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0011 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成交价
RMB 138,301,200
HKD 168,660,000
USD 21,588,480
EUR 16,866,000
出版:《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图版49,
《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香港,2003年,图版210
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642。
说明 来源:F.Dorling,汉堡,1986年6月10日,编号7491
香港苏富比1986年11月19日,编号209
香港苏富比,《珍世八瑰》私人搜藏,1998年11月2日,编号304,Eskenazi Ltd,伦敦。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0001 清乾隆 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
成交价
RMB 97,750,000
HKD 120,530,210
USD 14,662,500
EUR 10,752,500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说明 小口短颈,丰肩弧腹,胫部内敛,圈足微外撇,器底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青花篆书款。胎体细腻洁白,口部、颈肩部、腹部、胫部和底部分段制作后粘接,修胎技法精湛,所以,器身光滑整齐,没有接胎的痕迹。造型规整,比例和谐,俊秀稳重,端庄大方。
梅瓶的颈、肩分别以青花绘蕉叶纹、花草纹和如意云纹,腹部主题纹饰是云龙纹。瓶腹部五条形态各异龙腾跃与云间,云龙的相互映衬,使得主题纹饰更加鲜明。尤其是五条龙纹,同在一件器物上的采用的表现形式、绘画技法各有千秋,在乾隆时期十分罕见。
正面龙,龙首为正面,前肢左右对称而舞,俯视张嘴,龙首端正威仪,绘线分明,展示了王者的霸气。这种绘画形式要求画工思维要用脱俗技法,体现出龙之威严和至高无上皇权的尊贵。
行龙,龙体矫健、飘逸,腾于云间遨游。流畅的画工,加上浑厚的展示效果,完美地体现了传统概念龙的神秘色彩。
回首龙,原本游戏于云间,它似乎发现神秘的信息,引颈回首,前肢做探取状,灵动的肢体翻卷自然,极为生动传神。
出水龙,苍龙破海而出,气势威猛。周身环视祥云,交叠悬停,气韵生动,渲染匀称,愈显得神龙腾云驾雾,气势神圣不可侵犯。
应龙,又称“翼龙”、“飞龙”。 屈原《天问》中曾述应龙助大禹治水之功。又《述异记》云:“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叙传》第七十中有记述。“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躔苍也。故夫泥蟠而天飞者,应龙之神也……。”纹饰为张翼振翅之飞龙,即“应龙”,神态凶猛,矫健有力。“应龙”为龙中寿命最长之龙。
应龙的神话传说流传很久,其图案纹饰也较早就出现在铜器、漆器以及石雕和绘画当中。相比之下,官窑瓷中应龙的出现却略有些晚。明永宣时期,应龙被纳入官窑瓷制作中。与永宣时期相比,清三代瓷器中采用应龙做装饰的器物流传下来的比较少。
这件器物上的应龙绘制精美,将帝王的威武与神秘庄严的形象隐喻化地呈现。张翅飞舞的应龙,跃于波涛上,大有摄海之威猛,给人深刻而震撼的印象。瓶身下方的海水纹样,以浅蓝色调细描的浪花飞沫,生动地展示了浩瀚海洋与神龙共生的物华诗境。
梅瓶为历代瓷器造型中格调最为高雅的重要器型之一,自宋元以来,价值品质都高于同侪。梅瓶是乾隆朝经典的陈设御瓷,品类多样,装饰丰富,而且量少而质精,其中青花一项多为摹古之作,传世多见为两类,一是青花折枝花果纹,一是龙纹,而存世数量后者远逊于前者,异常珍稀。对于乾隆朝青花摹古梅瓶的具体烧造时间,查阅清宫档案仅一处记载,见乾隆三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江西》记录:“ 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青花梅瓶一件,宣窑青花三果梅瓶一件……传旨:交与焼造磁器处唐英照样焼造。”往后数十年的档案记载再也没有见到烧造青花梅瓶之信息。从底款篆书的写法分析,也有别与乾隆中、后期书写风格,由此可以推断本品的烧造时间是在乾隆早期,为唐窑承命摹制宣窑梅瓶的佳器,是乾隆青花梅瓶重要而珍罕的代表。
乾隆一朝六十年(公元1736~1795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景德镇御窑厂规模庞大,在督陶官的管理下,每年烧造各种瓷器都在数十万以上,烧出的瓷器无论是工艺技巧还是装饰艺术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乾隆官窑青花瓷既与清幽的康熙青花有别,又与淡雅的雍正青花不同,它是以纹饰繁密、染画工整、造型新奇取胜。特别是对钴料的把握得心应手,依据需要,彰显乾隆青花瓷器稳定、浑厚、沉着的元素。本件拍品,是众多乾隆时期青花瓷的杰出佳作。
