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顺则寿长

        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可大可小,可松可紧,可顺可逆。这口气分量可重了,有没有它结局是天壤之别。

        也有的人心态平和,喜怒不形于色,这也代表了一个人的素质和涵养,当然其境界和结果亦不相同。

        黄帝内经中有情绪、外感、过劳对身体的影响的论述,论述了气顺气结气逆等情况,见文后面附记。

        现实中,有些人总像个怨妇似的,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好像这个世上人人都欠他一笔债,不知是他的生存、生活环境把他塑造成了这个样子,还是他的情绪把自己周围塑造成了那样的环境。

        不经历大难,难以获得感恩。

        也有人要靠亲戚朋友来抬高自己身价,口口声声自己某个亲戚朋友如何如何,担任什么职务,这是不自信的表现,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自己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自己的自信和定力终究是自己给的,与旁人有何关系?

      人活到成熟之后,便不再为争一口气,更不为向曾经低看自己的人证明自己,因为自己有不必为人知的更为高远的志向。

        所以不必为了别人证明自己,也无须博同情,博眼球。自己本身就是自己,有独特的个性,不再轻易接受别人的任何暗示,内心安定而平和。

        不需要别人来处处指导自己,只有人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这个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生活应该做到动静有常,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有类似佛学的时光,比如求知上学等。不顾世上任何人的牵绊,孜孜以求,只专注于自己的追求。

        没有多余的杂念和欲求,单纯为了真理和理想,这是为了锻炼其刚强。

        刚强、无欲无求的男子和女子是人世上最宝贵的财富,直接推动了社会各门类学科技术的发展进步,包括哲学、文学、地理、音乐、美术、心理以及社会科学,当然也包括机械、电子、能源、化学、水利、航空航天、农业、生物、物理等基础学科。

        以下摘自网络。

        气,本是中国古代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用于解释人的生 理、病理现象,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同时以气的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宝命 全形论篇》“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即指出人是“天地之气”的产物。

        人体的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不断地运动,流行全身,无处不到,“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升降出 入,无器不有”,就说明人体各个脏器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 止。《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气机失调则能变生出多 种疾病。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笔者认为这段话从情志过激、外感邪气、过劳所伤三方面论述了“百病生于气”的发病学观点,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外感邪气

自然界的正常气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但是当气候的变化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寒则气收 《素问·举痛论》说:“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这是指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筋脉挛急。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肢节屈伸不利,肢端冷麻等。

炅则气泄 《素问·举痛论》说:“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这是指火热之邪使机体腠理开,大汗出,气随汗出而外泄。表现为咽干口燥,乏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过劳所伤

劳则气耗 劳是指过劳,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三类。《素问·举痛论》说:“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这是指长时间过度劳累则伤气,气不 足则不能抵御外邪,从而导致病的发生。劳力过度表现为乏力、神疲消瘦等;劳神过度表现为心悸、失眠、健忘,腹胀、纳呆、便溏等;房劳过度表现为腰膝酸软、 眩晕耳鸣,阳痿、遗精等。

        综上所述,气不仅是构成人和世界万物之本,气的失调也是形成疾病的根源,“百病生于气”是对人类疾病病因病机的高度概括,对它的研究有利于指导我们临床治疗疾病时从气论治,进而抓住疾病的根本,真正做到“治病求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气顺则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