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儒家木刻申遗成功谈起

从韩国儒家木刻申遗成功谈起_第1张图片
韩国申遗成功的儒家木刻

新华网近日就韩国人的儒家典籍木刻雕版申遗成功发表了一篇新闻,文章写的有理有据。首先,就申报了什么进行述说,共718部书籍和文献的木质雕版,总计64226块,全部为手工雕刻,来自于民间家族、博物馆和相关研究机构。接着,就“凭什么申报”入手——所有木刻雕版均为“真品”,其书目均见于历史事实,且雕版木刻均在韩国本土完成,并且至今仍具有传播价值。最后,以“申报的意义”来结尾,以保护和传承儒家文化,为韩国儒学奠定理论基础收尾。全文写的有理,有据。

不过这一篇文章却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网友评论,观点无异于“世界都是韩国人的”、“中国的传统思想衰落,已经被别国发扬光大”,“传统思想无人沿袭,被别人发扬是好事”等等观点。其中不乏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传统文化糟粕的非难等等。

就以“韩国儒家经典雕版木刻申遗”引起的广泛关注,我个人觉得,韩国对于此项目的申遗,我是很支持的,同时也提醒我国对于这一点的关注。

“申遗并非正本清源”

很多国人对韩国人抱有不佳的印象——盲目的民族自尊心理,狂妄的民族优越感以及引发的对周围邻国的轻视(中日朝),这些都可能成为了韩国人在民族这一问题上的注脚。尤其是对于申遗,如果说韩国人是民族优越感的佼佼者,那中国人一定比韩国人更有自信。中华文明浩浩荡荡五千年,不管是政治经济科技发明随便都能拿出一样分分钟“秒杀”韩国人的“优越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不假;韩国申报的木刻经典内容源自中国儒家,也不假;那么问题在哪儿呢?源自国人的“正统”心理。

自己家的东西,被外国人(尤其是韩国人)拿去,还成功申遗,总有一种自己的东西现在不是自己的了的一种感觉,生怕日后行走国际的时候,被其他国家认为是“韩国人原创”、“韩国人的文化标签”。这种心态,非常可以理解。但是,申遗不是科技发明的专利,并非就是注册商标,这一点是非常不同的。各国均有权利对自己国家内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遗,并非只能局限于“原产国”。

纵观历史,某一国家的创造发明会在周围文明之间交汇流传,在不同地方发扬光大,这种例子比比即是。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却因阿拉伯商人而名扬天下;佛教也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广大的时候却在印度本土悄无声息的消亡。中国的儒家思想深刻的影响了东亚各国——朝鲜、日本、越南、琉球,同时也在当地发展出了新的儒家学派,给儒家思想注入新鲜活力。正如此次的韩国如家木刻雕版,除了朱熹等中国大儒的典籍外,也有许多韩国原产的思想家的儒家思想,这些东西形成了韩国人的儒家观念。

“申遗成本很高”

在网友们疯狂地批判韩国的同时,还不忘对我国“慢半拍”的申遗工作进行敲打。的确,我国在传统文化的申遗上总落在韩国后面,从端午节到火炕,韩国人成功申遗后,我国的申遗司才会着手准备。当然,优先申报哪些项目是申遗司考虑的,然而我们也要知道申遗的成本是很高昂的。


从韩国儒家木刻申遗成功谈起_第2张图片
耗资十亿的丹霞申遗

前些年,我国南方多地的丹霞地貌联合申遗,这张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达到了昂贵的十亿人民币。其中带头申遗的湖南崀山所在的新宁县承担了4.5亿,要知道新宁县当时的年收入也不过两亿,这场申遗无非是一场豪赌——成功了,景区涨价;失败了,万劫不复,这张门票钱欠下的债不知多少个十年才能还完。更何况申遗成功后,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平遥公费接待的旅游团能使它每年少收入千万的门票;南方喀斯特申遗后,荔波县要拿出十年来投入维护景区;丽江古城不见少数民族生活,灯红酒绿的酒吧街和“艳遇故事”充斥这座小城,这些“中国式申遗”的失败,也预示着中国申遗必定要走一段长路。

“气愤,自嘲并不可取”

官方行动慢,那么民间就先走一步。近些年来,中韩网民在“传统文化申遗”上的骂战屡见不鲜,从争夺周易,到民间恶意流传“韩国人要把中国的汉字书法中医一并申遗”,无不显现出了网民的气愤以及对韩国申遗的敌视。

当然,另一种心态过于消极,一种对国民劣根的批判与自嘲。其观点无异于既然本国国民无力传承,就让它拿去好了,反正国人都是败家子不会做好保护。

当然,自己国家申遗成功,并非是上了“安全锁”,不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正如败家子坐在金山上挥霍一空——中国的文化遗产很多,但不加以保护继承任凭流逝,也就谈不上民族自尊与民族骄傲。对于这两种不可取的态度,要抵制。要正确发扬自己的文化,这也才能向世界宣称,这是我国的世界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拒绝申遗带来的炒作”

端午,泡菜,慰安妇......网友们戏称韩国已经把一切都申遗了。当年韩国为了把“泡菜”申遗,不惜背负炒作恶名。首先把泡菜改名辛奇,然后再拍摄推广纪录片,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大幅广告。同时,韩国人在申遗通报前提前声称申遗成功,教科文组织警告韩国不要在进行相关的新闻报道,泡菜只能被列入“泡菜文化”,单项泡菜可能会被商业利用。同时教科文组织声称韩国在机进行相关申遗只会使其在申遗道路上越走越难。


从韩国儒家木刻申遗成功谈起_第3张图片
泡菜申遗的报道

在申遗上,韩国人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中国人闹的越凶,影响力越大,越能提升韩国的民族优越感,这是韩国申遗不花钱的宣传。短期来看这对韩国申遗有利,可长期看来,这种不招人喜欢的形象自然不能给韩国带来良好的效应。我国在申遗中要避免这种“炒作”心态和豪赌式申遗。

“竞争带来良性循环”

有这么一个不讨喜的邻居,对于中国来说并非坏事。正是因为韩国人的存在才能时刻提醒我们关注申遗,关注传统文化保护。当年的老字号商标被外商抢先注册,也唤醒了中国人的专利意识。

韩国的申遗,其实说白了就是韩国自家行为,别人无权干预。如果国人是因为未能捷足先登而破口大骂顿足捶胸,很没有必要。也许中国可以与韩国尝试合作申遗?中国和北邻蒙古曾经联合将“蒙古族长调”申遗,这种尝试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是否合作就另当别论了。东亚各国在历史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其高调的在网上攻击他国,不如沉下心来埋头做好自己文化的传承保护,所谓“闷声发大财”。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韩国儒家木刻申遗成功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