传言郭贡与吕布同谋,城破人亡便在眼前,众人皆惊恐万分,惟有荀彧镇定自若,郭贡请荀彧出城相见,荀彧凛然无惧,欲只身赴会。夏侯惇担忧不已,劝道:“君,一州之镇也,往必危,不可。”荀彧却淡淡说道,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走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言罢,即只身出城会见郭贡,郭贡见荀彧谈笑从容,没有半分惧色,心知邺城难以攻夺,不日便退了兵。

演义里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妇孺皆知,历来被视为至勇,然而,纵是武功高强如关二爷,去见文质彬彬的鲁肃(虽然这种彬彬只是表象,狂人鲁子敬引弓洞穿牛皮大盾的武力也不是白给的呀),尚要有宝刀护身哩!而荀彧不会武功,但是他谦雅言谈之间勇决果毅,却是千千万万的虎贲晓将也难以企及,这文弱儒生手无寸铁,于数万敌军之中只身会见郭贡,不但神色自若,全身而退,更保全了邺城,真可称得上是“智者无惑,勇者无惧”了。

虽然荀彧比曹操小七岁,但曹操却将他视为师长,敬重有加。 两人的关系,可以用钟繇的一句话来概括: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咨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吾等受命而行,犹或不尽,相去顾不远邪?”曹操麾下谋士如雨,机变无方者不乏其人,曹操与他们君臣相处得也非常融洽, 但其他课士再如何智计百出,也只是“受命而行”出谋划策,惟有荀彧不同,在荀彧面前,曹操恭敬谦卑得像个向老师求教的弟子,虽然常年证战在外,但无论军国大事,必写信向后方的荀彧请教。究竟是怎桂比寻常的智慧,使荀彧在英才济济的曹营中桌牵独秀,受到一世之杰的曹操此的敬重呢?

荀彧的智慧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看破世事,洞察人心。

这个人智慧如神,他能在一个人最势盛的时候睹见他的败亡,强盛如董卓、袁绍,名重如审配、逢纪,聪明如田丰、许攸, 勇猛如颜良、文丑,无一能逃过他的预言;他亦能在一个人籍籍无名的时候预见他未来的辉煌,当年的曹操在各路诸侯中尚是人微言轻,而荀彧投靠他之后,却一点一点帮他握住了整个天下,曹操麾下最重要的几个谋士几乎都是荀彧引荐—— 荀攸号为谋主,郭嘉鬼谋百出 ,陈群治世大才, 司马懿通权达变,华歆、钟繇、王朗位列三公,等等诸人,不胜枚举;他还能洞察时代的走向,众人茫然时,他成竹在胸,众人冒进时,他清醒自若,众人绝望时,他于必死之地窥见生机,他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却不绝不袖手旁观,而是指引着曹魏集团顺势而为,终而统一北方。

曹操曾在为荀彧请功的表文中说,“或赌胜败之机, 略不世出也。 ”我们可以看到,曹操一生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决策,都有荀彧的智慧。当乱世烽烟四起,天子颠沛流离时,是劝曹操迎奉天子, 从此曹操证战四方,以顺讨逆,名正而言顺:当世人皆以为袁绍不可战胜的时候,是荀彧对曹操说:公有四胜—— 度胜、课胜、武胜、德胜。官渡之战,当曹操粮草待尽,欲退还许昌时,是荀彧对他说:”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官渡一战曹操克平四州,威震天下.....

多少次”以亡为存“,多少次“以祸致福”,曹操曾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而从无野战之功的荀彧,也确实担得起这榉的赞誉。曹操多次向皇上上表为荀彧请赏,荀彧固辞,他便一 封一封地写信去劝,甚至欲表荀彧为三公,荀彧前后十让,曹操才不再勉强。

最难能可贵的是,荀彧不但谋略绝世,品行更是洁白清皓如梅上初雪。当天下崩乱,汉道凌迟,当“ 兴复汉室”变成不怀好意的口号,当仁义道德成为华而不实的摆设,当人们的信仰只剰下力量与权谋,还有这么一个人—— 他行走在鲜血与白骨之上,周旋于阴谋与杀伐之间,以济世平乱,匡扶汉室为己任,他的每一计每一策,从不以毁灭什么为目的,而是站在汉室和黎民的立场上,以仁义为先,将混乱的局势理得清清楚楚,宛若深沉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正义和光明的位罝。他让那些对世情绝望的人瞿然一醒,原来仁义也可以有这样的力量!

