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说说汉朝对匈奴

      匈奴,是每个王朝最头疼的边境游牧民族,每个王朝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案,那么今天就以汉朝对匈奴的政策来说说汉王朝的解决方案。

      汉初,大家都知道,汉王朝对匈奴实行的是退让的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这种政策变化,自然和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国力强盛,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就来分析一下,经济,对这些政策的直接影响。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无力去抵抗匈奴,只能使用和亲政策,但一直这样下去汉王朝必定会在将来某一天受到匈奴灾害,所以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趁着对匈奴的怀柔政策换来的几年和平。统治者总结了秦王后期朝横征暴敛导致覆灭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减轻民众负担的措施,轻商,注重农业生产发展,在全国实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这种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和部分奴婢的解放,从而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汉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业发展的表现:①兴修水利。白渠的开凿给关中地区带来了极大的益处,汉武帝和东汉明帝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避免了黄河水患,黄河下游被淹的土地变成了良田。(汉朝两次治理黄河:第一次:西汉初期,黄河下游决口,十几个郡县遭受洪灾,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草,堵塞决口。影响:经过这次治理,有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第二次:西汉末年,黄河水患又严重起来,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经过几次十万人一年的辛勤劳动,疏通黄河,修建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影响:黄河下游几十个县,被淹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而且在以后的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两汉时期的水利特色:两汉水利事业发展迅速并且有着明显的特色,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江汉之间以修天然的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地为良田;西北则是利用雪水或者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两汉针对黄河泛滥,西汉武帝和东汉明帝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取得良好效果。汉朝治理黄河:秦汉时期,因为森林破坏严重,黄河开始泛滥。汉武帝时,黄河下游决口,汉武帝发动数万人抢修,还亲临现场,命令文武官员参与堵塞决口。东汉时,汉明帝命令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使黄河下游两岸被淹没的土地又成为了良田。)②改进农耕技术。一是农具的改进,发明了犁壁和耧车(2)(耧车,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有三个脚,能同时播种三行,且开沟、下种、覆盖任务一次性完成,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天可播种一顷地,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提高了耕作效率;)二是牛耕技术的改进,普遍使用了二牛抬杠法。③粮食作物的种植。当时小麦在北方已普遍种植,南方种植水稻。④桑麻的种植,已遍及于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农村。随后又开展了手工业这一类别,让汉朝出现青铜等一系列的手工制作产品。  经过这些农业的发展,工具的先进,加上手工业的开展,让汉朝在商业上也有了重大的发展,交易数量增加。让汉朝的经济也大幅度上升,有了和匈奴相抵抗的最基本的资本。

      第二点汉朝的步兵和轻骑兵实力彪悍,而且汉朝军队的将领对军事有很好的嗅觉,是重战术、重战略的代表            汉朝建立的初期,大家都知道,国家一穷二白,人口数量稀少,田地荒芜。北方的匈奴偏偏选择这个时候南下,在汉武帝在位时期复仇的时刻终于到了。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率领汉军三路出击,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决战,将强势时期的匈奴打的节节败退。紧接着汉匈上演了百年大战,最后匈奴无力再战被迫开始迁徙。这里需要说一点,汉朝为了实现能够与匈奴骑兵正面较量,训练了一大批英武的骑兵士兵。汉朝饲养的军马超过60万匹,在大漠草原进行着一场又一场骑兵大决战。

到了西汉王朝的后期,匈奴再次猖狂起来,杀死了西域地区一个小国的国王。这种事情汉朝如果不出头的话,以后西域地区的小国就很难听话了。西域副都护陈汤认为等待朝廷的命令已经来不及了,必须出兵。但是驻扎当地的汉军只有1800人,不足以完成使命。陈汤命令各国军队全部集结,带着多国部队奔袭一千多里以后,成功斩杀匈奴郅支单于。此战创造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壮语。至于汉军骑兵的战斗力如何,在汉书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意思是说汉军和匈奴军的单兵战斗力是一比五,不要误会,是我们一个打他们五个。即使到了后期仍然能达到一比三。

        综上所述,结合经济与兵力,汉王朝对匈奴的政策主要还是实力与国力的象征,只有国力发展起来了,一个国家才能立起来,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政策说说汉朝对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