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慈禧,不幸的大清

慈禧

当我们讲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慈禧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她掌控中国最高权力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在危机时刻力挽狂澜稳定政局的是她,而将中国推入万劫不复的也正是她。

作为一个女人,慈禧是那么的不幸。她早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咸丰逃往热河便再也没能回到北京。此时大清政局摇摇欲坠,年轻的慈禧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天赋,他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杀顾命八大臣开始垂帘听政,将大清国的权力牢牢掌控在皇家手中。

27岁的慈禧和6岁的同治小皇帝在1861年撑起了整个大清帝国。像许多年轻寡妇一样,她总是觉得自己的儿子这么小就失去了父亲,太可怜了,因而不舍管教,不愿管教,不让别人管教,等到孩子长大了,发现应该管教了,结果孩子不让管了,我行我素。然而慈禧的纵容让同治帝养成了不少坏毛病,常常在小太监的陪伴下溜出皇宫,微服冶游,整夜八大胡同等处一些茶园酒肆青楼妓院流连忘返,渐渐走上堕落之路。1872年,小皇帝同治17岁了,也应该亲政了。慈禧太后经过这些年的辛劳,也准备撤帘归政,颐养天年了。然而遗憾的是,仅仅三年时间,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咸丰帝惟一的龙种同治帝竟然于1875年一命呜呼,英年早逝,年仅19岁。官方宣布为天花所致,但一直传言是同治私生活不检点,沾染梅毒致死。

咸丰帝与慈禧太后的独苗没有了,无人承继香火。大清王朝还得继续,谁来接班成为一个问题。正好醇亲王奕譞与慈禧太后的妹妹此时有一个儿子曰载湉,此时仅5岁。就血缘关系而论,载湉是咸丰帝的亲侄子,也是除了儿子之外最亲近的晚辈。这亲上加亲使载湉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看着聪明伶俐的载湉,慈禧太后自然想到过往的教训,绝对不愿重蹈历史覆辙。慈禧太后为载湉请来全国最好的老师,进行最严格的道德品质的训练,接受最好的文化教育。在慈禧太后内心深处,她绝对不能容忍小皇帝成为同治帝那样的纨绔子弟,发誓要将小皇帝培养成一代明君,不仅要守住大清万年基业,而且要像列祖列宗那样发愤为雄,重建辉煌。

年轻的光绪接受了中国帝制时代最好的教育,十年苦读使小皇帝一代优秀的君主形象渐露端倪。这一年,年过半百的慈禧太后已经执掌政权20多年了,而小皇帝也能逐渐成熟,够处理政务了,所以慈禧太后正式提出撒帘,让小皇帝亲政。不必怀疑她的是虚情假意,因为按她的权势,她如果什么都不说,是没有人敢向她提出撒帘的。

1898年9月22日,就在慈禧太后在颐和园颐养天年的时候,她得知了康有为计划的“围园杀后”的事情。她感到愤怒,而且是怒不可遏。之前光绪皇帝和康有为眉来眼去,她只认为是年轻的光绪看待人才看走了眼,并没有太当回事。而现在这个康有为居然要杀她慈禧!一介草民哪来这么大的胆子?所以她认定光绪是这次谋划的幕后支持者。当晚,慈禧火速回宫,罢黜了光绪,重新训政。

慈禧是愤怒的,她几乎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9月25日,光绪发了一道谕旨:

“朕躬自四月以来,屡次有不适,调治日久,尚无大效。京外如有精通医理之人,即著内外臣工,切实保荐候旨。其现在外省者,即日驰送来京,毋稍延缓。”

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的身体状况是最高机密,而现在下达圣旨向社会公布,其背后的用意,便是慈禧要让天下知道光绪病重,以便日后废掉光绪。

慈禧此时对光绪帝是咬牙切齿的。10月4日,慈禧太后下发懿旨,对光绪帝的内殿太监实施了异常狠毒的整肃,其中四名太监被当场板责打死。虽然处罚的是太监,但是谁都知道,慈禧太后的仇恨,真正指向的是光绪。10月8日,光绪已在瀛台涵元殿处于软禁状态。

慈禧的一生无疑是不幸的一生,痛失至亲,晚年一手栽培的侄儿也居然要置她于死地,心结无法化解。此后的慈禧再也不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她成了一个不幸的心中充满怨恨的老太婆。她不再相信任何人,也再无法作出正确的政治判断,她之后做的所有政治决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护自己的权利和人身安全。

而就在这样的恐慌和愤怒中,慈禧把中国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幸的慈禧,不幸的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