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二、未来变化不定
左手天堂,右手地狱。
股票收盘以后,手指着今天的K线——
向左边看,一切都井井有条:技术指标完美解释了价格变动的规律,满眼是标准的双底、头肩底、三角形突破,那些伟大的企业稳步走了十年的长牛,这个世界是确定的、合理的、可解释的。如同牛顿力学支配着的宇宙,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循,可以计算,可以预测。
向右看,………………
不确定,一切皆有可能,茫然一片。历史从来不会简单重复,技术指标会背离钝化,背离之后还有背离。企业价值呢?可能增长,也可能灭失,可能继续长期被市场忽视,也可能突然被发现成为热点,总之不会固定不变。如同进入了量子力学的范畴,测不准、反身性、概率云。索罗斯提出反身性理论,以量子命名自己的基金,不是没有原因的。
老板也不懂
经常听到一种说法:马化腾几次减持腾讯股票都卖在了低点,说明即使老板也不了解自己企业的价值。我却不这么看。
老板最了解企业的价值,因为他有能力调节企业价值。通过财务调节,企业管理层完成能够精准的控制三五年内的企业价值。对此,李嘉诚深有体会,他被称为“股神”,主要得益于炒卖自己企业的股票,财技一流。
老板不掌握的是未来。也许,在那几个时点上,腾讯确实面临巨大的困难,让马化腾也忍不住套现一些出来。后来,他和腾讯都挺过了困难时期,得以生存下来。
幸存者偏差
我们向左边看的时候,可以发现许多伟大的公司,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身处的独特行业、拥有“护城河”、定期发放红利或者回购股票、管理层朴实稳健等等。我们以为发现了藏宝图,兴高采烈的以这些特征按图索骥,面对未来的时候还是傻了眼。
在行业集中度比较低的行业里,符合成功特征的候选企业太多太多了,没有一技之长的企业根本无法生存到IPO。
市场竞争就是一场残酷的生存竞赛,赛前不知道谁能活下来。接近尾声的时候,行业已经高度集中了。
简单报几个曾经熟悉的家电品牌感受一下:牡丹电视机(熊猫、金星、昆仑、厦华、高路华、乐华)、万燕VCD(爱多、新科)、金鱼洗衣机(白菊、水仙)、燕舞(收录机)、古桥空调(春兰、华凌、华宝)等等。现在你熟悉的大概只有格力、美的、海尔、海信不多的几个。
困难在于,你很难分清出哪些特征是伟大企业的基因,哪些只是幸存者偏差。
估值小游戏
让我们来玩个猜猜看的游戏,然后讨论以下,未来为什么那么多变。
2007年花旗银行股票价格55美元左右,几年以后,大家公认这个价格极度高估了。现在请你猜测一下,花旗银行每股价值大概是多少?再给个足够安全边际的折扣,股价多少你愿意买?买多少股?请务必写下来。
让我们再引用曹仁超的一段话:
我是非常不赞成“价值投资方法”的。你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价值”?打个比方,花旗银行2007年(每股股价)大概是55美元,2009年3月降到了0.7美元,今天(2009年10月23日)又反弹到5美元,到底哪一个是它的价值。
不知道有没有吓到你。2009年3月花旗银行股票价格0.7美元是极度低估的,那就按反弹后5美元的价格计算,看看你写下的买入价格,亏损还能承受吗?
游戏结束。重点想讨论,在价格剧烈变化的过程中,价值有没有变化?
反身性理论
我还是直接引述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里的原话吧:
参与者的决策并非基于客观的条件本身,而是基于对条件的解释。
参与者的价值判断总是有偏向的,偏向不仅影响市场价格,而且影响所谓的基本面。反身性一旦出现,市场价格变化趋势会遵循不同的模式,它们不仅反应所谓的基本面,它们本身也会成为基本面之一而塑造价格的演化。
请原谅,正如索罗斯自己说的,他是一个“失败的哲学家”,我手头这本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的书,翻译也算很拼了,但是真的不好理解,还请多读几遍,帮助理解。
我的理解,社会科学因为涉及人类行为,所以不同于自然科学线性变化,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好像更复杂了。)
总之,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系统交易者选择拥抱不确定性,谋求概率上的优势偏差,通过止损试错,追求小赔大赚,以超越市场。
价值投资者,选择无视市场短期表现,把价格下跌当做买便宜货的机会,直到向下摊平抽干了他的保证金账户,然后喜滋滋的等待着价值发现的那一天,收股利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
不少价值投资者成为了如同格力、美的、海尔、海信一样的存在。更多的人,已经从市场里消失了,消失于第三个苦恼——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