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用专车软件打车,居然打到了一辆保时捷。当时我就震惊了,上车立马问司机:帅哥,你这么有钱,怎么还做专车司机啊?
他淡定地说:我这叫体验生活。
嗯,上面那句是我自己的意淫。其实不是。
他说:这车不是我的。
于是,我意识到自己其实犯了一个思维上的错误。
今天就借着这个例子跟大家谈一谈,连麦肯锡也推荐新员工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学好了,我相信大家都有能力一眼看到本质。
01. 什么思维方式这么牛?
生活中,我经常会听到一些貌似很有道理的结论,例如:
我不加班直到看到凌晨四点的北京,领导就不会喜欢我。
这个推理的整个过程可能分为三部分:
前提:领导都喜欢加班的人。
观察:领导表扬过加班到凌晨四点的人。
结论:我不加班到看凌晨四点的北京,领导就不会喜欢我。
但是这个推论就一定正确吗?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啊!
首先,问题的前提条件“领导喜欢加班的人”就极可能不是一个事实。
事实可能是:领导喜欢能按时交货出活的人。你加不加班,他才不在意。
而随后的观察——领导表扬过加班到凌晨四点的人,也可能不是第一个前提的结果。他之所以受到表扬,未必是因为加班到凌晨四点,可能是因为工作结果超棒,领导一个字都不用改,十分满意。
所以,结论就是错误的。
如果你一直加班,天天看北京的日出,但是工作出品依然像垃圾一样,领导还是不喜欢你。你可能还哭一百次都找不出真正的原因。
就像文章开头我遇到的那件事,我不分青红皂白就假设了“开保时捷的一定是有钱人”,接着继续脑补了“有钱人开专车无非是玩玩体验”,结果当然闹笑话了。
而懂得了“逻辑思考方法”你也许就不会犯这种浑了。因为它由两个因素组成:
○ 批判性思考——看穿本质
○逻辑性展开——说服他人
02. 看穿本质的三个步骤
《教父》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本质的人,自然命运是不一样的。
看透本质的本领,就是要从“想当然”当中脱离。
批判性思考有三个步骤,因为实在是比较艰涩,我在这里举个栗子:
通常,牛逼的人都非常努力。
那全中国哪个企业的员工最努力?富士康!
富士康的工人最努力,所以最牛逼。
好了,上面这个理论,怎样批判它呢?
第一步,认清目的到底是啥?
我们在讨论的是怎样的人牛逼,不是为了选举谁最努力对不对?
所以,整件事就不该把努力作为评判的标准。牛逼才是我们的目的。
第二步,你是用世俗眼光看问题吗?
牛逼的人都非常努力,这个推论本身就是伪命题。
世界上多少人牛逼?
韩寒就很牛逼。他中学就挂科辍学,长大就赛车,跟大多数兢兢业业读书老老实实上班的人比起来,看上去并不太努力。
但是他不牛逼吗?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决赛临场创作,一篇《杯中窥人》叫人称绝。
“一般来说”、“以前都是这样的”、“大家都这么看”、“这是常识”……这些统统都是困住思维的藩篱。
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多问,我到底有没有被世俗的人误导了?
如果没有,那世俗看法的条件有没有变化?
用大俗话来说,就是要多问几句:你以为的以为就是你以为吗?
第三步,多问几个“然后呢?”“为什么?”
富士康的工人都很努力,然后呢?
富士康的工人很牛逼,为什么?
如果所有人像富士康工人那样天天加班,就可以创造很多价值了吗?
多问几个问题,就会发现,很多表面现象根本站不住脚。
然后你会发现,经不起反复推敲的结论,都是伪命题。
03. 说服他人的四个要素
我常常都看TED的演讲,演讲者往往能够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拆解得让人深有同感,热血沸腾。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功夫呢?
不得不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逻辑性展开”。
一个观点,如果经得住“批判性思考”反复拷问,确定能成立,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
一般一个人讲话你不想听的理由,无非就是这几个:
○ 不知道主要说什么:没主题
○ 不知道你讲半天说明什么:没结论
○ 不觉得你有依据:没证据
○ 听完无感:没行动
所以,要别人对你说的观点有深刻印象,就要遵循:主题—>结论—>证据—>行动这四个要素说话。
举个栗子。
差评的说话方式:
要提高文章的转发率,就要让读者对你产生同感,大家可以看看爆文都是怎么写的,我最近都一直在研究这个。
上面这句话毫无逻辑,毫无重点,对不对?
好评的说话方式: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如何写一篇转发量高的新媒体文章的问题。(主题)
我认为要让读者转发的关键是让大家产生同感和共情。(结论)
大部分转发量高的文章都是层层铺垫情绪,像咪蒙一炮而红的爆文《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就是一个好例子,自上而下多个身边的案例拉动了读者同感的情绪。(证据)
你不妨找这篇范文来看看,就能明白应该怎样去写高转发的文案了。(行动)
看了这两个比较,是不是觉得逻辑的说话方式就是高级?
再艰涩难懂的观点,经过这样一拆分,就会变得抽丝剥茧,条理清晰。假以时日,我相信别人不扶老奶奶过马路,也会服你。
04.
上面这个逻辑思考的方法,在豆瓣评分7.3的《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里有详细的展开陈述。
虽然,里面提及的思考方法,在广为好评的好书《麦肯锡方法》和《金字塔原理》中也可以看到。
但是这本书最大的优势是:薄。
没错!它只有127页,可以随手作为一本工具书查阅,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是一本初步训练思维和表达的好书。如果你梦想进入麦肯锡,或者你希望能像麦肯锡的精英一样表达自己,不妨把这本书作为案头工具书,随时翻阅。
我相信,时光绝对不辜负懂得方法论的人。
-End-
维小维,做投资的明朗女子,有料的职场妈妈。专注解读人生迷思,写最有意思的深度干货。
如果喜欢的话,欢迎点一下关注按钮,让我常常陪伴你。
(这是维小维第170篇原创文章,转载请加署名和出处)
小维的其他好文:
01.你越讨厌的人,越能成就你!
02.《我的前半生》暴露的5条选择题,分明就是职场潜规则!
03.罗子君的最强逆袭:你该如何对命运说不?
04.我的前半生:别踩这5个职场雷区,电视剧都在骗你!
05.李文星之死:谢谢你戳穿了互联网之恶
深受启发,随手分享,就是对小维最大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