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fiona
图:来自网络
在电影《超新约全书》中,有这样一个开脑洞的情节:上帝的小女儿为了反抗上帝,向人类发送了生命倒计时的信息,每个人都被告知还有多少时日可活。当死亡变得确切可预计,人们度过余下时光的方式五花八门地出现了:有的人知道还有62年生命,于是拼命挑战各种危险的极限运动,他知道反正没到时候自己死不了;有的人放下了毫无激情的工作,把全部时间用来学习吹小号每天在Youtube上直播,哭着说要完成幼时的梦想;有的人则什么也不改变······
而我呢?如果收到了那封带有剩余时光倒计时的短信······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我将怎么度过剩下的时间呢?这是一个宏大到近乎空泛,但极其重要的问题。真要去寻找答案往往无从下手,而容易渐渐滑入“今晚吃什么”、“先去准备考试吧”、“早点睡觉明天痘痘就会消下去”的细碎日常里,把这个问题忘却。
我承认,上面那复式结构似乎充满哲学意味的大从句,本身就是对问题的回避。我得把自己拉回来,现在我坐在电脑屏幕前,没有听任何音乐,专心地想自己要怎么度过余生。
这取决于那封神秘短信上的倒计时还剩多少吧,对,时间限度。
如果时间少于一天,我将什么也不做,因为什么也来不及做。就像平日一样,吃早餐,坐电梯,去实验室,盯着电脑屏幕,等着意外像顽皮孩子的沙包从窗外砸过来。或许会背上包,搭车回家,尽管死神的翅膀会赶在我到达之前将我包裹,但至少可以呼吸一下故乡的秋风。
如果时间是十几天到一个月,那么毫无疑问,我会离开。实验,论文,硕士学位还有数不尽的招聘会,都仿佛下雨天挂在别人屋檐下的衣服,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了。我会先回到家,日夜和家人相伴,睡在我出生时就开始睡的那张床上,在自己家的厨房里,一顿一顿地做饭、熬汤,饭一口一口地慢慢品尝,话一句一句地慢慢说。再帮爸爸贴一次膏药,再给妈妈捶一次背,坐在门口,再看一次夜色渐深时远山的轮廓,静静听风中落叶的声音。然后我会坐车,去拜访周边的亲戚们,问问他们近来的生活,小的时候我和他们那么亲,但上大学之后,却再也没有太多联系了。小学、初中、高中校园,我都将回去看看,为那时教过我的老师们带点礼物和问候。然后,我会留下一封信或者和家人商量好,准备一笔钱,开始远行。青海湖、敦煌还有蒙古大草原,趁还有时间,这些一直放在“梦想清单”里却从没出发的地方,我将一一到达,不管途中会怎么劳累、艰难。
如果时间是几个月到几年,同样地,我会离开南京回到故乡,回到父母身旁。但除了与家人朝夕相处之外,我还要争分夺秒地去做一件事——写小说。对,我在小本子上记下了那么多自认为“绝妙”的故事原型,却总是以课业忙碌为借口而一拖再拖,有的是写了放那不加修改,有的干脆永远只是个思想上的雏形,从来没有动笔。从《最后一个爱情故事》开始,不管最后成型的是一个多么糟糕的作品,我将日以继夜地完成它,或许来不及打磨完美,但重要的是,我把自己心中的那个故事讲出来了。据说捷克作家赫拉巴尔在写作《过于喧嚣的孤独》时就曾说过,“我活着就是为了写这本书,我为它推迟了死亡”,希望我也能有这样的毅力和热情。
如果时间是几年到十年呢?
