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杂感一一读《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描写了男主人公渡边与三个女人,直子、绿子、玲子之间的感情纠葛故事。书中有大段笔触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在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环境条件,以情与爱、性与欲的强烈冲突,反复触及了生与死这一沉重而又亘古的话题,驱使着读者在书中所营构的氤氲氛围中,思考生与死的价值和意义。掩卷之余,便有了如下零碎的杂感:

      老祖宗流传下来两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个讲的是活着好,一个讲的是死得值。语者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说得都没错,但放在一起便似乎很矛盾。其实,生与死不过分别是一种状态,原本勿需过于纠结。

       人的一生,生乃奔着光明而来,死是向着黑暗而去。按照佛家的说法,生与死,是一次次轮回。生是起点,也是上一轮回的结束;死是终点,更是一轮新生的启程。生,是动态的过程,通常较为漫长;死,是静态的结果,往往突然出现。人人不能例外。

       人生,又如同处于一辆从起点驶向终点的车上,这是一个运动的坐标,过去、当下、未来都处于这个坐标中。驶过的痕迹是过去,能看见却渐行渐远;余下的路程是未来,似可及却总在前方。行驶中的车所在,便是当下。只要向前走,人都永在当下,直到某一天,生命殒没,万事烟散。

       人之于世,活,要看怎么个活法;死,要看是如何死去。对每一个个体的人而言,活的最佳状态,是活出自我,想我所想,做我愿做,个性彰显,周围和谐,如是,则人人生动而世界生动、人人精彩而世界精彩;活的最高境界,是充满热爱,爱我所见之人与物、所遇之事与缘,化用东坡居士所言“‘吾所见无一不好人’,无一不美景,无一不佳事”。死的最佳方式,是戛然而止,没有痛苦,没有拖累;死的最高境界,是释然于怀,不带遗憾和牵挂,如佛家《心经》所言“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生与死的“最佳”、“最高”,往往只眷顾极少数可以称之为“圣”或“神”的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是美好愿景,但并非不能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就在这追求的过程中那些值得留恋和回味之处。

       我们不能奢求每一个人都“生的伟大”,但应避免“活而皮囊”。因为,这无异于行尸走肉,甚至会贻祸害人。这样活着,可以包容,不提倡为好。我们也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死的光荣”,但不排斥“死而决绝”。因为,这也许是解脱,抑或是升华。这样死去,也可认同,勿过誉为宜。去而决者,往往悲叹芸芸众生对于“生”的无奈、无聊和无趣;苟而生者,始终难以理解“死”的价值和意义。

    生命中绕不过、避不开的,是“性”。有人谈“性”色变,其实大可不必。“性”是生命之源,也是人之本能。无性则无生命之诞生,也无生命之延续,可以说,无“性”不成“人”。某种程度上,“性”的活跃度与生命力乃至创造力都密切相关。

      对个体来说,人的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年龄段,正是“性”最活跃的年龄段,也往往是创造力最强的时期。我们常感叹个别终生精力旺盛的奇人,他们通常也是“性”趣盎然的人。这不仅是现实中能够看到和感知的现象,也有大量科学研究得出的数据作佐证。前述所言“活”的最佳状态、最高境界,“性”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构成因子。

      对族群而言,“性”则关系到一个种族的繁衍乃至强盛。从古至今,人丁兴旺历来都是家族实力的最基础决定因素。推及到民族和国家,必要的人口规模也是必须重视的基础指标(如今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很大程度便应是基于此种考量)。

  现实中,我们常常讳言“性”,实质上是将“性”戴上了“道德”的枷锁。其实,如果立足于生命的本能和本质的角度,来正视“性”、对待“性”、评判“性”,那些有“色”的眼光、歧视的态度、傲慢的偏见自会逐步消减。一个正常成长的人,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都需要对“性”采取理智而又科学的态度。当然,“性”,应是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前提下的正常的“性”,而决非“滥”性或是“纵”性。在文明社会中,“性”尽管是正常的,但毕竟是隐私的。——如果一定要给“性”设定一个界限,“隐私”就是最大的界限。越过了“隐私”这个界限,“性”就会为社会所不容。

      人们所期盼的,是能够安享晚年、自然终老。人们所惋惜的,是花儿枯萎、青春夭折、英年早逝。人们所在意的,是生死有命也生死由己,“生”由父母给、自然规律定,“活”的方式和状态却主要取决于自己,“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自己选择,包括生命终止的时间、方式、地点。

      但是,死,终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尤其是非正常的“生命终止”,不管是飞来横祸而去还是壮怀激烈而去,不管是不堪重负而去还是无所眷恋而去,也不管是混沌污浊而去还是空灵清净而去。

      而生的美好,是一轴长卷,需要耐心的欣赏,并融入其中,执笔添彩。长卷尚未展开、彩笔尚在运转,却突然停滞,以至长轴回卷半幅、笔墨落溅满纸,怎么说都是一个凄凉残败的景象,是生之遗憾,能避免就应尽量避免。

      生命中有无尽的美,也有不少阴陋的丑。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就是要善于发现美,敢于直面丑,为美丽做加法,给丑陋做减法。发现美、传递美,自然便有了直面丑、抵御丑的强大内心。对于”死”,也就会有一个更超脱、更坦然、更豁达的认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死杂感一一读《挪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