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5|人生何处不修行

今天第一次做水果茶,专门跑到大润发买金桔和当季水果,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给成品拍照的时候也超级有信心,觉得这是成功的第一次。


然而当我们开始品尝时,一小口就把我们吓到了,不约而同地感叹到:“好苦啊!”这是我第一次喝这么浓的茶,感觉喝下去只有苦味,其他所有水果味都被覆盖了。

于是我们开始分析缘由:茶叶是不是放太多了?按照配方茶叶放30克的茶包,冲500克水,这个没问题。那是不是糖放少了?因为我们家的人特别爱吃甜的,我们放糖都会比配方的多,这个也没问题,奇怪,难道是配方有问题?这个配方是饮品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给我们的,当时上课也是这么做的,因此我们觉得配方错误的可能性极小。

想来想去,只有一处不同,就是茶叶的来源。我们今天泡的茶是从家里带来的上好绿茶,不是从外面买的茶包。虽然重量一样,但是质量极大不同,妈妈说这个茶叶是爸爸的一位陈年好友送的,茶香很浓郁,只要放几克就行了。原来如此,难怪刚刚喝了一小口,虽然很苦,但是回味起来确实甘甜,数分钟后茶味还在,我想已经找到问题的根源了。

说起来茶叶我很少研究,主要是家里接待客人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泡茶的时候什么也不懂,放得茶叶很多,客人喝了皱眉头,这时候爸爸教我:“不用放那么多茶叶,好茶叶一点点就够了,喝下去虽然淡淡的却让人回味无穷。越喝越醉,放的多了反而破坏茶叶本身的味道,这是违反茶道的。”当时我懵懵懂懂,现在想来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年前,爸爸就教给我这么有用的生活之道,可惜我今天才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

原来泡茶也是一门学问,我想起昨天翻看了张卫健拍的电视剧《隋唐英雄》第一集,其中一个片段特别打动我:薛仁贵之子薛丁山在深山修行,家父有难,母亲上山请他救父被当众拒绝。这时候带他修行的师父出来劝他,丁山说:“承蒙师父之恩,弟子愿在师父身边参禅悟道,再也不愿回到那俗世红尘之中。”

师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到:“人生何处不修行。你莫以为留在山上,那便是修行,那修成的只能是小道,离真正的大彻大悟,还非常遥远。你下山去吧,去世俗红尘间走一走,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最近出现一种怪现象: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人们忙着挣钱,没时间思考,也没时间锻炼身体。等身体发出了警报,不得已停下来时却抱怨社会没有创造条件让他们安静,把原因归结于社会的氛围。因此也有人专门开发了新的商业之道:那就是报团到深山跟随大师修行,条件十分艰苦,价格十分昂贵。修行是好事,但是修行一定需要这么兴师动众,信誓旦旦吗?

我想,不仅仅是人生何处不修行,其实人生何时不修行呢?重要的不是身在何处,而是学会用心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融入其中去感受,又能抽离出来做旁观者审视生活,由此才能悟道,才叫做修行。

作为学生可以在学校里从书本上找到新知;作为子女,我们可以从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中学习待人处事的智慧;进了厨房,我们亲自动手处理一瓜一蔬,烹饪一菜一汤时,对大自然的赐予又有了新的体会;步入职场我们学会在磕磕碰碰中懂得如何与上下级相处,学会了团结的意义和包容的精神。如此种种,只要用心之处,都可以称得上一种修行。

虽然修心的深浅根据个人的认知、阅历和环境有所不同,但是我相信一个人内心变得丰富的时候,她的生活一定是多姿多彩的。

就像喝茶一样,有时候我们喝一壶茶,知道这是父母从老家寄过来的,其中有着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恩,这茶就是从生活的真实与温暖中冲泡而来。那么不仅是茶,当下的生活也会映照得清新明亮,像和风拂过脸颊,低头闻见花香。

人生处处可修行,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身心合一地前行,用身体去感受,用心灵去体会。如此才能在前行的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闪一闪的星光,让平凡的生活也能闪耀出不寻常的光芒。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更15|人生何处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