说实话,在进行上面的思考时我整个人都非常压抑,仿佛真的感受到了生命尽头的无力和悲哀,时间太少了,一切都被压缩的很紧。当时间从少于一天变成近乎十年的时候,再去想要做些什么,着实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但这个时间段真的好尴尬呀!不是很多,又不是很少,就像那种中途跑,不能从长计议地拼耐力,又无法一蹴而就地靠冲劲。在这种设定下,毕业证、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真的还有意义吗?我想要多一些时间陪家人,再认识一些好朋友,好好地爱一个人。或许会留在家乡的小城吧,我还想要穿上次cosplay的和服和好朋友去日本玩一次,学舞蹈、弹吉他。在十年面前,我拥有的只是一个个松散的愿望。
还有五六七十年呢?那就是平均寿命了,是我一直预期的那种还可以再犯错、再荒废、再期待的生命。毫无疑问,没有改变,我将继续待在实验室为论文和招聘会奋斗,然后找一份工作,找一个爱人,遇到很多很多我现在都想不到的人和事情。与之前相比,这或许是最怂的一种人生,也可能是最精彩美满的一种人生。这种人生里,我可能想不起来要去完成一直没完成的故事,或者我想起来了,但又有别的琐事推着我远离它。
再把脑洞开大一点,像日本漫画《我还没有全力以赴》中那样,假如人生还剩下200年呢?认为人生是80年的话,没办法过日子,但假如有200年,就不需要那么慌张和焦虑,人生是玫瑰色的梦幻。对,那样的话,我将更从容更轻盈。每日每夜地去图书馆慢慢品读感兴趣的书,回家放松几周再回来,为等一轮中秋的山月筹备半年,甚至再回去读大学、换专业也是有可能的。当然,最大的可能是,想到还有200年,我什么都不干,先睡上一觉再说呗,反正有的是时间,一切都不急,醒来了,看看剧,嗯,还可以再去睡。
可惜,我没有收到神秘短信,对于到底生命余额还剩下多少不得而知。只是,身边不断有自杀、绝症的事情发生着,我感受到生命是无比的脆弱易碎。窗外呼呼的风里,“啪嗒”、“啪嗒”,像海上的泡沫,生命的灯一盏一盏静默地熄灭着。而工作,结婚,房子,孩子,往后的一切又来势汹汹,叫人心生焦虑。
正是因为不得而知,所以每个人都以平均寿命为自己的时限,为未来做着计划。写作、陪伴、看一轮山月都得往后排了。你发现没有,时间的限度严重影响着我们做事的决定。
80年的人生,我们必须考虑现实,工作、婚姻,为了长远的安定,做暂时的牺牲和压抑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立刻跑去山上搭帐篷、看猴子的话,不就荒废了之前的所有辛苦吗?因为还有那么多年,有了好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之后,有钱有闲时再去山上看猴子岂不是会更享受?而如果只剩三个月,自然是怎么高兴怎么来,因为不用付出代价了,时间已经耗尽,再怎么莽撞、自私的出走都会在死亡的灰烬中被原谅,没有任何的惩罚。
也正是因为不得而知,所以以平均寿命为自己的时限未来做计划,是不保险的,有无数的歌曲都说过“谁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压抑和牺牲可能等不来有钱有闲去实现梦想的那天,但同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挥霍也可能不得不在老境颓唐中付出代价。说到底,这是一场赌局。惊心动魄。
刚刚做的时间假设是由紧到松的,仿佛上帝的恩赐一点点在增加,那种被逼到角落扼住咽喉又渐渐松开走向宽阔的感觉,简直像死里逃生。在进行这种思维演习的时候,我终于体会到了时间的伟大、强悍和残酷。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特定的终结点,我们一路往前走,事实上时间是在一点点缩紧的,所剩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我们真正经历的心路应该是与我刚才相反,由充裕的几十年到几年、几个月、几天、几小时,就像季节由烂漫繁盛的春夏渐渐进入萧索凋敝的寒冬,一切都在减少、在失去、在收缩。
上帝的底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揭开,而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既然是赌局总有赢的可能,从概率角度而言,确实赌平均寿命赢的几率最高,况且对于最坏的结果——死亡,我们不是都能接受的吗?
这种思维演习或许不能立刻改变什么,但能让人了解到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再往后不管还有多少年的人生中,牢牢记住它,渐渐靠近它就好了。
你呢?如果收到了那封带有剩余时光倒计时的短信,你会怎么度过余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