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众的东西变成大众的,你就不喜欢了?

作者:柴颖瑞

很多文艺青年在年少时都曾有一种执念:

      当大家都听周杰伦、林俊杰的年代,随身听里放着朴树、李志、陈绮贞和mono就觉得很牛;当大家都看金庸、水浒、余华的时候,你书架上摆着村上春树、卡夫卡、歌德会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当其他人在电影院和KTV里流连的时候,你也曾觉得逛独立书店,去小剧场看演出才是生活;当人们都用苹果,华为的时候,你作为最早一批锤子粉也曾暗暗对其他人流露出不屑。

      总觉得自己的偶像最牛,自己的品味最独特,对一切大众的流行保持距离,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大概是每个小众爱好者最初的幻觉。

为什么小众的东西变成大众的,你就不喜欢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罗永浩曾因这张极具“匠人精神”的照片为锤子手机圈粉无数。

      然而,当《南山南》被街头的理发店循环播放,村上春树的作品成为文青们人手一册的畅销书;连看门大爷也拿着锤子手机谈梦想的时候,很多曾经的小众爱好者感觉自己那可怜的自留地被大众踏破了门槛,那一丝丝的优越感也流失荒野。

      当小众的偏好变成大众的流行,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倍感惋惜而又对它嗤之以鼻了呢?小众的东西变得受欢迎,它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东西了吗?

小众也有品味壁垒

      对于什么样的东西才是小众的,其实并无什么明确的概念来界定。因为它首先是一个与大众相对的概念,大致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被各类因真实审美趣味而集聚的少数群体所接纳、推崇并传播的文化总和。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在数量范围上稀少就是小众,对于像从发型和穿着上显示自己小众的“非主流”,或是像别人喊麦你直播吃蝗虫就可以冠以小众。这时候,审美趣味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众的偏好总是体现在青年文化现象、先锋艺术形态及特殊消费行为,如艺术电影、实验戏剧、户外音乐、文学鉴赏、小众旅行、古籍收藏等,小众文化的温和抵抗并不刻意制造“文化震惊”,反而传达着一种前卫独立的文化理想与雅致诗意的生活情趣。

为什么小众的东西变成大众的,你就不喜欢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故此,小众常被贴上“优越感”的标签,“不就是装吗?扯这么多干嘛?”大众对小众的鞭挞就像小众对大众的不屑,都因为一堵所谓品味的高墙。小众鄙夷大众的浅薄,如果说是优越感;那大众觉得小众装X,有时也是反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传统文人的“流觞曲水”确实离不开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而二人转、广场舞也与芭蕾、古典舞在美学鉴赏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审美维度上的差异很容易通过群体的方式集结,基于内群体偏好,对其他维度上的群体进行降维攻击。

      以至于各种鄙视链在民间流传,同样看剧,看欧美剧的鄙视看日剧的,日剧鄙视看韩剧的,韩剧鄙视国产剧;听个歌吧,古典的鄙视摇滚的,听摇滚的鄙视民谣的,民谣的又鄙视听流行乐的。

小众的执念,不只为了装

      其实,对小众的执念,也并非抓住品味不放,非要争个高下,很多时候是年少无知的我们在嘈杂纷繁的大众媒体时代为自己寻觅的一处精神庇护所。从阅读,到音乐,到物品的消费,追求小众,不单单是那份觉得自己并非泯然众人的优越感,还有因长时间的情感寄托而生的一种占有欲。

      曾经有一位女作家坦言:“当知道《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本畅销书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失望。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它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真心的喜欢,容易延伸出“守护”的心情。

      当一个小众的偏好变成大众的流行,就好像从一件私人的用品被共享带来的剥夺感一样难受。因为大众永远代表着平均和一般的喜爱度,远远达不到你自己当初在人群之外依然情有独钟的那份感觉。

为什么小众的东西变成大众的,你就不喜欢了?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就好像有朋友在好妹妹乐队没有火之前,会看他们上传的每个视频,关注主唱的每个动态,花钱听livehouse的每场演出,这个乐队仿佛是只属于他自己的,她所投入的情感以及金钱不仅是一个私人情感的寄托,更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在这万千世界之中,你我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而听歌也不再是为了听歌,带有一种回归的仪式感,提醒自己与大众的平庸化保持距离,拥有和偶像一样独立和批判的人格。

      正如史航与一众小时代脑残粉的骂战中说过的一句话:“不被傻冒听说,真是所有美好事物的生存之道啊。”

小众必将被大众收编

      当你在公交车上,隔壁的手机铃声响起的不是《最炫民族风》而是《董小姐》;当《成都》变成烂大街的口水歌,也会想到曾经自己在偶然在深夜听到歌曲demo时那种奇妙的个人体验。小众的事物也并非不能共享,本来这些精神消费就是孤独的人渴望获得的认同,喜欢小众的人也希望可以有知音和自己一起讨论,一起感受。但又不希望这个圈子过于大,沦为大众,成为廉价的消遣。

      对于小众的圈子来说,曾经的豆瓣网是一个栖息地。形形色色的小组因兴趣而建,因其以个人为中心的主动性,形成一条长尾。如“元音大雅(昆曲爱好者的圈子)”“星盘案例研究”“二次原住民”等小组。在这个圈子里,小众是自由的。

        但大多数情况下,有些小众的东西必将走向大众或被大众收编。在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对于亚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亚文化因其对主流文化的抵抗性和风格化,最终会随着这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被整合与收编。

      亚文化的风格和符号,可以通过工业化生产得到的大量复制化产品。曾经作为文青最爱的三宅一生的服装,如今在淘宝上已经成为“爆款”。

      小众并非要孤立,而是独立,作为时代的启蒙者,有其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即激发大多数人的文化觉醒。可是,如果小众变成大众,那么其独立性与批判性又难免受到损伤。就像曾经的崔健再也呐喊不出“一无所有”,曾经的郑钧再也唱不出“商品社会”。

      如果说小众在变成大众之前是一部分人的情感流放地,那么在变成大众之后也许就是一代人的精神家园。它就像一席流动的盛宴,从属于你,到属于我们,从喂饱了你,到喂饱大家,直至又有新的小众代替原先已变成大众的部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小众的东西变成大众的,你就不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