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嫉俗的人我要告诉你

    今天,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诗人阿赫玛托娃诞生 129 年。1935 年至 1941 年期间,阿赫马托娃的儿子在大清洗中,因为不承认自己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而先后两次被捕。

在这无尽的迫害与磨难下,诗人写出了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又名《挽歌》)。

    阿赫玛托娃,出生于 1889 年 6 月 11 日,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1912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黄昏》,情调低沉,引起了诗坛的关注。1914 年发表成名作《念珠》。此后写有诗集《白色的一群》(1917)(三本诗集《黄昏》、《念珠》、《白色的一群》的出版使阿赫马托娃跻身于俄罗斯一流诗人行列)、《车前草》(1921)等。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开始,阿赫马托娃被苏联当局认定为“在意识形态上既缺乏思想性又具有很大危害性的”作家,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

            1913 年,彼得堡开设了一家专为流浪艺术家和诗人提供活动场所的酒吧——“野狗俱乐部”。阿赫玛托娃是这家酒吧的常客,她的不少诗歌都是在这里首先朗诵,然后广泛传播出去。她在一首诗中对此有所描述: “这里,我们全是酒鬼和荡妇, 我们在一起多么郁闷! 连壁画上的鲜花和小鸟 也在思念流动的彩云。…… 啊,我的心多么忧伤! 莫非在等待死期的来临? 那个如今正在跳舞的女人, 她命中注定要下地狱。”

       

              俄国革命后不久,苏维埃当局批评她的作品专写狭隘的爱情和上帝题材。1923 年她的前夫被处决,就此在文坛沉寂了一段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被公然抨击,并被苏联作家协会开除。1953 年在斯大林死后的文化解冻时期,阿赫马托娃的声誉渐渐得到恢复,晚年是俄罗斯年轻诗人圈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被俄罗斯人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大型抒情叙事诗《没有主角的长诗》被公认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诗作之一,也是她诗歌创作的总结。

            组诗《安魂曲》(Реквием)是阿赫玛托娃的代表作之一,写于 1935―1940 年间,也就是令俄罗斯人不堪回首的大清洗时代。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诗人不得已像荷马时代的诗人似地,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因此,《安魂曲》在很长一个时间里,成了一部口口相传的作品,它们直到 1987 年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

        《安魂曲》的主题是以个人的苦难来折射民族的灾难和不幸,在谴责刽子手的卑鄙和残暴的同时,歌颂了受难者的崇高与尊严。就阿赫玛托娃的整个创作生涯而言,它们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诗人此前写作中的精致、纤细、典雅,仿佛脱胎换骨似地融入了粗犷、坚韧、沉着、有力的主导性声调之中,使作品既保持了细部的可感性,又摆脱了早期写作的纤巧与单薄而呈现了肃穆、庄重的风格。作者凭借这部作品丰富和拓展了“抒情的历史主义”诗歌传统,也为自己跻身世界性诗歌大师的行列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下文为高莽(笔名乌兰汗等)翻译。

安魂曲

        题记

        不,不是在异国的天空下,

        也不是在陌生的翅膀下,――

        彼时彼地,我和人民在一起,

        和遭遇不幸的人民在一起。

        1961年

    代序

            在叶若夫主义肆虐的恐怖年代,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个月。某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从来没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

        “喂,您能描写这儿的场景吗?”

        我就说道:

        “能”。

        于是,一种曾经有过的笑意,掠过了她的脸。

        ——1957 年 4 月 1 日,列宁格勒

     

愤世嫉俗的人我要告诉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愤世嫉俗的人我要告诉你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愤世嫉俗的人我要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