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纸质书---------紫禁丹青∶清宫绘画的创作与收藏

我承认,这是我个人看的为数不多的纸质书,不过随着自助借书机的普及相信俺读的纸质书会越来越多嘀。感谢政府。

乘着记忆还热乎,赶紧说说这本书,说实话,能从下里巴人范儿,设置在居民社区里的自助借书机中借到这么高大上的书,真是让人激动的一塌糊涂,激动之余,赶紧下手,但老话通常都是很有道理的话,书非借不能读。所以最后这本书在沉睡了近一个月后在到期前一天晚被匆匆看掉了,自我找辙的说,现而今老不适应翻纸质书了,总想不起来看,好吧,其实问题中心点还是懒,太懒,总懒的看。

说难得一见,一方面是这种小众书在借书机里会出现,另一方面这种书也着实印量不多,就算在图书馆里也不算是主流的。

说书说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故宫研究员,多让人羡慕的工作汗。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她的工作总结,研究论文集,书名叫紫禁丹青,主要内容也是故宫里那些书画的故事,行文风格绝不戏说,虽然文笔有些无趣,预计看惯了**那些年、这才是*史的人各种不适应,但知识量足够大,看这种书有如吃戗面馒头,不好看,不好吃,可SO解饿,真管饱。对于俺这种伪文青来说,还能从字里行间看出不少爆料,比如宫廷代笔那章,才知道原来清廷很多名臣不是想像中那样有才,尤其讲到慈禧学画那些事,联想起前几年香港某行拍卖慈禧画的桃花,专家铁口鉴定这画一定是真哒,为啥,因为画的太外行啦,说白了,就是画这么烂的画还敢在宫里明面放着,一准领导真迹啊。两相印照,立时知行合一了,这也是常看闲书的一大好处,常赶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遇上老亲戚,通俗的说,好像单位茶水间里一众串闲话,那*部门又出了大八卦,不管内容多狗血吧,你要是认识事件主角,那就能听的有滋有味,有来有去哈,你要是个新来的,对事件主角、配角、龙套、领盒饭的一个不知,半个不晓,那肯定味如嚼蜡,那什么,我推荐你还是去看天涯,要说狗血,没人比的过它家。

好吧,说书说书啊。要说八卦,这书也有八卦,或者说,只要你有一颗八卦的心,必能有双八卦的眼,比如后面鉴假一节,作者举了好几个造假实例,于是俺才知道,原来历史上元朝赵孟頫夫人管道升的大部分画,都是假哒!!我的玻璃心啊,边捡边看作者分析,有理有据,话说俺一直把他家那点事当成传奇咧(赵及其夫人、其子都是书法家,[仁宗皇帝曾让人把赵孟頫、管夫人及子赵雍的书法装裱为卷轴并收藏于秘书监,“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内为网络引文,那字让俺口水的不行啊,现在一看,泪啊。

当然,书中有些章节,如傅仪如何毁文物等等,都是既往所知事,翻过既可。

------------我是听着新闻联播写这个的分割线,所以语法错误神马的,都是很正常的。很容易原谅自己的某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难得一见的纸质书---------紫禁丹青∶清宫绘画的创作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