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愿接班千万家业,还将爸妈告上法庭

儿子不愿接班,父母竟然冒用签名将企业转让,本来以为生米煮成熟饭,结果被儿子告上法庭。其实,该改变的是富一代的思想观念,一味强调接班,很可能是给子女套上了枷锁,而不是祝福。正确的做法是让财富的传承隔离风险,永护家人幸福;让企业的传承归于企业管理,基业长青。

 

拥有一家成熟的企业,成为千万、亿万富翁,是很多创业青年追逐的梦想。有人羡慕“富二代”们有个好爹,当然也有人愿意挺身而出去做“富一代”。不过在江苏常州,却有个“95后”大学生,为了自己的音乐志趣,拒绝接受家中超千万的产业。而且,他还将父母告上法庭,不久前法院一审判决宣告他们家庭的“传业”无效。这是为什么?

 

上着大学唱着歌,他突然成了大老板

 

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老程是常州金坛的一位知名实业家,拥有几家经营状况不错的工厂。过去20年,他和妻子摸爬滚打,终于把自家原本不起眼的小作坊带上正轨,成为先进的机械装备配件、增压器专用加工企业,主打产品进入石油、铁路、航运等行业,经营和效益越来越稳健。

 

这两年,年过半百的程先生开始考虑让儿子程军来接班的问题。(注:老程、程军均为化名)

 

生于1995年9月的程军在南京某高校音乐专业就读,他一直渴望在音乐之路上有所成就,起初对做生意丝毫不感兴趣。程先生夫妻多次苦口婆心地给他上“社会课”,最终的结果却事与愿违。

 

沟通无果后,程先生和妻子商议后,在2016年5月趁儿子在校读书时,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了企业名称变更手续,并向工商部门出具2016年5月12日拟定的企业转让协议书一份,主要载明程先生“将自己名下的企业资产和企业名称一并转让给程军,程军一次性支付转让款1200万元,转让手续由程先生代为办理”,协议书落款处还有“程军”的签名。

 

生米煮成了熟饭。原本在读大二的程军转身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得知真相后,儿子将父母告上法庭

 

去年放暑假回家,得知自己成了家族企业的合法所有人,程军不是兴奋,而是恼怒,要求父母撤销转让。几番与父母商议无果,去年12月底,他果断将父母告上了法庭,要求判决签订的企业转让协议书无效。

 

从江苏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的该案判决书可以看到,程军通过代理律师陈述了理由:他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父母冒用自己的签名签订了企业转让协议书,并在工商登记部门将原本父亲名下的企业变更到自己名下,这才诉至法院。

 

被儿子告上法庭的老程有些难过。他在法庭上说,自己年纪大了,期望儿子来接班。可儿子念的是音乐学院,想将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加上现在企业还有点贷款,他可能对此有些担心。那份转让协议上的签名是自己和妻子代签的,整件事情事先的确没跟他说过,企业变更登记过后才告诉他的。

 

法院审理查明,程先生和妻子在儿子不知情的状态下,代他签了转让协议书。企业变更登记后,还是他的父亲在经营,程军作为未毕业的学生也没能力支付1200万的转让款。企业转让协议书并非程军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前不久,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该企业转让协议无效。

 

涉嫌规避债务?法院说“并非如此”承办该案的金坛法院法官高妍彦表示,一接手这起案件,她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新鲜”。可职业敏感又让她瞬间产生了疑问:打这样官司,会不会是企业为了规避债务?

 

每经小编查阅裁判文书后注意到,老程在庭辩中也提到,自己的企业“现状也不好,贷款比较多”,因此担心孩子不太想干。

 

随后,法院通过多种渠道,对程先生名下的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负债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家企业在省内外没有卷入任何经济纠纷,也没有不良债务问题。因而,也不存在虚假诉讼的可能了。因案情简单,法院决定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小编通过天眼查也查询到,转让给小程的家族企业,如今资产超过千万。老程分别作为法人和股东的3家企业。具体来说,其中注册资本为1888万元的XX农机,不仅有老程个人持股4.07%,其大股东(持股94.57%)正是创立于1996年,由老程一手操办的“常州XX动力机械厂”。而且,如今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已变更为程军。

 

目前看来,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很明晰了——儿子为音乐梦拒接家业,父母用了一些“小手段”本想把生米煮成熟饭,但儿子知情后激烈反抗,诉诸法庭,最终梦想得以坚持。

 

好消息是,父子并未因此反目,双方态度在悄然变化。扬子晚报称,父亲表示尊重儿子的选择,而儿子一开始强烈的抗拒态度,也变得温和起来。

 

背景:富二代仅四成愿意接班

 

尽管“音乐梦”看起来是一个比较新鲜、特别的理由,但其实程军仍是那些不愿接班的“富二代”中的一员,而且这个群体的规模还不小。

 

2015年发布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显示,明确表示愿意接班的二代仅占调查样本的40%,15%的二代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班,另有45%的二代对于接班的态度尚不明确。由此可见,中国很多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老一辈愿意交班而子女不愿意接班的困境。

 

上述报告中,被调查的家族企业大部分属于传统制造业(也就是老程家这样的家业),年轻一代对这一行业既缺乏兴趣,也没有经验,加上和父辈在管理理念、价值观等方面差异大,交接班意愿分歧加大,为领导权在家族内部的顺利更替埋下一定的隐患。

 

比如,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就曾说,“对我来说,我不想做个继承者。为什么一定要继承呢?我不想去继承一家公司,但是我可以去拥有它。如果我做得成功的话,我希望能够去并购娃哈哈。那就是一种拥有,不是继承,对吗?”

 

再如,现年71岁的曹德旺同样希望儿子曹晖接任董事长,但仍未说服他。据时代周报报道,今年3月28日,71岁的曹德旺曾介绍福耀帝国的接班计划。

 

“接班的事情分三步走,第一步我们把总裁调整了,第二步把董事长交给曹晖(曹德旺长子),我去当名誉董事长。第三步,等曹晖操盘到一定程度了,几年以后,我名誉董事长也不当了,让他全部拿去,这样就接班了。”

 

曹德旺口中看似顺遂的接班之路,其实并不平坦。3月16日,曾兼任总裁的左敏宣布辞去福耀玻璃的总经理一职。10天后,福耀玻璃再度发布人事变动公告,宣布聘任45岁的叶舒为新任总经理。叶舒的另一重身份是曹德旺的女婿。

 

早在2005年3月,曹晖就被福耀玻璃董事局提名为总经理。据说,12年前这场接班人的选定中,曹晖已经表现出不情愿,曹德旺随后“花了很大代价请人去说服曹晖,说这是社会责任”,曹晖终于接下了总经理的担子。

 

不过,在担任福耀玻璃总经理长达10年后,2015年7月,曹晖突然宣布离职,这位不安现状的曹家大公子,希望在外独立历练一番。当然,在面临家族产业继承的问题上,不管当事人作出什么样的选择,无论是白手起家、自己闯荡一番,还是继承家业,都是应当被接受的。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原所长陈颐评论称,当代社会是一个越发多元化的包容性社会,越来越尊重和接纳个人在不伤害国家与他人利益下做出的选择。

 

关键不在于选择了什么,而是在选择后,是否脚踏实地地去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子不愿接班千万家业,还将爸妈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