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

喧嚣的城市里走南闯北,

沾满身上是一层厚厚的尘灰。

奔波的脚步里,

寻找迷失的自己我是谁。

这首歌原是谢霆锋为游戏穿越火线写的同名主题曲,但我每次听到却总觉得,它描述的就是我或是如我一般漂泊在外游子的心境。只不过让我有所体会的不是穿越火线,而是家乡的味道。尽管走过漫长的路,品过繁盛的味,可是一见家乡老字号的名,仍被勾动心弦......

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_第1张图片

潍坊肉火烧是山东潍坊的汉族名小吃,潍坊肉火烧是外地人的叫法,本地人都叫老潍县肉火烧。而其中又以城隍庙肉火烧最为出名。

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_第2张图片

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对于城隍庙肉火烧非常适合。尽管城隍庙肉火烧是潍坊知名的老字号,但是却隐藏着巷子里。第一次带大学的闺蜜去吃的时候,闺蜜很不解:“不就是个馅饼嘛,哪哪不能吃到啊,至于跑这么远,还是这么小的一店来吃吗?”当时,我也是笑笑不语,虽然我坚信不疑没有一个潍坊人不爱城隍庙肉火烧,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也不能确定他们外地人是否吃的惯。但是闺蜜咬下第一口之后就立马解了我心中的忐忑。一向以淑女自居的闺蜜竟然在大街上不顾形象的向我大喊:“是真的好吃嗳,跟馅饼不一样的。”自此我对于“城隍庙肉火烧是潍坊人的最爱,外地人去潍坊必吃,不吃绝对后悔。”这句话深信不疑。一直到现在,尽管有了一定收入,但是招待外地来的朋友,我也依然坚持早饭一定要去品尝城隍庙肉火烧。无一例外,看到店小就提出质疑,可吃到口中,就只剩惊喜连连了。

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_第3张图片

老潍县肉火烧历史悠久,它的前身“乡火烧”可以追溯到清代。当时,乡下人在农闲的时候会做一些死面火烧,每逢集市,他们就把做好的火烧用长条框挑到集市上去卖,以增加微薄的收入。后来,有些城里人觉得这个生意不错,也纷纷开始效仿,他们把死面和发面和在一起做面皮,做出来的外皮酥软,口感较好,被称为“杠子头”火烧。潍县当地在小孩满月时有买火烧、撒铜钱的传统,有着“头皮硬,运气好”的寓意。后来,火烧的花样越来越多,有砍火烧、梭火烧、瓤子火烧、芝麻火烧……在清末民初,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肉火烧逐渐出现在集市中,因为店铺大都集中在市内潍城区城隍庙街一带,所以又叫做城隍庙肉火烧。

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_第4张图片

城隍庙肉火烧之所以能够成为老字号,让人流连忘返,是因为它的每道工序都十分考究。首先,食材要精挑细选,面粉和馅料都要精益求精;其次,馅料腌制要到位,时间把握精准,时间短了不好入味,时间长了鲜味流失;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烤制的技巧,不能太嫩,否则香味无法溢出,也不能太老,否则外皮就会焦糊。

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_第5张图片

刚出炉的火烧,皮微微鼓起,又薄又酥,散发着面香、馅香、火燎香,无一不勾引着食客的味蕾,咬一口,外焦的面皮咯咯作响,大葱与鲜肉在高温下的组合,香气十分浓郁,这种滋味妙不可言。

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_第6张图片

城隍庙肉火烧的吃法也有很多讲究,刚出炉的火烧很烫,但是老潍县人都爱吃这烫嘴的第一口,轻轻咬开一小块,避免热气灼伤嘴唇,待热气缓缓散出后,便可以大快朵颐了。很多人吃火烧的时候喜欢配“甜沫”,说是“甜沫”但它并不是甜味的,反而是一种用麻油和葱姜爆锅,放入豆腐干、皮蛋丁、粉条段、菠菜叶、盐、酱油等调味品的咸粥。有的人则喜欢配豆腐脑,再搭上一碟腌制的小菜,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更加凸显了肉火烧的鲜美。

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_第7张图片

其实城隍庙火烧有他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了现在在城隍庙附近大约有三家最地道的城隍庙火烧,分布在城隍庙的东头、西头和中间,当然其实以前都是一家!每天早上,几乎每个肉火烧铺前面,都有排队等候的食客。

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_第8张图片

尽管走过漫长的路,品过繁盛的味,最怀念的仍然舌尖上的故乡,奔波的脚步里,告诉我迷失的自己我是谁!

更多中华老字号文化,敬请关注老号营;文章来源于老号营,如有转载,注明出处。若任何团队及个人私自转载盗用,一律追究相关责任,敬请知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人最熟悉的衬衫——老字号开开衬衫)