①参阅:苏富比30周年 图270
②参阅:保利5周年 图4143
③参阅: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釉里红下册 图116
④参阅:世界陶瓷全集12 图117
⑤参阅:明代陶瓷大全 P112
⑥参阅: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釉里红下册 图205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0212 青花花卉纹梅瓶
成交价
RMB 73,128,000
HKD 88,000,000
USD 11,264,000
EUR 8,800,000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7103 清乾隆 黄地青花折枝花卉梅瓶
成交价
RMB 59,800,000
HKD 71,445,639
USD 8,970,000
EUR 6,578,000
“大清乾隆年制”款
说明 来源:徐展堂先生“在望山庄”旧藏
香港拍卖1996.4.28 Lot56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辩理特殊竞投号牌。
宣窑品格之美,为有明一代之冠,其选料、製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创新发明极多,器类与釉色之丰富,为此前所未经见,从而铸就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十年,其中青花一门,极负盛名,终明之世,精光不泯,由此衍生出黄地青花者,更是宣窑最杰出之发明,开启後世低温色地装饰御瓷之先河。
清宫内府典藏丰富的宣窑佳作,以致雍乾二帝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去领略宣窑之风采,从而对宣窑各方面的艺术成就取得深刻的认识,感悟更在古人之上。如此所凝积的美学思想使得他们由钦慕古物转入摹古抒情之际,更具独特的艺术视野,往往撷其最精华之处组合化裁,既保留经典元素,又另见新意。本品当是其中之经典佳例。
本品端庄典雅,挺拔饱满,外表装饰宣窑黄地青花之釉彩,以撷其苍妍璀璨之华贵。腹部主题纹饰为上下交错的三组折枝花果纹,花卉者芬芳盈枝,风姿绰约,果实者,饱满丰硕,寓意吉祥。运笔苍健,点染深沉,颇获宣青神髓,肩部和胫部绘就细密的莲瓣蕉叶辅助纹饰铺陈出宣窑青料苍雅浑厚的观感,又与主题纹饰疏朗清雅的布局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纹饰之外皆敷设黄彩,色泽匀净明亮,极见精准细致,犹如青花纹饰镶嵌其中。底部圈足修整细腻,白釉莹美似玉,抚之极其温润,中心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笔道清晰规整,“乾”字写法为典型唐英榷陶时期之风格,由此可断本品为唐窑之物。
本品是在仿宣窑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基础上添饰黄彩二次低温烧成。仿宣窑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为雍正朝御瓷肇创的摹古佳作,从折枝花果纹饰的布局程度可分繁密型与清疏型二者,前者可看见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见HE LI 著《中国瓷器》页290,图593;後者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页82,图30。乾隆一朝沿之烧造,据《乾隆三年造办处活计档 • 江西》记载,该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传旨御窑厂仿造一批前朝器皿,清单中就有“宣窑青花三果梅瓶一件”之记载。只是两者在肩部纹饰稍有不同,但乾隆者仍然明显保留了疏密两种风格,而本品就是选用清疏型器皿加敷黄彩而成。
作为宣窑可贵之创新,黄地青花属于极其珍罕的品类,原只见于宣窑之盘碗圆器。面对如此独特的品类,以雍正皇帝对宣窑的审美选取标准与摹古之性格必将黄地青花在摹古活动中加以发扬,所以雍正御瓷不独摹仿宣窑黄地青花之圆器,更将其扩大至瓶尊罐的琢器之中,然数量不多,亦异常珍稀。后人陈浏《匋雅》对此总结有言“黄地青花,雍正窑之所重视者,匪独盘然也,大瓶亦有之。”正是雍正皇帝的此番创新才将黄地青花推至第二次发展之巅峰,成为清宫御瓷最尊贵的代表之一。
乾隆早期沿袭烧造黄地青花器皿,造型选取比雍正者丰富,传世实物所见品类有胆瓶、马挂瓶、交泰瓶、梅瓶、六棱瓶等六种之多。只是关于乾隆朝御窑厂摹造的档案记载非常少见,在前述所引乾隆三年仿造前朝器皿的清单中,除了烧造“宣窑青花三果梅瓶”之外,还有仿造 “宣窑黄地青花大盘一件、黄地青花串莲大盘一件、宣窑青花黄地高足撓碗一件”的要求,这些仿烧的产品都与当今实物对应印证。然而对琢器生产虽未见档案记录,但是上述六种琢器有五种都是清宫旧藏,至今仍在故宫里面,所以必定是当朝作品无疑。乾隆朝最著名的黄地青花者当推南京博物院典藏“乾隆 黄地青花龙捧寿纹六棱瓶”,该品造型独特,纹饰尊贵,与之相同另有白地青花者。根据造办处档案记载白地青花者在乾隆七年之前和乾隆七年均有烧造,比较两者胎釉、青花、纹饰、写款诸方面,颇为一致,可推知彼此烧造时间不会相隔太久。由此可以认定乾隆早期是乾隆黄地青花瓷器烧造的最佳时期。同时,乾隆时期黄地青花器皿只是雍正朝烧造的延续,皆是唐窑所出,彼此品质和风格一致,这正是雍乾父子二人陶艺品味相袭的见证。
