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成熟是能够面对问题和痛苦而不回避。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成熟,并指出: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痛苦。正因为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所以才是“少有人走的路”。人生错综复杂,每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勇于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痛苦。

       “在评判他人之前,先评判你自己”。  

       耶稣曾经说过:“首先取出你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把你兄弟眼中的木屑看的更清楚”。意思就是:在评判他人之前,先评判你自己(p32),耶稣并没有说:“永远不要评判”,因为不评判他人很难。但是换一个角度,让我们先评判自己,我们自己会决定要不要再去评判别人。

       于是,我反省了一下自己。

       比如最近一直被我们吐槽的“鸡汤”,我一直觉得凡事都应该适量,少了达不到效果,多了就容易适得其反。但我之前在朋友圈读到一篇文章,文章指出读书的第一层境界是读出财务自由,代表人物是六神磊磊和当时明月。里面提到六神磊磊是如何看待鸡汤的,他说:文字本不该去分个高级和低级,就像武侠江湖里,门派其实不重要,干什么才重要。作者觉得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不给文字分三六九等,而是从最平淡的文字里也能读出生活的色彩。

       好吧,我距离第一层的境界有点远,其实不是有点远,而是非常远,这可能也是我不能对文字一视同仁的原因。站在这个角度上,错的并不是文字,而是我的境界。

       境界如此玄妙,低境界的小鬼永远读不懂高境界的大神,我只能暂时先在自己的境界里忍住吐槽的冲动,多读书,等到境界提高了再回头看这一段的历程。因为人生是一场修行,还要学会妥协。

        我想到另外一个例子,有一天我在小区里走,后面有一辆自行车,骑过我身边的时候,喊“让一让”,我第一反应是:这么窄的路为什么还骑车?后来转念一想,这条路也没说不让骑车,毕竟小区里没有专门的路给自行车。再仔细一想,其实走在小区里经常发生需要给车子让路的情况,我的做法一般是车子来了,我才让路,那么以后是不是可以尽量贴路边走?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走路边既能给自己减少麻烦,也能够为别人提供一点点便利,何乐而不为?因为路的情况我控制不了,但我却可以改变我的行为。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面对这些情况,我们会有一些本能的反应,但如果多想一步,会发现很多事情很容易理解,这有助于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欣然接受无法掌控的意外,不要太执着于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自己可以做什么,少一些批判,多一些宽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