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关系》剧作分析

市场给《中国式关系》一个大红花,电视媒体播出效果很不错。从我自己的喜好来看,这部剧并没有带给我太多共鸣。首先,主角年龄偏大,不是关于年轻人奋斗的神话,收获不了鸡汤的营养;同时,看名字以为是人情教科书,却也并没有太多可供我参考的职场规则或商业规则的行动指南,看它也就图个热闹罢了。但从剧本创作角度来说,还是具有一些可圈可点的东西。

首先,选材角度,以“中国式关系”为创作角度,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情社会,有值得谈论的地方。中国式关系,从社会关系来看,是一个人情的联系,做生意先不看你实力怎样,先上酒桌。这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让我们又恨又无可奈何,谁都不喜欢,但到了场面上,不这么干就属于另类,想装清高那就没生意可做,真是可恶。所以所谓中国式关系,在人们心中是一种尴尬的存在,既想逃避,又不得不面对的这么一种情境。所以,看到中国式关心的这个名字是能够抓取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以“体制内到体制外”作为切入点,视角独特,二者之间的天然冲突能够迅速打开创作思路。体制内和体制外,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处事系统 ,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也是老百姓们愿意议论的一个话题。这么一来,不同的情境能够迅速给人物带来天然的矛盾,从而让剧情变得有意思。

再次,从人物塑造来,编剧驾驭人物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男主角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直男癌晚期、体制内属性的一个人物。起先,他在处理商政关系中可以说是游刃有余,之后他从体制内到体制外,没有衣冠傍身的他怎么跟之前的同事以及以前巴着他现在却将之踩在脚下的人共生存,如何体现他的正义、善良、有底线。除了男主角之外,剧中还有其他的男性角色。比如商界老板、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社会底层胡搅蛮缠的无赖、不成气候的富二代,这些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而且在当今社会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女性角色的塑造来看,编剧围绕男主角塑造了六个女性角色。包括他的女儿、前妻、前丈母娘,以及跟他产生情感关系的女主,和他同住屋檐却保持纯洁男女关系的女模特,以及工作过程中认识的一位三零后的老太太。这些人物都具有自己独到的特征,足以见编剧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功力。

此外,编剧也能够驾驭比较复杂的人物关系。剧中有官员与生意人的关系、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关系、大大小小四组人的情感关系,还有婚姻关系、上下级关系,关系架构相当复杂。编剧却能够做到在讲述一个核心故事的过程中,将这些人物关系有机地串联在一起,看他们如何产生矛盾与化学反应。

编剧张蕾介绍

一、个人履历

①1998年-2002年,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②2003-2006年,于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电影学专业影视编导艺术方向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③2006年-2009年,于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电视剧历史与理论方向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

④曾从事影视策划工作:《妯娌的三国时代》《我为儿孙当北漂》《芈月传》

二、题材偏好

张蕾对现实主义题材比较热爱,希望能够真实反映当代生活,体现真实生活的质感和味道,再现生活本真的东西。认为“懂人情、知事理,知道怎么是对的、应该的、得体的,才知道怎么动人心,怎么让人物关系贴近或疏远、水火不容而又生死与共。好剧本的背后,是对人心、人与人之间情感与关系的洞察,是编剧个人心界和品格的修炼。”这正是创作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所要求的人生积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式关系》剧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