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读后感

      今年,看这本书是水到渠成。拿到去年,我也许不会抱有这么大的热情一口气读完,毕竟去年我沉浸在毛姆的复古小说中难以自拔,《北回归线》和《人性的枷锁》的代际感是一条断带的鸿沟。今年,先是加缪的存在主义的现代性感知,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根本性问题的思索,主观性成为文学发展的强大推力,最终在格雷厄姆.格林独具一格的破碎性语言中,古典到现代先锋的桥梁搭建起来。虽然走在这窄窄的桥梁上,略微有不适和恐慌,但那种割裂和决绝让我见到一番新天地。

在读书中,让我总处于心脏颤抖和浑身出汗的状态。我震惊于亨利.米勒强大的生命力和感知力,对文字信马由缰的铺陈和对细节锐利、彻底的描写。他的文字不作用于表皮层,直接刺穿皮肉、骨骼,在你最敏锐的神经和沉睡的本我意识中扎上一针、刺上一刀。他的感知力不是常人的,是疯子的,疯子才会这样让感知本能发挥到极致,在读的过程中我时常觉得他浑身长出密密麻麻、不断延伸的藤蔓,钻进巴黎的阴沟、地道,钻进幽深、昏暗的妓女街,钻进女人的阴道、子宫,钻进男人的大脑、阴茎……他饿狼般不留情面的嗅着世间的味道、咀嚼着文明的沉渣,发出冷冽的嚎叫。这样彻底的追根究底,打破了传统和文明构建的大框架,如此绝决的割裂和再造,他的写作立场已不是站在人群中,而是立在整个浩茫世界,作为一个存在去感知和表达。

在这本自传中,他放任肉体混迹于文明社会的沉渣泛滓,思想却长出强大的翅膀,这双翅膀长了眼睛,叫嚣着将他带到文明社会浮泛的油沫不能触及的幽深、广大的空间。这种文字带有刺激性,据亨利米勒自己说,他从来都是任由文字自由流淌,写完绝对不去修改,他不屑用修饰的语言去同步于大众的审美。刺激性的味道与和谐的美无关,和力度有关。亨利米勒的文字是大麻、海洛因,是烧刀子、伏特加,用四两拨千金的力度搅扰你的神经、你的头脑、你的思想……

一个人要有怎样的勇气和决绝才敢去把生命这席华美的袍上一个个蚤子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放到嘴里咀嚼。亨利米勒撕碎了一切华美的表象,将蚤子解刨开看。爱情的幻梦和伦理的枷锁被他冷笑着一脚踩碎,性交若抛弃一切社会价值和情感的附加,无非是一种没有实质意义的行为。他看穿女人的阴道,看到了两性的空洞本质;嘲讽一切缘于性动机行为的矫饰和空洞。他看穿宗教的戏剧性,和其它任何方面没有不同,皆摆脱不了人性的操控。空洞是意义上的空洞,但是在实体上,他无限讴歌真实,他热爱直接的性、热爱暗潮涌动、肮脏的巴黎红灯区,他热爱用最真实的存在去感知的具有天然生命力的流动。他重新界定虚实的内涵,在这个层面来说他不是真正的虚无主义者,他是纯粹的真实。

他热爱自由,金钱、工作于他而言仅是维持肉体存在的必备,观察社会和他人的工具。他既不为金钱奴役也不被工作绑架,他解释自己的人生就是一顿饭和下一顿饭,每顿饭供给他足以思考和写作的能量足矣。他对一切世俗的尊严和声誉不屑一顾,嫖妓、乞讨、寄人篱下……却从未想过要改变。他用一种绝不妄自尊大的姿态存活,接受命运的一切安排,绝决的姿态像是莽原上的一匹孤狼,那是大彻大悟后的寂寞宁静。

本书封禁多年,在美国州法院打了几十场官司,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里面不少直白的性描写。然而,我多羡慕亨利米勒的放肆写作,就如我曾经羡慕王小波和冯唐,甚至羡慕兰陵笑笑生和汤显祖。我感觉到在写作的生命力和表现张力上,女人存在某种束缚。冯唐可以大喇喇地说起他的肿胀,他意乱情迷的进入一个姑娘,王小波可以痛痛快快地写王二和陈清扬山间树下打野炮,兰陵笑笑生可以把《金瓶梅》的床笫之事写成如春宫图般细致传神,汤显祖在也可以提笔写出“和你把领扣解,衣带宽,逗得个日下胭脂雨上鲜。”这样少女春梦情境……文学大师皆是情欲描写大师,但女作家绝大多数回避情欲,注重情感。不能否认,文学作品中情欲描写会比单纯情感描写更有力量、更加震撼。首先,情欲的背后是人性的根本,它有所出有所指,长着牢固的根、并抓着背后整个的社会和人。而情感往往因人而定,没有客观根基的情感是有特殊性和偶发性的,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构想的东西很多时候只能成为一种作者情绪的鼓动和意淫。70多年前亨利米勒的尺度再过七十年,估计也无有女作家能企及。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社会将性羞耻全部加诸给了女性,直接摧毁了女性的情欲表达的能力、扭曲了女人正视性欲的心理,女性的身体和情欲光明正大的存在于男人的音乐、绘画、文学作品中,或是纯洁、羞涩,或是奔放、淫荡。近代作家,洒脱不羁如杜拉斯和张爱玲,依然轻纱蒙面的去写性。我非女权或性自由的拥趸,一切主义在我看来除了可笑就是无聊,我的感慨系之于文字而非情绪。王小波的情书集是女生的枕边书,男生却爱看野性喷张的《黄金时代》,而亨利米勒《北回归线》的读者群估计也是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我想女人应该多看看这种书,少看一点轻纱薄暮是有好处的,至少不会长成玻璃心肝,像被装在大盘子里的光洁饱胀的紫葡萄。

数天以来我都被亨利米勒的文字缠绕、辗转,梦中总是有一双大翅膀。醒来后,感觉肉身沉重,像是一只翅膀未发育的绿豆蝇。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回归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