东汉末年,桓灵昏聩,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者们头戴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苍天已死,那是一个道德崩坏的时代,信仰与忠贞脆弱的一碰即碎,而背叛却轻巧的理所应当。贪婪的心永远无法满足,仁慈与悲悯遗失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中。但是,还有一个荀令君,司马懿说:”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钟繇说:”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傅子说:”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

这个人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告诉世人,真正的勇者,不会畏惧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真正的智者,有着光明和仁爱的智慧,能看破一切险恶的阴谋;真正的仁者,磊落于行,悲悯于心,无终食之间违仁,颠沛亦如是,造次亦如是。

曹操说:“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他便是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向世人证明着,在权谋与征伐之外,还有着仁义的力量值得人去相信。

正因如此,二十九岁的荀彧在乱世群雄中选择了立志”以义灭身,投死为国“的曹操,也正因如此,五十岁的荀彧在曹操决走要进魏公,加九锡的时候郁郁而终。

荀彧的死是一个谜。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想为曹操请旨魏公,加九锡,荀彧秉着对汉室的忠贞,苦心劝说董昭等人君子爱人以德,不应陷曹操于万义,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这本就是曹操的野心,世事太无常,人心太易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最初的理想坚持到最后,信誓旦旦,终是不思其反,戮力同心,终是本同末离。荀彧很悲伤,人世间最悲伤的,莫过于你悲伤,且无可奈何,无可挽回。

但是,荀彧总想着自己或许还能挽回点什么,自己或许还应该做些什么。于是,他死了,他用自己干干净净的死亡告诉曹操最后一句话:“本兴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城,守退让之实。”我们当初是为了匡复汉室,平强战乱才兴的义兵挪!你已经忘记了吗?

“以忧甍”,陈寿用三个字就概括了荀彧的死,裴松之为之补充了一段《魏氐春秋》的记载,说曹操送给了荀彧一个食盒,打开却是空的,然后荀彧便服毐自尽了 。

其实曹操都无须为荀彧的死负责,逼死荀彧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他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却终究无法装聋作哑,随波逐流,他做不到若无其事的背叛,脱下汉服便食魏粟。连汉献帝都说:“当今之世,尺土非复朕有,一夫岂复朕民?”他眼睁睁地看着理想的高峰崩塌于前,除了殉葬,根本别无选择。

当年,在曹操对前途一无所知的时候,荀彧来到他身边,从此廿年君臣,他对他推心罝腹,他对他竭智尽忠,同生共死,休戚与共,他们一起走过最绝望的岁月,最深沉的黑暗,他以为他是他命里的星,霸道的王佐,他以为他是他忠贞的主,王道的周公.可是,他们都措了,曹操低估了荀彧的忠节,荀彧高估了曹操的坚守,彼此都是太过聪明的人,算尽天下,洞察人心,却唯独看不清自己,算错了对方。

这个人的一生,还是袁宏在《三国名臣赞序》中概括的最为恰当:“文若怀独见之明,而有救世之心,论时则民方涂炭,计能则莫出魏武,故委面霸朝,豫谋世事。举才不以标鉴。故人亡而后显;筹画不以要功,故事至而后定。虽亡身明順,识亦高矣。”

我宁愿泪信,曹操至死也没有称帝,是因为无法靣对荀彧来自黄泉下的逼视,虽然这位盖世奸雄的感情,绝不至于如此柔软和脆弱。

荀彧至死仍是汉臣,却与荀攸贾诩和传录在魏志里,虽然当攸诩二人沐浴着魏的光荣的时候,荀彧已经与名存实亡的大汉一起沉入黄泉了。然而历史便是历史,不管荀彧愿不愿意,曹魏势倾天下,群英之中,他当居功首,他不但要与攸诩二人和传,而且还要写在所有谋士的最前面。

多可悲,他一手成就了曹魏的权势,这权势最终却毁了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人只知郭奉孝,谁人还忆荀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