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词来喻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匠心独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日再读突然想到人生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我们都是大千世界的凡夫俗子,既有七情六欲,又有贪嗔痴很。会因为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烦恼,也会因为生活中的茶米油盐而焦虑,会因为赶不上公交车而发狂,也会因为抢购到物美价廉的衣裙而欣喜。

面对领导会伏低做小,面对家庭会独当一面,这是真实的人性,不能用好坏来衡量,就像在职场上对对手落井下石的竞争者面对子女时也会是温柔慈爱,人本来就有多面性。

自称“槛外人”的妙玉面对贾府的最高掌权人贾母,也要投其所好,奉上老君眉。

我们是俗世中人,身处其中,并怡然自乐。

第二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此时我们自认为已有所觉悟,看不惯的社会事件总要发表些个人高见。明星离婚、第三者插足、公交车坠江……或褒或贬,或同情或憎恶,成为庞大吐槽水军的一员,亦或独善其身独树一帜,站在自以为正确的道德制高点上,指点评判,感觉已经悟出了圣贤之道,获得般若波罗蜜的无尚智慧。

同时感慨周围人深陷泥沼中,至今活不明白,走不出来。对身边的百般事千般人看不惯,并不屑与之为伍。颇有些孟子“虽千万人我往矣”的大丈夫气概。

有时又深觉自己领悟到无尚真谛,便肩负拯救世人的重任,对周围人苦口婆心,希望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改变他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其摆正到自认为正确的轨道。

然,收效甚微,或许还徒惹一身是非。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金刚经》中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万事万物自有各自运行的规律,又如老子所言“无为而治”,究其根本都是要遵循事物本来的面貌,简言之,强扭的瓜不甜,又或是费力不讨好。

需知食人间烟火,或贪或痴,人性从来如此。就像从不晓得浪漫之都法国的存在,也不会对其产生向往之情。

想通达了,过活自然是好事;悟不出一直浑浑噩噩,也未尝不值得庆幸。生活的方式不同罢了。明白是活,糊涂也是活。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好与坏全在个人内心感受,旁人无法衡量,更不需要去刻意改变他人的价值观念,自己坦然就好,因为所谓的公序良俗、法纪道德归根结底是约束个人,而不是要求他人。

到这一重境界,已无所谓看的顺从与看不惯,一切都已坦然接受,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真实的人,本该如此。

如果说第二重境界的人是小隐隐于野,那么第三种境界的人应该是大隐隐于朝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