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5-08-04 萧秋水 萧秋水
碎片化,现在是热词,那么,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现在所说的知识碎片化到底意味着什么?
知识其实一直都是碎片化,从古到今,只不过碎片的大小有差异而已,以前的碎片较大,现在的碎片特别零碎。
以前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系统,四书五经是必读书目,而且内容基本上来说没有变化,只是后人的注释不断出现。新的知识也在不断产生,但是速度较慢,由于生产成本的问题——手抄或者活字印刷——传播起来也慢。贫者“书非借不能读也”,富者拥有的藏书就算是汗牛充栋,和现在相比,也不值一提。
现在的学习其实也还是比较系统。除了非常新的门类,比如互联网的较新发展,这个学校的反应的确会慢,但相对成熟的门类,都有系统的教材(有的落后了是真的),原则上来说,一个人如果想要系统地学习,并不是没有办法。
那么,为什么现在强调知识碎片化而以前并没有?
其实碎片化首先体现的是一个人注意力集中与否的问题。
以前的知识相对较少、稳定,整个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度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的上升路线非常清晰,科举制使平民有可能突破阶层限制,侪身朝廷命官,即使不想走仕途,或者考试落第,凭着一点知识,都还可以生存。封建社会虽然缺少活力,但整个社会秩序井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平天下”是几乎所有读书人的梦想,除了乱世以外,人心相对安定,一个人既然清楚自己的出路,也就安心地读书求知,迈向进身之途。那时候,一个人皓首穷经,就算没能成功,也还是被尊重的,倒是随着封建社会走向末路,对知识的尊重越来越少,对成功的渴求越来越多,《范进中举》中范进的丈人就是例子。
而现代社会,一个字“乱”。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各种思潮如同暴风骤雨,昨天微博为王,今天互联网+,明天又不知道出来什么。上升的路线被封死,一个人一生可能无法突破阶层限制,看不到出路但又要努力挣扎,心猿意马,无法安定,注意力被切割得七零八碎,十年寒窗成为笑话,大部分人都在削尖脑袋寻求捷径,所以秘笈类盛行,而又由于尝试很多可能并没什么用,所以鸡汤类安抚人的文章又盛行。
不断刷新朋友圈、阅读每一条信息,背后其实是生怕错过机会的心理。这种恐惧,和古早时候的人们不同,那时的人们所恐惧的,是自己不够努力,而现在的人们所恐惧的,是不可知的现在和未来。一切充满了不确定性,却又不知道如何抓住这个不确定性,所以会被牵引,随波逐流,微博来了就追微博,微信火了就追微信,注意力时刻都在漂移,却并不清楚自己生活的根本是什么,而养成低头的习惯以后,和周围的真实世界之间,也树立起高墙。
其次,是一个人的理解力下降的问题。
由于很多人的知识不再呈现稳固的结构,又不断受到碎片的冲撞,所以人对信息的抓取力和理解力都会下降,会按照自己的偏好来理解信息,而那不见得是信息的真实含义,更谈不上全面。
我有天出门看到路边有中介公司人员举牌推广二手房,就发了条微博问这是什么讯号,有两个人说是不是意味着房价要上涨了,我觉得是开玩笑,后来有位在四线城市做房产中介的人说他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举牌,我才明白可能有的人不是开玩笑,是真的不明白现象背后代表什么。人们喜欢看娱乐节目,因为不需要思考,花团锦簇的热闹过后,也就散了,久而久之,大脑也就失去了进行复杂思考的能力,人会特别喜欢那些简单的、一看就明白、立刻形成刺激的内容,比如《杨贵妃》中的“马震”。
知识碎片化分布,以及缺少思考能力,也会使得知识无法整合在一起,由此陷入知识结构的恶性循环。
而要理解一件事,需要调动全面观察、系统思考,这个能力,可能不少人都会在碎片化时代渐渐缺失。我当然不会只凭中介路边举牌就判断房价出现了异常,也还有网络上“深圳二手房量价齐跌”的新闻、数据,另外结合股市现状一起思考,就可以得出比较稳妥的结论,而不是只按自己的想像来推断。
以上两条,都是从个人角度来分析,但难道知识碎片化就只是自我内部的问题?
