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于道”与“五大根性”的感悟

读文有感:

《阳明心学涵养实记》⊙陈复

网路同样能行善

阳明先生说:「学著如何下棋,同样会被称作学问,学著如何写文章,同样会被称作学问,学著如何修道,同样会被称作学问,然而这三件事情会归向的位置却差异很大。『道』就是指大路。离开大路,那就充满著荆棘,很难到达目的地。因此专精于道,这才能被称作真正的『专精』。如果只是专精于下棋,却没有在同时在专精于道,那这个专精就是在沈溺。如果只是专精于写文章,却没有同时在精于道,那这个专精就会流于怪癖。道是很宽广博大,能由里面发展出文词与技能,如果反而拿文词与技能为主,那就离开道很远了。」

这出自〈送宗伯乔白岩序〉。

现在的学问,则已被规范在知识里,只有从事于知识的研究,才被视作学问,否则不被承认是学问。这固然或能满足于学者的知识傲慢,却更使得一般人能很坦然的自承「我不做学问」,因为做学问就跟写论文划上等号,完全无关于做人处事,尤其是做人处事背后在引导的心性。我们不该全盘否认知识作为学问的意义(虽然它很需要改革),然而,我们更应该恢复做人处事的学问,这种学问不只是去学跟人应对进退的计谋与办法,更要去涵养心性,让心性能引领人应对进退,这就是我们要重新提倡心学的原因。

现在的工作概念,都是把人局限在某个知识范畴极其狭窄的位置,要人不断为那个工作奉献精神,然而,其奉献却即使美其名曰「劳心」,都只是在反复操作大脑的某个区块,并没有真的在活化全脑,甚至全部的精神。这种过度操作的结果,会使得大脑陷在僵滞的处境里,如同人的奴工,毫无获得休息与滋养的机会。这就是有问题的「专精」,因为这个专精里不曾把心性放进去。然而,面对大多数人都还是得做著这样的工作型态,才能获得生存或生活的有限资源,他们该如何是好呢?

我们无法骤然呼唤多数人不要再做这种工作,不过,他们依然要知道,如何把心性放到里面去,意即能否把知识范畴狭窄的工作,放到更大的意义里,使得这个工作有意义。这个意义的核心,就是「行善」,人只要有意愿,都能想得到如何把工作与行善结合,即使是电脑工程师,都还是能让其工作的内里具有行善的事实,譬如说帮忙同仁了解做事不离心性的道理,待人接物心存敦厚,只有行善的事实,能揉化单调的工作,不至于使得人生变得毫无意义,行善乍看是在外王,其实本质是在内圣。

现在网路很发达,大家都开始喜欢暴露自己的生活琐事,或者驰骋于文笔,做个文学写手。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根本没有「虚拟」的空间,人不论用什么管道跟人互动,只要对生命产生影响,都应该带著心性去行为。因此,我们应该要有诚意去带著心性来实践生活,而使得我们写字的时候能写出感人向道的文字,而不是只有诚意去写些自己的生活琐事,而里面净是无谓的恩怨情仇。上面讲的两件事情,就是专精于道,而不是专精于技能与文词。即使是网路环境,同样能行善,只要我们愿意。

个人理解:

从工作的角度理解,专精于道,首先,专精是对工作的专注,但如果专注不是发自内心的,人的内心会很痛苦,不会长久的,这是由于我们没有把我们的心与工作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工作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要想让心和工作连在一起,则我们需要找我们工作的意义何在,这里用到匠能孙老师与赛威邓总总结的5大根性来理解:

这里我们默认已经认为我们的工作应该是有意义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意义在哪里,这个人在企业也没法长留。

第一根性:我的工作是让老板满意,我工作的价值是为老板创造价值,因为老板发我工资,为钱而工作。

第二根性:我的工作是让顾客满意,我的钱从实际的意义并不是老板发给我的,而是因为我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盈利了,所以公司发工资给我,所以我是为价值工作。

第三根性:我的工作是为自己满意,我为给顾客创造价值,为公司争取利润,我自己的能力提高了,自己满足了,这是我的自我价值实现了,所以我是为自我价值实现而工作。

第四根性:我的工作是让父母满意,我的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在公司有好的发展,有稳定的工作,个人能力也提高了,我能够独立生活了,父母不在为我的不成熟而担忧,所以我是为个人成长而工作。

第五根性:我的工作是让老师满意,我为公司创造价值,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能力导致,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如上司、领导、同事,首先这些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对于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存感恩的心,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自大,不自傲,同样的,除了我们的身边的人,还有我们的竞争对手,还有让我们有困难的人,责备我们的人,这些人这些事都可以让我们成长,这些人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存感恩的心,感谢这些人的存在,让我们有机会成长。同时我们要有感恩的心去面对一些事情和我们身边的人,这时,其实才是真正的智慧,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智慧成长了,我们的“老师”就满意了,所以我是为智慧成长而工作。

所以这里说的“专注于道”,道是智慧的意思,工作的态度应该是建立在“智慧”之上,这里的智慧是指个人的成长,从提供价值->自我价值实现->个人独立->智慧的成长(心存感恩,以善驱动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精于道”与“五大根性”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