乾隆朝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传世所见式样除了本品以外,尚见带盖、溜肩,肩部纹饰为留空莲瓣内画火焰纹者,主题纹饰属於繁密型,参见香港苏富比1990年秋拍第255号拍品。
本品传承显赫,原为徐展堂先生旧藏,著录于《徐氏艺术馆——陶瓷Ⅳ•清代》之中,为当前拍卖市场流通乾隆御窑黄地青花瓷器当中品格最高者,成为鉴赏雍乾同类御瓷之标准,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寄托了雍乾二帝对宣窑的无限钦慕,在十八世纪清宫摹古之风尚中留下一抹华丽的倩影。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3222 明永乐 青花瑞果纹梅瓶
成交价
RMB 42,335,760
HKD 50,520,000
USD 6,466,560
EUR 5,052,000
来源
伦敦苏富比,1987年12月15日,拍品142号(梅瓶)
纽约苏富比,1993年6月2日,拍品382号(盖)
徐展堂珍藏(1941-2010)
香港佳士得,1999年11月2日,拍品650号
庄绍绥珍藏
展览
香港艺术馆,《历代文物萃珍: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展》,1990年11月30日至1991年2月10日
小口卷边,短颈,丰肩,敛腹,浅圈足。通体青花纹饰,肩上绘莲瓣一周,腹饰上下两层折枝花果纹饰,上层为桃、石榴、海棠,下层为樱桃、枇杷、荔枝。近足处饰蕉叶纹,花纹间加青线。青花呈色浓艳,有深蓝色结晶斑,线条略为晕散。盖子为明末制品。
此件梅瓶为明初青花瓷中的名品。近似例见诸于国内外公私收藏,尺寸由28.5公分至41公分不等。尺寸与此器相近的有三,一曾于1949年费城博物馆《Ming Blue-and-White》展出,见图录图版89号,现藏日本松冈美术馆;二为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艺廊之藏品,曾于1977年《New South Wales Exhibi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展出,见图录图版52号;三为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藏品,编号TKS15/3822。托普卡比宫尚藏五件此式样的梅瓶,两件29公分高的曾著录于康蕊君著《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Museum: A Complete Catalogue》第二册,伦敦,1986年,图版624号,其一肩部为蓝地。阿德比尔寺亦有六件,其一著录于《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华盛顿,1956年,图51号。台北故宫藏有二例,著录于《明瓷名品图录: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东京,1977年,图版12(图一)及39号,后者带盖,器形稍有不同,构图较紧凑,被定为宣德。北京故宫博物院亦有二例,一载于《中国陶瓷全集》第十二册,上海,2000年,图版12,另一载于耿宝昌著《故宫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上)》,北京,2002,图版76号,定年宣德。
明初还有另一组近似的青花瑞果梅瓶,其器形较为丰硕,
主纹饰为十组瑞果,整体布局较为紧凑,辅助纹饰亦较为复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二例,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上)》,香港,2000年,图版29(图二)、
30,及玫茵堂旧藏一例,2011年10月5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11号。
此类式样及尺寸的明初梅瓶,公开市场上似仅见此例。曾现身拍卖市场的近似例包括陈玉阶先生旧藏一件,28.5公分高,2013年5月29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1930号,及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一件,28公分高,拍品3023号。
清代活计档中有清帝下令为此类器物配座,并发送景德镇令其仿烧的记载,见乾隆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青花三果纹梅瓶一件...。传旨:交与烧造磁器处唐英...俱照样烧造送来。烧造完时再将交出原磁器缴回,仍交磁器库。」此类清代作品,可参考香港佳士得2011年11月30日拍卖的一对乾隆梅瓶,拍品2942号(图三)。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