当然不是。
其实外部环境是知识碎片化的主要原因。
从报纸、书藉到早期互联网,其实知识的生产量都还是受到控制的,随着门槛的降低,再到无门槛,信息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而知识含量却可能越来越少,在海量信息中,知识所占比率越来越低,人以前要了解一件事,可能通过报纸、书籍等有限但相对可靠的途径就可以,而现在,突然间有了无数条途径,信息劈头盖脸地砸过来,而且鱼龙混杂,有正、有反、有看不出正和反,所以人就容易茫然和摇摆,在缺少知识鉴别能力的情况下,要么全部怀疑,要么局部相信,但立刻突然又有新的信息出现,又把原有的局部相信推翻了。
以前没发生过坠机事件吗?
有,但是你不知道。
突然之间,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能够成为重大事件的目击者,一个事件,就像烟花一样,在天空中绽开,各种碎片分散到四面八方。这个事件,理论上和我们可能并无关系,但是由于突然之间朋友圈里、微博上、现实饭局上,大家都在谈,如果不了解,好像就融入不了人群,于是每个人也就成为事件的参与者——以旁观的姿态。不断有这样的事件发生,于是人的注意力、理解力就被牵引过去了。而且很多人并不担心明天的面包,所以有余暇参与,只是生活在热点事件里的人们,在现实中可能也会变得虚浮起来,有一天可能突然间发现:咦,明天的面包呢?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等于什么也没说?指出了现象,指出了问题,但那有什么用处?
当然照例是要给出一些建议的,虽然未必中肯:
1、清晰的人生规划,稳固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这就像能够抵抗八级台风的房子,风再大,房子也会稳稳地矗立在那里,而不是被大风吹得七零八落。如果不及取教训,再建,还是会被吹走。
你要把自己锻炼成磁石,让有用的碎片自动吸附过来,这样,你的力量就会更加强大。
2、锻炼自己的深度观察和系统思考能力。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顺着藤蔓,摸到很多瓜。
别人可能会嘲笑:“原来你节约下来的时间都看真人秀了?”没关系,因为他并不知道你的成果。
人生的杯具之一,就是该敏锐的时候结果相当钝感,该使用钝感力的时候却又错用了敏感。各种错用下,人生自然也就相应地发生错位。
锻炼观察力的方法:从你所住的地方开始,附近有多少家店、交通情况、小区里停的什么车、人们的穿着打扮、植物等等,然后扩大范围,比如从你家到你单位的这段路,换几种走法,走路、骑单车、公共交通、私家车、打的等,换不同的路线,闭上眼睛看能不能回想起来。
3、锻炼自己的专注力。
如果你现在还做不到,没关系,搜索“番茄工作法”,尝试一段时间的练习,每天坚持。
试试每天给自己半小时至一小时,关掉手机、电脑等,安静地读书,或者思考,可以给自己一个主题,在纸上画出思考的路线,逐渐养成习惯。
试着放慢半拍。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不插话,先认真听,在脑子里总结他所说的意思。在网上看微博、微信图文,也是这样,先原原本本地看完,对于微博,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明白每个词的确切含义,对于较长的微信图文,看看自己能不能用几条概括出大意。
很多人的问题是:还没看明白,就按自己的理解发言了。
如果你能坚持一周写一篇千字以上的文章,这也是好的练习。如果做不到写出来,起码应该能够做到读千字以上长文。
4、做为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的慎重。
在碎片化时代,每个人都身兼几种身份——受益者、受害者、制造者、传播者——在制造和传播层面,其实也是可以控制的。写东西的时候,慎重点,不要信口开河,传播东西的时候,慎重点,最好经过验证,我们起码可以先净化自己,而不是只谴责他人。
(今日题图来自电影《黑客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