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个记事簿,比智能手机神奇千万倍的记事簿,不需翻页不用触屏,只需抬一下眼就足够了。不信你试试,这些时的月亮只是瞥一眼,就能闻到豆折的香味就能看到小时候家里拓(tá)豆折的场景。
那些年,也是这个季节也是这样的天气,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排队拓豆折。
拓豆折,有的地方称为“摊豆丝”,“拓”和“摊”都指的是做豆折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后面有介绍)。“折”与“丝”也是其中的不同工序,从锅里拿出来的是一张满月形状的薄皮,冷却后折叠成条形叫“豆折”,折成条形后切成丝就是“豆丝”。前几天百度这个词,看到网上有个安陆人的文章写的是“挞豆折”。自己之所以选“拓”这个字,主要取拓展摊开之意,结合后面做豆折的工序及具体动作以为选“拓”更贴切。
为什么要排队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了解拓豆折的相关工序。
首先是准备原材料大米和黄豆或绿豆。用绿豆比黄豆做出来的豆折味道要好,绿豆越多味道当然就越好。先将黄豆或绿豆“破豆”,也就是通过石磨碾磨将豆子的皮肉分开。再用筛子将豆壳筛出来。
第二步,将大米和去了壳的豆子洗净后放在大木桶大木盆或缸中浸泡,直到泡涨。一般都是要准备吃到第二年春天的,家大口阔的就得准备很多原材料,自己家里的水桶木盆往往不够用得向邻居借。
第三步,用石磨把浸泡好了的原材料磨成浆,这是最繁重的一道工序。一个石磨最少要配备三个人:两个推磨,一个酌磨,就是用勺子将原材料和适量的水往磨眼里送。
酌磨是个技术活,得注意力相当集中,随着推磨的速度准确的往磨眼里送,同时还要注意分量的多少以及水的比例。如果分量太多水又少,推磨的人推得吃力,磨出来的浆料就是粗糙又干巴巴的;如果分量少或者水放多了,推磨的人会觉得劳而无功,磨出的浆料稀得像水。小时候自己经常被委以酌磨的重任,酌磨这活对磨练耐心细心专心成效显著。
说起推磨,记忆里有一个专门的推磨人,就是盲人友才舅爹。友才舅爹是李奶奶的亲弟弟,姐弟俩的父母去世得早,李奶奶出嫁的时候就把盲弟弟带过来了。李奶奶的老伴去世得早,独生女出嫁后把李奶奶接了过去,村里就照顾盲舅爹吃五保了。吃五保的盲舅爹总是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种劳动,比如帮村里用水车车水,帮忙隔壁左右推磨之类的。
村里一共有三台石磨,一台石磨配三个人,两台同时开工就得六个人,如果原材料多往往得动用两台石磨。所以,一家拓豆折,往往要动用几家的人。
一边磨浆料的时候一边就可以进行第四道工序拓豆折了。
拓豆折之前先将两口锅洗干净,然后一边烧火一边用肥肉给铁锅美容,得使两口锅看上去干干净净又油光发亮。再把猪油水放在灶背上一个大碗里,供拓豆折的人随用随取,每拓一个豆折都要蘸上碗里的油水刷一次锅。
拓豆折的工具:一个舀浆的瓢或碗,葫芦瓢最好用,因为能浮在浆料中;一把用来蘸油水兼刷锅的篾刷或一根干净的丝瓜瓤;一片干净又光滑的蚌壳,原来梁子湖一年四季都有湖蚌,把厚实洁白的蚌壳捡回家在锅里煮一煮磨刀石上磨一磨用来拓豆折就再好不过了。
拓豆折起码得配备两个人,一个人灶下一个灶上。灶下的负责两个灶膛的火,根据灶上的人提供的信息控制火候。灶上的人在两口锅间辗转腾挪拓豆折。
灶上拓豆折的那是当仁不让的能人主角。动作的熟练准确现在想来依然惊叹不已。拓豆折的人先将油水碗里的丝瓜瓤往锅里刷一圈,顺手舀起一碗浆料在油锅里划出一道圆弧,再用蚌壳将浆料推匀擀成一个满圆,盖上从一口锅里揭开的锅盖。揭开锅盖的时候也就是另一口锅里的豆折该出锅的时候了,轻轻吹一口气,豆折的边沿就翘了起来,只见拓豆折的人两只手的手指捏住翘起的边沿轻轻往上一掀,一块完整的豆折就起锅了,侧身将豆折摊放在身后的簸箕里。再刷锅再舀浆料再划弧线再推擀,再揭旁边锅的锅盖……
看着看着都要流口水的,那就吃一个吧,拓豆折的人也可以趁机这一下了。热豆折得两面炕,还得加油加料,一般都有准备好的大蒜腌菜肉沫。现在街上卖的只有那个样却没那个味儿。
可别只记得自己吃啊,还要记得分享。父母会吩咐自家孩子将豆折送给无力拓豆折的人家和独居的老人残疾人,当然还有隔壁左右的邻居。现在都还记得自己在月亮下踩着白霜送豆折的场景,跑来跑去不晓得几高兴,一点都不觉得冷。
第五道工序就是将簸箕里冷却的豆折折叠成条形切成丝了。折叠的活简单一般交给孩子们,切豆丝一般都是大人干的。
第二天一大早就帮着父母拿晒具到晒场晒豆丝,像这几天的太阳,晒一天就干了。豆丝晒干后就装袋或入坛,就可以留着每天慢慢享用了。
再知道为什么拓豆折要排队了吧?客观原因是石磨人力等资源有限。更重要的,拓豆折在乡亲们眼里几乎成了一种游戏,一种庆丰收或合作分享的游戏,这个游戏得靠共同合作才能玩得顺畅玩得开心。一家人可不可以单独的拓豆折,当然可以,但没人帮忙没人分享的豆折味道总会缺损了许多。排队拓豆折,轮流做庄家,一个冬季全村都可以断断续续享受这个游戏的乐趣了。
周末去看父亲,发现灶背上放着父亲买来的一张豆折和几根蒜苗。呵呵,月亮这个记事簿也让老爹闻到豆折的香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